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半封闭”的社交环境更适合中国人(3)

 
为什么说“半封闭”的社交环境更适合中国人(3)
2016-09-24 11:33:01 /故事大全

何为“工作”信息,正如开篇定义所提到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就是“工作”信息。

这里的“工作”并不单指平时朝九晚五的上班,而是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往往需要一个团队一起做。在开篇定义中有个例子就是“和几个伙伴出一张蓝光CD”,可能这件事情是在平时上班以后做,但是也算是一件比较正经的事情,所以这些也算在“工作”。这里的”工作“概念更是相对于娱乐而言,并不限发生的时间,更加广义一些。

“工作”中,团队成员通常需要从各种渠道获取一些专业的信息、可操作的信息:碰到与任务相关的问题如何快速解决?如何找到答案?如何找到更加精准、具体的方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工作”信息。

“工作”信息和大多数人息息相关,平时我们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在和“工作”打交道,即使下了班,我们也会时不时想起白天“工作”的事情,在周末更是有很多人会在为自己的“工作”充电、或者在外认识更多行业的人、获取更多的资源。我们大部分时间接触到的仍旧是“工作“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更有价值,所以我们会更加喜欢接触它们。

和“普通信息”不一样,“工作”信息不仅仅在茶余饭后被讨论,他们更能是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说得简单易懂便是:“工作”信息既可以“看”,又可以“谈”,还可以“用”。

说得正式一点就是:“工作”信息更能够促进我们的生产和社会价值创造,还能把我们自己带入小康社会。

#2 那我们平时都会去哪里找这些“工作”信息?

这些“工作”信息往往不会出现在全开放式网络上,因为它是有一定私密性的,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它.

举个实例,我要去写一个网站,所有的语言教程、搭简单的框架这类事情从google,github、bitbucket、koders这些地方可能都能够找到答案,但是一旦涉及网站内部的逻辑、接口、算法这种细节问题的时候,此时你会突然发现网络上的信息对你有直接帮助的很少,因为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具体的业务,这些内容太有针对性、私密性,不怎么会被放在一个全公开的地方。

还好,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还能够请教自己的同事,同事会分析给你听他们以前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甚至告诉你一些秘技(而这些秘技又是同事们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

平时工作的时候,如果一个团队关系紧密,共享此类信息是很正常的事情,也算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小秘密,但通常情况下大家会很默契不会对外公开。

比如说我们团队在早期的时候,自己搭了一个网站,叫做圆蜡笔,是一个只对我们团队内部人开放的交互式网站,我们把大部分的UI设计问题和代码问题都会放在这个网站上讨论。我们基本上很少用邮件,我们搭的这个网站上面有针对某一个话题讨论的功能区,设计得有点像人人网,大家还可以共同回复。

圆蜡笔的很多信息有点像Evernote一样是按照每个人的标签、话题、工作任务(我们有时候会讨论任务,所以导入了一个任务管理系统)整理的,大家会看到对方的标签,比如说我在做一个手机icon,那么有一个同事的标签就是“icon@ios”,于是我就去看他平时讨论的问题了,于是我就发现了他的很多“秘技”。我们大部分人感觉更能习惯这种以任务、标签、话题分类的方式来储存我们的“工作”信息。

使用gmail的人可以用tag来标签,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是公司专用邮箱,没有这项功能。大多数成员对email按照时间线来排列信息感到反感,因为很多人对时间不是很敏感(我是说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发生过大家记得不清楚,而不是说大家没有时间观念,老喜欢迟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讨论的问题相对会私密很多,而且也不会有不认识的人来打扰,感觉比较安全。

总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需要的是“工作”信息,而这些有着相当价值的“工作”信息多数情况下,会在团队协作的时候通过内部通道来传递。

本节末尾,我大致总结了上面所提到的三层信息的种类、内容、特点、价值和获取源,以帮助读者更能理解文章中提到的信息分类,这很重要:

怎么样的互联网社交环境能创造更多“工作”信息?

仔细观察上面的表格,发现越是普通的信息越是容易在互联网上找到,那是不是意味着在中国互联网就没有办法很好地去传递、创造后两种信息,尤其是大部分人需要的“工作”信息了?

