从上代MacBook开始苹果改变了电源键逻辑(难道真是因为乔布斯不喜欢电源键?),即便是关机状态,当你打开屏幕的时候,也会自动开机,基本不需要电源键的存在了。而我们最便利的使用习惯就是,用完了合盖直接装包里走人,也就是像iPhone那样基本不关机,这个时候你再打开屏幕,那么就需要输入指纹登陆了,所以苹果把Touch ID加在了最常用的情景当中,在MacBook Pro上进入系统只需要两步:第一打开屏幕,第二按电源键解锁,既安全又快速。至于重启电脑还需要输入密码这事,iPhone不也是这么干的吗,再说对于MacBook Pro这种设备,一年需要重启几次呢……
Touch Bar会让一些人爱到不能自已
咱们这次评测的最大大大看点,就是Touch Bar,所以拿到新机器的时候,迫不及待就翻开屏幕看看这个“小窄条”到底有多炫,结果是在户外大太阳底下,上面显示的还有点看不清,尴尬了……
这个事后面再说,我先纠个错。
在10月28日凌晨发布会之后的现场体验环节,我给Touch Bar下了个“副屏”的结论,其实这是不对的,它并不负责“显示”任何内容,虽然是一块高分屏,但处于键盘区顶端的Touch Bar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输入工具”,这个定位搞清楚之后,你就能理解Touch Bar存在的价值,同时也就不会抱怨“它为啥不显示股票,为啥不显示动画,为啥不显示充电状态(听起来挺有需求)”,人家不是干那用的。
刚一启动的时候,你会发现Touch Bar咋那么简洁?绝大部分“按键”都缩到右边去了,中间空出一大块,想要找回原来实体按键的排序,还得按下箭头,才能完整显示出来,有点多此一举的感觉。
实际上Touch Bar是相当灵活的,苹果将其分为了“应用控制”和“控制条”两部分,对应Touch Bar的左右两个区域,你可以自己设定是要二者混合显示,还是把控制条展开显示,但实话说,选择后者就等于恢复了原来传统的功能键区,所以大多数还是混合模式,此外,还可以在按下Fn键的同时,让Touch Bar变为传统的F1-F12的显示,总之,这次苹果给了Touch Bar非常多的自定义可能。
在混合模式当中你会有个烦恼,就是右侧的“控制条”部分只能显示4个图标,完全不够用,而且这4个图标的“控制条”可是系统级别的,开启任何应用都是始终显示的,这么重量级的区域,怎么可能不提供自定义功能呢?所以这方面苹果还是给出了很大的权限,不仅常用的背光、亮度、音量、播放都有,而且还有截屏、锁定、屏保、显示桌面、勿扰等等快捷方式,以前这些快捷方式要么隐藏很深,要么得通过复杂的组合键,但这次通过Touch Bar可以一键搞定,真是好用得不得了啊,但是可以自定义的内容这么多,反而让我觉得难以选择了,因为我觉得很多功能都有用,远远不是4个快捷键的空间可以容纳的。
另外,右上角的ESC绝大部分时候还是在的,不用担心找不到,可是,这个虚拟按键的位置相比以前往右边挪了不少!挪了有半个键位呢,你要是企图像以前那样盲操,根本就按不到,绝对得看着才能按到,所以这个ESC键的位置要熟悉一下。
Touch Bar作为一块“高分屏”,只显示虚拟按键绝对是大材小用了,下面我说说自己用得最顺手的几个app的操作——是的,就拿到这么几天已经非常顺手了。
首先是看照片,我简直觉得Touch Bar有一半的原因是为了这个原生app设计的,因为其他大多数app都只能显示虚拟按键,而只有照片等少数app是发挥出了它屏幕的潜质。
进入照片之后,在Touch Bar最中心的位置,是以cover flow方式显示的图库,注意,是图库,也就是你的照片越多,它就给你显示得越多,就算挤成细条也给你显示出来。至于什么是cover flow,就算不是果粉,用过iPod或者iTunes的人也都知道吧,这是苹果最得意的界面设计之一。
在这个cover flow上面,你可以用多指缩放寻找和查看照片,是的,Touch Bar最多支持10指的多点触控,但是哪个app能用到这么多手指麻烦知道的告诉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