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杂志

 
互联网时代的杂志
2016-09-24 11:06:23 /故事大全

清早,上班途中,我们会听收音机,手机短信会告诉我们一些重要新闻。到办公室打开电脑,通过RSS订阅,我们知道了更多的新闻,知道周围哪些朋友更新了博客。中午吃饭,路过报刊亭,看看新出的几本杂志封面。工作间隙,我们用MSN聊天,传图片,从网上看欧洲冠军杯的进球视频,晚上回家买张晚报,吃完饭看看电视,睡觉前再翻翻杂志。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泛滥的时代,而媒体行业的人更关注这种泛滥,每一种新媒体形式出来,就被老媒体鼓噪一番。一份行业报告说,也许以后我们回忆2005年,这一年会被当成报纸走向死亡的开端。这一年,美国报纸和杂志都有大规模的裁员,广告收入下降。《费城问询报》原来有40多个记者跑城市新闻,如今只用20来个。《时代》宣称要做“多媒体集团”。公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他们用自己的手段参与信息传播,从内容制作到编辑。

2006年3月,新闻集团默多克发表演讲谈论“报纸的未来”。他的主要观点是,在我们身处的产业,传统精英人物的“权力”日渐弱化。新一代媒体消费者正在兴起,他们渴望内容按照他们所需的时间、他们要求的方式以及他们盼望的容量来传递。在线内容培养了大量受众,已为读者提供了具有附加值的环节,诸如邮件新闻、博客、互动评论以及PODCAST等等。新闻内容得到重新设计,以适应受众的需要。媒体渐成快餐——民众在日常活动中消费媒体,看新闻,看体育节目,下载电影。但这并不意味着旧媒体失去了让民众获知周围世界所发生一切的历史作用。

1995年夏天,美国《新共和》杂志的编辑金斯利(Michael Kinsle)跑到微软总部西雅图。他希望筹得一笔钱,办一本自己理想中的杂志。一年后,扎根于微软总部西雅图雷德蒙镇的网络杂志Slate.com出版了。它在互联网中生死起伏了好几次。网络杂志的优势是没有纸张、印刷和邮递的成本,金斯利希望读者为这本杂志付费,但10年后,帮助他们获得利润的还是广告商。也就是传统杂志的商业模式。当然,有趣又酷的新闻评论是Slate的专长,他们的文化和体育报道也决不枯燥。

老杂志会进行数字化改造。有90年历史的《福布斯》杂志,其网络版每天发布4000条商业信息,是一个极端活跃的网站。而康泰纳士(Conde Nest)集团的商业杂志《Portfolio》经过长时间筹备,正要问世,他们打算付出高成本,用的还是办老式杂志的方式。最近几年,《一周》杂志的发行量和广告利润节节上升,他们没有自己的采编人员,号称要人们在信息泛滥的年代“费时不多,周知世事”,这和80多年前《时代》的办刊宗旨差不多。但分析家称,这是用博客的编辑方式在办新杂志。新技术、新的传播方式,的确在影响老媒介。今年4月,发行了30年的《首映》杂志停刊了。

一本关于电影的杂志在互联网时代停刊似乎很正常,因为关于电影的一切,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看预告,搜搜大牌演员已是太初级的爱好。如《蜘蛛侠》这样的电影,从一年前的制作期开始,就可以追踪所有的分析报道。《首映》这本纸媒体寿终正寝的最终原因是好莱坞电影公司停止了在财务上的支持。派拉蒙的市场总监说:已经没有理由在《首映》上刊登广告了。影迷了解电影的渠道比比皆是,消费者更喜欢从网络上了解电影,他们不仅是读一篇文章,他们在改变交流方式,他们已经成为电影的一部分。参与,相互影响,传递信息,投票,制作,他们在过程中重塑了自己。

他们还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电影来看。许多下载网站正致力于让网民用最快的时间看到高清晰度的电影。他们相信,宽带上的多媒体应用将是网络的未来,而电子杂志的出现与繁荣,为多媒体应用提供了新鲜内容。这时候,杂志这个词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它不是一张张翻阅的纸,漂亮的封面,更有深度的报道,而是一个数据包,你可以把视频、文字、图片,还有各种东西都扔进去。

亚当·摩丝是美国杂志圈的红人。他主编的《纽约》杂志刚刚在美国国家杂志奖颁奖典礼上捧走了5个奖杯。他承认自己是个技术主义者。他喜欢短文章,喜欢概念化的封面,对新技术尤其敏感。他觉得网络很好玩:“以前,杂志只会用文字和图片讲故事,现在我们要加入声音、影像、即时反应、复杂的排序工具,尤其重要的是,与读者发展完全不同的关系,因为他们在网上拥有和你一样的控制权。”

亚当·摩丝对网站的改革首先是提高搜索功能,NYMag.com的搜索引擎能搜索到这个城市每个角落的时尚和娱乐场所。最近他们刚与一家电信服务商合作推出了手机平台的服务,纽约人发个短信就能搜索NYMag.com提供的5000多个餐厅和酒吧的地址、电话,以及《纽约》编辑们对这个地方的评价。他与时尚圈的博客们关系很好,他没逼自己的记者开博,倒是招徕了不少时尚圈的知名Blog为他的网站服务。最近,网站上推出了一个叫Vulture的版块,是一个每日更新的微型娱乐杂志,很随意的文化评论,文字很短,主要用图片和视频说话。还有一个叫Agenda的每日娱乐电子通讯,根据不同的品味有不同的版本,比如大众版,独立版。他说:“自认为搞明白网站的杂志人,隔上半年,都要重新搞一次。”

现在做杂志的人都文武双全,文能办杂志,武能搞网络。10年前,网站只是杂志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顶多往网上搬点旧文章,打点小牙祭。但现在,他们不仅在网上放最好的文章,还要专门为网络写故事,做采访。新的技术手段一个都不能落下,Blog、音频、视频、RSS、Twitter,还要提供iPod、手机各种新平台的下载。大家至少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纸版杂志仍然优雅,风致犹存,但毕竟是美人迟暮。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