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对百度并购策略的吐槽文,虎嗅发现《天府早报》的这篇分析思路挺有新意。这篇文章有点软,但在解释为什么百度不选新浪微博、选PPS时的想法可以参考:
从现金支出上看,百度如确定收购PPS,花出的真金白银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优土合并案,甚至也不亚于正在发生的阿里入股新浪的案子。作为国内现金持有量最多的互联网公司(百度持有324亿元人民币,腾讯持有271.89亿元人民币,阿里巴巴持有约54亿美元),百度实则拥有最活跃度的收购能力,但为何却放弃了如今炙手可热的新浪微博,转而将重金投掷别家?
这不得不谈到百度独特的并购策略,有两种对象会吸引这只大鳄:一是独立业务的前景,意思是要对象有团队到商业模式上的独立,为自己找到以后培养的好苗子或者是伙伴;二是能和百度进行战略协同,双方能通过整合形成合力,使其增强功力。
那么,收购新浪微博就不是进攻?
从产品性质上看,新浪微博和PPS都属于“媒体”,也都拥有着价值内容。但在搜索为核心的导流效果上,两者却差别巨大。不仅如此,新浪微博内部用户流的独立性,还会拉扯百度原本以“围绕搜索核心”策略。即使勉强并之,其作用仅仅是百度在互联网入口上的“护城河”,而非进攻之军。虽表面看差异不大,但兵机之妙,非当局者不得解之矣。
原红杉资本创始人张帆对此评价说:“为什么是阿里投资新浪微博,而不是百度。答案很简单,这笔投资对于即将上市的阿里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百度的投资方向其实一直都很清晰,重点是战略业务,而不是防御,在去哪儿或爱奇艺的战略布局上,百度是志在必得。我个人比较看好百度的投资策略,目标明确,理性判断,不人云亦云。”而百度若真以3.5亿美元收购PPS,正是看重了其在视频行业的独特地位和潜在的变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