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几十年后的某一天,评论家们会用这样的口吻描述周鸿祎:“周鸿祎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这位天性好勇斗狠、热爱兵法、打CS时喜欢一对多单兵作战的互联网老兵,迄今为止他创办的两家公司——3721和奇虎360,在发展历程都弥漫着口水、硝烟和诉讼。
微博的诞生,给周鸿祎的战争天分提供了新的战场。某互联网业内人士说:“周鸿祎平时发微博的频率很低,一旦你发现他发微博的频率提高了,那就是要打仗了。”
奇虎360公司版图的每一步扩张,都伴随着周鸿祎在微博上一场热闹非凡的公关战。而今年下半年,这样的战争,周鸿祎就打了两场,一场是关于手机,另一场则是搜索。迄今为止,他战无不胜。
时隔数月,借经济之声十周年之际,我们携手长江商学院与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再度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就今年周鸿祎的这两场重要战役进行了梳理。在周鸿祎眼中,这两场战役到底意味着什么?
进军手机业:摸石头过河 边走边看
首先是手机。在接受经济之声记者采访时,周鸿祎回忆起发生在5月份的那场手机大战。当时,周鸿祎在微博上与小米董事长雷军,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大战引爆了整个互联网,也让大家熟悉了周鸿祎的战斗风格。
周鸿祎:手机厂商合作一定是两相情愿,我提出的价格他接受不了就放弃,有更合适的,因为我们是一款一款手机 的合作,而不是两家很虚的合作,最终要把合作落实在手机上。反过来,华为自己在做软件,自己在尝试,我觉得都很好。对于我来说,我不是一个帝国,不是一个 巨头,我不可能去垄断,有腾讯和百度在,我也没有这个机会。我希望市场更加丰富多样,因为多样性是一个生态系统健康生长的前提,所以今天有更多手机厂商愿 意出面来挺好的。我在手机上坚守的底线,我有两项做的最好,一是安全,一是市场,能把这块做好,它也可以变成一个平台,所以在手机行业,我觉得各种可能都 有,所以手机还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
当然,周鸿祎进军手机领域,并非拍脑袋的选择,事实上,天枰座的周鸿祎办事极为缜密。打这场手机大战,周鸿祎思前想后了半年,和很多家厂商都谈判过,最终选择了华为。
周鸿祎: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问题。就像鳄鱼跟老虎讲在烂泥里怎么打仗,老虎听懂了,但真的让它跳到 烂泥里,它还是没有这个基因。很多厂商不知道互联网怎样放下身段跟用户互动,组织粉丝群让用户参与产品很多环节,还更多的把互联网当做发布的媒体和广告的 媒体。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有些厂商跟我们合作,但合作过程中最大的包袱是原来在线下已经有一套渠道,打了很多广告,在互联网上首先顾虑的不是跟别人竞 争,而是对自己内部的竞争,对线下有没有冲击。这带来两个问题,要么是最好的手机不想上网做,要么是把手机放下来,希望通过互联网价钱不能标太低,没有形 成势如破竹的势能。
掀起搜索之争:百度侵犯了利益
宣布进军手机领域之后,不到3个月,周鸿祎把炮口对向了百度——这个搜索领域当之无愧的老大。周鸿祎说,他之所以选择百度作为对手,就因为百度侵犯了他的利益。
周鸿祎:过去我们导航站里,我们会把用户搜索带给百度,百度也向我买流量,谷歌撤出中国以后,百度认为没有 必要向我付钱了,因为用户没有选择了。谷歌也有一个最明显的问题,服务器撤出中国后很不稳定,这对用户体验带来很大困扰。我也说过谷歌应该把服务器搬回中 国,如果觉得不方便做过滤,我可以来做过滤,但谷歌就不回来,这使我下决心要做自己的搜索。因为如果把流量都导给百度,对百度有很大的帮助,但百度一分钱 不付给我,还把我看成潜在竞争对手。
周鸿祎说,搜索并非谁想做就能做的,它需要很强技术性。关于这一点,周鸿祎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周鸿祎:搜索不是谁想做就做,我们创造性做了A队和B队:我们自有的团队称作A队;我们在外面投资百度、谷 歌离职员工做的搜索公司,称为B队。这两帮人绕不到一块儿去,搜索理念不太一样。后来我说A、B同时做,最坏的情况是我可以得到一个搜索,最好的情况是我 得到两个搜索。我们有足够的流量,因为搜索需要流量驱动,我们给他们同样的流量来观测数据,谁的数据好就用谁的。
尽管四处出击,但周鸿祎并不承认自己有很大的野心。他跟别人介绍自己公司的时候,永远说自己是一家小公司。但是表面上的谦虚,并不能掩盖周鸿祎 的远大志向,相比其他的互联网CEO很少在微博上发言的习惯,周鸿祎非常在乎用户对公司产品的体验,在周鸿祎看来,用户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得伺候好他 们才行。
周鸿祎:今天我面临一个很苦恼的问题,我应对方法很简单,第一,我希望公司不要变得太大,能让公司文化得到 更多人的认可;第二,在内部不能只跟员工谈跟着我干能挣钱,确实上市很难,确实挣到钱了,我们还是希望有精神上理想主义的追求,干得好,我会给他很多股 票,让他在财务上不会吃亏,太投机的人很难在我们这生存。
我们还养了几支蓝军部队,专门在网上搜集骂我们的声音,因为你会觉得压力很大。我在微博上经常会看到用户对我们的反馈,我一旦判断不是水军,就会马上把微博转发给相应的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