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围绕如何更高效的组织信息以满足用户需求,我们经历了门户、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一代代信息组织方式的更新换代。不禁要问,下一代互联网信息组织方式将是什么?在采访前雅虎北京研究院院长郑朝晖时,他首次提出了“兴趣门户”的概念,并断定这个概念将诞生下一个互联网巨头。
郑朝晖是雅虎体系内最年轻的华人高管之一,一直负责雅虎全球市场的搜索和个性化主页,对个性化的未来与发展趋势有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门户、搜索引擎、社交网络虽然反映了互联网信息组织方式的升级换代,但出发点是共通的:试图从不同侧面出发更精准地满足用户兴趣。
门户的假定是“大家感兴趣的就是你感兴趣的”,方法是人工筛选;搜索引擎则是按用户的 Query 来组织内容,相比门户的优势在于它能实时满足长尾兴趣;而社交网络的存在基础则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它假定你的社交圈基本就能反映你所感兴趣的范畴。三者或多或少都跟兴趣沾边,但在探索发现用户的兴趣上都有各自的偏重,也因此造成了局限。
他认为,如果要谈下一代,那么它将是一种真正为用户兴趣而生的信息组织方式,让用户能从各种维度自由地表达兴趣,同时在交互中不失时机地完善对用户兴趣的理解,最后通过兴趣引擎的架构精准满足。郑给这种信息组织方式起了个名字,叫“兴趣门户”。
谈到兴趣,大家可能立马想到个性化。随着个性化时代的到来,它似乎逐渐成为了大大小小各种互联网 /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标配。搜索、电商、阅读、广告等各色传统产品都在上马个性化,希望通过个人行为数据的挖掘,提炼兴趣图谱,最终带来高点击率。 LinkedIn收购 个性化推荐服务提供商 mSpoke,CNN收购 个性化杂志阅读英语 Zite,雅虎收购 Summly,Facebook推出Facebook Home。的确,大大小小各家公司都看到了个性化的趋势,也意识到个性化会带来甜头。但对于大公司来说,单靠收购、单靠产品的个性化改良是很难深入骨髓的,而真正的个性化又意味着对自己的颠覆。而对于小公司来说,个性化需要数据、技术、资源的依托,短期有一定空间,但长期看来,如果被大公司盯上了,很容易被搞死。
言而总之,郑朝晖是不太看好这种“个性化 + 传统产品”的模式。他认为,无论大小公司的产品,都只是把个性化作为了定语,上面都有层产品的天花板,而对于兴趣门户来说,个性化是中心词,强调的是个性化技术和产品的联动创新。
另一方面,郑朝晖强调,个性化不是小众的 Game,而是长尾的 Game。这点和搜索引擎很类似。它意味着个性化不是只在满足用户那 20% 的差异兴趣点,而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结合。事实上,社会化应该从属于个性化,毕竟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解当下也是 TA 的兴趣之一。
还需注意的是,个性化的本质是在信息海洋里帮用户尽可能过滤掉可能不感兴趣的信息,越精准意味着呈现给用户的信息会越来越少,用户的视野也会受此局限,因此真正有意义的个性化还应做好帮用户发现的工作。这一紧一松之间的度需要好好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