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我在新浪微博的一些关注对象,表达了对某两个著名电商导购网站通过微信朋友圈以做性格测试进行病毒传播的方式的不满及愤慨。于是跑去我的微信朋友圈,二百四十多个好友中发有四个人进行了真实心理年龄、潜藏人格这样的测试分享。
当天晚上,科技博客“36氪”分享了这样一条微博
“今天晚上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升级,关闭了单条图文和多条图文,并要求取消帐号互推、分享到朋友圈按钮等。恢复时间待定。所有图文消息点击后都会跳到一个预览页面,需要再次点击原文链接才会跳回原网站。”
看来,面对用户的抱怨和大量公众平台信息对朋友圈的侵扰,马化腾终于也终于看不下去了。
面对这一现象,于是在思考,这种各类各样的所谓真实性格、算你前生是什么的“脑残测试”,一年前曾经在新浪微博也特别火 热,但似乎当时并没有引起如此大的反感,新浪微博官方当时也并未出台相应的措施控制,同样的信息,为什么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影响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我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从思考我们为什么使用微信朋友圈谈起。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有一个私密社交圈子呢?
今年初写了一篇文章《Path:小圈子社交》。 去年11月底,Path2.0惊艳登场,这种小圈子私密社交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今年6月,其创始人戴夫·莫林(Dave Morin)表示,用户量将达到300万。今年4月中旬,微信朋友圈上线。今年8月15日,新浪微博密友iPhone客户端上线。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看 到我在微博上关注的一些人在微博上活跃度有所下降,开始在Path、微信朋友圈、密友分享吃喝玩乐和各种碎碎念。
在微博分享内容难道不可以吗?为什么还需要有一个私密社交圈子呢?我觉得,大致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 双向关系确认增加安全感。
与微博相比,在微信朋友圈这些私密社交圈子上,你清楚的知道和你成为好友的人都是谁,看你动态的人都是谁,即使现实生活 中没见过,也许早在网络上因为共同的志趣而相识相知。因为没有转发,不用担心发的这条动态被不熟悉或者不愿意让其看到信息的用户看到,所以会更愿意将比较 私密的照片或者一些内心真实感受写出来。在私密社交圈子里,我看到的是更真实的朋友们,分享美食、旅游见闻、自己的爱好、以及好或者不好的心情。而在微博 有时候写一句话还会考虑一下:让有些人看到是不是很合适?会不会不够“狼性”?(开个玩笑J)。特别是当该用户粉丝较多时,你根本不清楚你的粉丝都是谁, 那么说一些比较隐私的事情就会有各种顾虑。
二 更舒适的信息氛围。
微博的媒体属性较强,即使你关注的人很少,在微博的各个推广位上,你依然可以了解到社会的一些热点新闻。而新闻学有一句 话叫做“Bad news is good new”。我们通过微博看到了不少负面的社会新闻,贫穷、冷漠、欺诈、腐败……特别是一些事情引起公愤时,会看到自己关注的不少人转发,看到气愤处,自己 也会转发。这时的微博,充满了令人压抑的负能量,有时令人窒息。总是看这些内容,情绪也会受影响。以及,微博上的一些所谓营销大号发的同质化的心灵鸡汤、 星座密语以及无意义的同步微博和无聊的心理测试,看多了确实有点厌倦。于是,在这个时候去各个私密社交圈子看看,大家依然在分享着日常平淡幸福的生活,会 觉得其实生活还不错啊。
其实说白了,人们使用微信朋友圈这样的产品,一方面想更轻松的说话,另一方面想看到更私人化的信息。看 公共信息,通过微博、专业网站、科技博客、flipboard等各种阅读APP、邮件订阅……可用的途径太多了。可是,微信朋友圈后来上线的将公众账号的 内容分享到朋友圈的功能,似乎打破了这一平衡。一些可以在微博看到的科技新闻、社会新闻、心灵鸡汤也出现在了微信朋友圈,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然后以 11月29日这种所谓心理测试的爆炸式分享达到一个临界点。因为这次分享,用户属于半被强奸的方式进行,因为当你填写了一堆内容之后,如果不分享就看不了 结果,那么大多数人选择分享。
这样的做法是个双刃剑。
一方面,由于大多数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关注的人比在微博少很多,且微信朋友圈的信息量没有微博那么大,信息的到达率会很高,传播效果比微博好很多。比如我,可能漏掉很多我在微博上关注的账号的信息,但微信朋友圈、密友等私密社交圈子上的信息就不会漏掉。
另一方面,用户的被干扰感会比在微博上放大很多倍。在微博上,我关注的账号是多样化 的,虽然受到微博议程设置等引导,会有一部分人分享热议的信息,但还有一部分人不会分享,且在微博上可以采取屏蔽该条微博或是屏蔽该人信息的方式来过滤信 息。而在微信朋友圈,虽然也有屏蔽某人分享的功能,但相对比较隐蔽,且很有可能出现一条信息在短时间内被好几个人分享的情况出现,造成信息的同质化,在这 种情况下,用户会反感。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来看,被干扰感更大,传播的效果其实是事倍功半的。
这次事情给我的其实
值得庆幸的是,对于11月29日微信朋友圈发生的事情,腾讯当天就采取了补救措施(虽然这个措施有点激进,但可能是个过渡方案)。给我的启示是:
一 不同社交环境下的语境是不同的。在A平台可以传播的东西,在B平台传播可能就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面临尴尬甚至遭人反感的境地。
二 步子太大,可能会扯到蛋。作为微信的一个忠实用户,我会觉得微信似乎还没长得足 够坚实,就被赋予了各种复杂的含义。一方面,各种IT新闻、行业分析为其赋予了各种所谓强大的意义;另一方面,一款本来轻便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越来越 重,以至有微博网友说“信息发来发去都是那些,微博上看过一遍,微信上又看一遍,比背诵全文还恶心!”。微信早已不“微”,并承受着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 重。
三 面对垃圾信息,需要狠下心治理。在微博上看到@李不凯 说:“微信现在真是逆天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是按照天来计算的,比如对大号动手这事,下手准狠快,真要能坚持下去,朋友圈还是有救的。虽然今天略被误伤,但是真心支持微信清理环境,维持一个更健康的环境”。的确,环境损坏容易修复难,面对不好的苗头,如果总想着误伤率和KPI而心软,迟早有一天局面会无法收拾。这一点,非常值得学习。
以上是我对微信朋友圈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与我交流。
作者@布布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