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机票,而是一个完整解决方案。在这个”慢“(决策慢)、”长“(涉及环节多)的产业链中,用户要把所有环节都打通本身非常困难。这由此诞生了一个两万多亿、庞大到足以养很多公司的市场。
根据相关统计,自助旅行的人数比例已经超过了跟团的比例。围绕行走着的旅游人群,在路上、面包旅行、旅行记、禅游记、嗡嗡等一大批旅游应用相继涌现。这些应用不仅仅止于简单的记录和分享,而是更进一步帮助用户进行旅行决策。
2011年底初上线的《在路上》,主打旅行的记录和分享。应用了增加旅程直播功能,可同时新浪微博、人人网等做社交分享。目前iPhone和Android版用户约有300万。
从酷讯离开的周青松创业做了517旅行网。此后他发现,移动互联网让社会化、移动化和自助化成为用户的典型特征。他果断转向,今年1月上线了移动端产品《旅行记》。这款应用做的不是停留在记录。而是帮助用户更好更快地做旅行的决策。
另一款应用《面包旅行》没有web端的沉淀,直接上线了移动端,今年初上线了2.0版本。其定位侧重于出境游的用户,将旅行者的行程按照时间轴和位置轴变成直观的一条线,帮助大家方便记录行程。
他们的共同想法是:先通过工具入手,然后通过结构化去引导用户做很规范的内容,用户变成一个个线路采集员,在很规范的框架里面产出有用的信息,让应用开发者可以去复现。
周青松指出,在信息的挖掘上,移动端比PC端更加容易。从一开始设计好产品,数据挖掘是结构化的,效果就很好。与周青松的想法类似,面包旅行商务总监康乐认为,在积累大批数据和用户行程之后,面包旅行会把行程进行“结构化”,统计形成景点、餐厅、旅店、航班,从而实现了“从有趣到有用”的转移。
盈利模式:落地生钱
《在路上》自2012年2月获百万元天使资金后,2012年7月获得红点创业投资基金的A轮融资,融资额度数百万美元。《面包旅行》也于去年拿到了险峰华兴的天使投资。《旅行记》2012年4月份已获得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开展A轮融资。
不过,尽管他们被投资者看好,但距离盈利还很远。
“如果用户数达不到千万级,想要变现基本不现实。”在路上首席市场官浦明辉这样说。
最早涉足这一行业的国外社交旅游网站Gogobot于2010年12月上旬发布公测版,网站上线的18个月后,注册用户数突破了100万。
周青松和康乐认为,100万的用户数是最基本的门槛。有了核心用户,才能谈盈利的问题。
不可避免要说商业模式。
康乐算了一笔账,2011年中国出境游的用户达到8000万,2012年已经过亿。如果有100万用户使用服务,在机票、住宿和服务费三块每个用户能赚1000元,纯利润可以达到10亿。但达到这个数还需要三年,到2015年可以做到。
周青松认为,O2O最终要落地,比如和垂直领域服务商合作,通过用户决策带来服务,最后进行流量分成或者是利益分成。其他还有用户出价商家提供产品的C2B的模式,甚至相互交换经验及资源中间抽取佣金的C2C模式。他更看好后两者模式。
浦明辉认为也需要耐心,现在每天也能平均接触到1.5家想要参与合作和赞助的周边公司。“这些事情在产品现阶段都还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时间积累。”
竞争:不惧穷游担心去哪儿
穷游、蚂蜂窝等网站也主做出境游,康乐不担心竞争,因为这些web网站的用户数据没法结构化,对于移动端的应用是一个天然的门槛。
”他们的核心优势是官方攻略,所以采用跟他们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做数据的积累和重构。“周青松这样说。
康乐更担心艺龙、携程、去哪儿这些公司。
“他们在品牌上的转移成本是最低的。它本身就是互联网产品,多一个移动网端不冲突,溢价能力和行业经验都是最好的。他们什么时候做都不晚。”
周青松则认为不用太担心,携程、艺龙只是挣的是机票和酒店的快钱,但针对用户最痛楚的地方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就给创业公司很好的机会。
旅行记录最贴近用户,是旅行行业最基本的需求。做旅行经验方面的分享,帮用户解决了决策问题。但其实还是有很多痛点的。没有一家企业在移动端领域能统治所有的环节。里面还存在很多的机会。
“我要做得更小、更快。不管以后你怎么跟他打,你在跟他打之前,你跑得足够快,这是你必须要做的。当你程度到了足够大的时候,它觉得跟你打太吃力了,你们可能会是合作的形式。我觉得未来是有无限的可能。”康乐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