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情怀催生打车应用:生于创新 死于贪婪

 
屌丝情怀催生打车应用:生于创新 死于贪婪
2016-09-24 07:59:43 /故事大全

当欧美的监管机构还在与Uber、Hailo之类的创新应用艰苦搏奕时,后者在中国的第一批追随者已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了,嘟嘟、滴滴、摇摇、快的以及数不清的同行,正以每年30款的速度进行同质化的复制,他们对VC摊出一张诱人的大饼:用移动终端搭起用户和司机之间的桥梁,既解决出行难题,又能让讨厌的、不作为的监管机构哪凉快哪呆着去。

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两全其美,可惜,看起来很美的东西往往有毒。

屌丝情怀,只破不立!

厌恶规则,蔑视权威,这是屌丝的特质,一如花果山的孙猴子,稍不如意就要大闹天宫。中国大城市的打车难早不是新闻,乘客、司机在拥堵、污染的交通环境中饱受折磨,还要忍受运管机构、监管机构以及出租车公司叠床架屋的低效率,他们当然想会愤怒,当然想改变!

打车应用适时的提供了解决方案,它不依赖自上而下的体制变更,也不乞灵于流程和规则的优化,它只是一种个性化、技术化、市场化的对策,这是屌丝喜欢的范儿,也满足他们既追求结果,也享受过程的情趣。

然而,如同猎豹浏览器打劫春运一样,打车应用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只是自鸣得意的技术宅和潮流粉把出行痛苦转移给更低层的屌丝,只是有限的资源通过额外付费进行了再分配,在这个乐此不疲的游戏中,乘客将更加功利,司机将愈发贪婪,打车应用及其身后的VC将越来越难以遏制收费的冲动,直接后果是拒载和挑活的泛滥,隐性代价是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公平权益。

打车应用是对本已稀缺的交通资源的瓦解和破坏,只破不立的创新,绝不是社会的进步,少数人的、暂时的便利往往孕育着更大、更深层次的风险。

谁是受益者?

对于打车应用的价值,Uber、Hailo之流没少与监管部门打口水官司,他们喜欢自己打扮成无辜的第三方,致力于解决城市交通系统原本无力负担的问题,但资本的嗜血本性戳破了谎言。Hailo会向司机收取15%的调度费用,在不久前的纽约桑迪飓风期间,Uber暗中挑动和支持司机成倍加价,以牟取暴利,一度被指为流氓应用。

在中国,打车应用只是少部分先知先觉司机们的赚钱工具,除了满足一部分自以为是的潮流人群,没有也不可能缓解任何交通问题,反而增加了公共交通系统的风险,更不用说这些创新的背后还有打车应用公司急于变现的贪婪目光。

赢利模式在哪里?

不要相信任何煽情的表白,所有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都是利润!源自欧美的Uber、Hailo、get taxi、Taxi magic之流,可以动援足够的民间能量对抗监管部门,再加上风投的资本以及科技津贴的支持,未来确实存在名利双收的可能。

Uber的中国追随者们就比较郁闷了,他们要对抗的是远比欧美强势的监管部门,通过把自己塑造成公益性的科技创新,打车应用在部分媒体和屌丝中找到了同盟者,试图引导公众舆论力量对规则施加影响,以掩盖比出租车公司更简单粗暴的赢利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打车应用整合了社会力量,公众像支持小贩对抗城管一样义无返顾的热情投入,但他们支持的一种远比传统出租车公司更为高效的赚钱机器,可以想象,未来的某一天,打车应用变身连百度都自愧不如的加强版竞价排名。

打车应用的实质是加价的、没有任何增值的有偿服务,它以市场杠杆人为过滤客户,变相加剧了竞争。创新的前提是均衡所有利益相关人的需求,单纯用技术手段去挤占传统行业里原本稀缺的资源,创新以公平为本,莫让赢利成心魔。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