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是由搜狐IT帅哥编辑刘瑞刚撰写,全文如下:
学生和外出打工青年的回乡,使二三线城市的移动互联网界限变得泾渭分明,35岁及以上年龄的用户更多的是把智能终端当成一种摆设,或者沿用功能手机,而学生和打工人群则成了当之无愧的移动互联普及先锋,小编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当中开始悄悄流行新三大件。
第一大件,微信
实际上,这是一个让小编很纠结的选择,原因是从装机量上来看,微信和手机QQ的安装量都很大。但作为新事物,微信成为人们谈话和关注的焦点。不过,小编发现,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年轻人用得更多的还是手机QQ。但从流行的角度来看,微信则代表了时髦。
在二三线城市,随时随地在线的需求并不大。以青岛及周边市区为例,当地制造业很发达,很多打工青年和学生基本上都用上了智能手机,但是他们只是偶尔的登陆一下QQ来收看一下留言,并不像北上广的青年一样,随时随地来收看微信信息。此外,他们担心频频发送语音和照片导致的流量收费。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虽然128甚至168的3G套餐在北上广司空见惯,但对于青岛周边区县的打工人群或者学生来说,他们并不适合。以我的表弟为例,他在青岛市黄岛区的某汽车品牌公司上班,月收入约3000元,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工资收入水平。但如果考虑到当地的房价以及消费等水平,他给自己的月电话费控制在了50元左右。
此外,无线wifi的缺失也是另一个重大原因。在青岛的区县,免费的wifi很少。不过,尽管流量不菲,但是年轻人还是会下载一个微信当作标配。
第二大件,微博
微博开始在二三线城市流行,但在二三线城市,微博更多的作用是来获取信息,而不是主动分享。在二三线城市,很多年轻人喜欢利用QQ空间分享信息,因为空间里面朋友居多。
我的堂弟是微博老用户,但是他的微博发送总量却不足100条。问其原因,得到的答复是我又不是名人,没人关注,发多了也没有用。问了好几个人,发现这居然是一个很主流的观点。很多时候,微博更多的反映的是加V用户的意愿,这是一场自上而下,从知名用户向不知名用户传递声音的工具。
当然,虽然没有粉丝关注,但丝毫不影响当地青年使用微博自娱自乐,因为他们可以从微博上获取一些新的信息,这种新的信息往往是来自陌生的领域,或者是一些好玩的事情。
第三大件,PC已死,客户端当道
客户端的迅猛发展,有点超出了我的意料。这和搜狐的品牌也有很大关系,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六七线的乡村,人们更多的是知道搜狐而不是新浪。原因,有一部分要归功于赵本山当年在央视春晚上的宣传,在很多人看来,搜狐似乎更加接近用户,呈现一种让人们喜闻乐见的媒体风格。
我看了一下我的身边的亲戚朋友,有6个人装了新闻客户端,其中预安装用户是4个人,另外2个人是自己安装的,其中一个人就是上面提到的我的表弟。他使用了一款并不是很常见的LG超薄智能手机,我一开始怀疑他是因为我在搜狐上班才安装了这个客户端,但他告诉我,是他自己主动安装的,原因是他经常用它来看新闻。
青岛有很多日韩工厂以及本土工厂,这儿很多年轻人都是在工厂作工,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领。因此,他们通过客户端来了解时下的新闻热点事件。我表弟说,除了主动阅读,很多时候他们是通过新闻推送然后进入新闻客户端。这让我想到了传统PC上的弹窗。
如果是用客户端来看新闻,那么电视和PC呢?据我表弟说,他们的很多朋友基本上都不看电视了,PC则是变成一个玩游戏的大屏幕。这一点,也得到了我在潍坊上学的另一个亲戚的证实,学校里只有食堂有电视,宿舍里压根没有,至于电脑,基本上是聊个QQ,图个打字方便,另外男生就是用它来联机打游戏,至于女生,电脑基本上就变成影碟机了。
写在后面的话:
当然,上面罗列的事实只是35岁以下青年的典形代表,在35岁及其以上的群体,他们似乎只是把智能终端当个通话工具,至于购买智能手机的原因,通常也是因为购机送话费或者图个时尚。比如我的爸爸妈妈都是用了诺基亚的功能手机,而我的一些叔叔或者比我年长一二十岁的的大哥大姐,他们不会想到用手机去订票,或者用手机去网上下单,对他们来说,或许改变习惯拥抱移动互联网,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