还不能这么快下结论,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比较了知乎和微博吗?发现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知乎的信息价值更大,这个信息点说明网站模式的差异是可以提升信息的价值的。

这几年知乎这类面向特定用户群的网站大量涌现:豆瓣上有着很多喜欢阅读的人,轻博点点上的朋友更喜欢分享一些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照片,还有互联网创业社区42qu等等。此类网站内容价值较大,正如之前所述,很大的原因就是网站用户的群体特征。

在中国从信息量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再到用户量在中国占绝对数量的微博,再到人人网这种SNS网站,再到上面提到的特定用户网站。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当用户群体越来越特定、有针对性地聚集在一起时时,他们之间传递信息的价值越来越大。

我们用一个叫做“漏斗”的模型把上面这个发现抽象出来。这个模型网络世界和真实世界均适用。我们画了一个图来呈现这个模型。如果你能直接看懂这个图,请直接跳过下面几个关键信息,它们只是对这个模型图的文字描述。

看上面这张模型图,有几个关键信息:

中间有个漏斗,从上至下有五层,代表着不同类别信息的受众群体,最上层群体规模最大,代表大部分网民,最下层规模最小,代表着亲朋好友这个小圈子;

漏斗左面是每层社交群体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最上层大部分网民尽管互相之间不一定认识,但他们互联网上冲浪,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传递信息(分享、评论这些动作都是在无意间传递信息);最下层是身边的亲朋好友,他们之间最常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仍旧是通过现实生活。

漏斗中间层:团队,组织内部传递这个平台所传递的就是上一节所提到的“工作”信息。传递这些信息的互联网平台相对较少,甚至没有;

漏斗右面橙色背景的信息价值图有两个轴,纵轴是表示从大众群体到小众群体这几层不同的社交群体;横轴是他们之间所传递信息的价值。橙色虚线表示了越是小众群体之间,传递信息的质量就越高。

绿色横线是现实生活和虚拟网络世界的分界线,这条线出现在小众群体。

信息价值会在某个点开始暴增,这个暴增起点随着文化而异。在西方,可能暴增点在第二部分社交圈,因为老外比较乐意去分享;中国由于特定文化(对熟悉的人才更乐意分享有价值的信息)的存在,暴增点会相对靠后,出现在第三部分。

从漏斗顶端到低端,人们沟通的世界逐渐从虚拟转向现实,网络社交环境开放度越来越小。举个例子:在第一、二部分几乎所有人通过网络渠道就很容易看到这些信息,我们在文章开头就提到这是一种全开放模式社交环境,而在第四部分的小众群体会用的互联网工具很可能是QQ群、MSN群、Skype群这种封闭式网络社交环境,甚至开始使用内部局域网(如只对公司内部开放的OA办公系统)。

而“工作”信息作为大多数人需要的信息,传递它所可能用到的互联网社交环境或者模式,根据这个模型推断将会是介于全开放式和封闭式之间–半封闭半开放式。

这种社交环境会是什么样子的?

会不会在未来出现这种样子的互联网社交环境?

它会不会帮助“工作”信息的传递?

先看它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把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社交环境进行一个折中,就很容易想象得出半封闭式是个什么样的环境了:

在互联网中间,每个团队(或者说组织)都是有自己的一个虚拟空间,团队的人相互都是认识然后是长期协作的、成员流动性小。虚拟空间中用户的身份和现实生活的身份几乎是对应一致的。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大家可以分享和自己团队有着密切关系的“工作”信息,外面看不到里面在讲些什么。但同时团队成员可以向外发布公开信息,称作“新闻”。这些新闻是全公开的,如果个人关注某一个团队,那么这个团队的新闻就能够被你看见,甚至你还可以针对这个“新闻”进行讨论,从而与该团队进行了接触。

上面这张图来描述这种环境:团队1和团队2内部讨论的话题不会被外面看到,但是他们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成为新闻,新闻中心是公开的,网络中所有人都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团队、组织。

在这个模式中最关键的特点是什么?我总结出一些:

#1 鼓励用户实名制,使得线上的关系和线下的关系尽量保持一致;

#2 以”团队”为单位划分区域,区域是封闭的,但是设有公开的新闻中心,信息流没有完全被阻断;

#3 把“是否公开信息”这件事情让“团队”自己去决定。

从“漏斗“模型推断出来的这个新型互联网社交环境,适不适合中国人,最重要就是看这个环境能不能像微博一样迎合中国人的某一个特质,某种文化。

从中国的文化及人的性格特征来讲:

#1 线上线下关系的一致能让人们感觉自己虽然身处互联网虚拟世界,但由于周围都是认识的而且熟悉的人,所以更有安全感,不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于是分享的信息价值会增大;

#2 团队”切割构建的是虚拟会所,人们喜欢在私密场合分享高质量信息。

#3 信息发布权利留给“团队”用户,尊重团队内部文化与精神。这个更符合人性,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支配自己的信息是否被公开,对每个团队而言也是一样的。

从上述分析来看,我们预测半封闭式的互联网社交环境可能是下一个中国互联网应当努力去发展的一个分支方向,它的使用总人数可能不会像微博那么多,但是按这种社交环境增长的站点里面所涵盖的信息价值会非常高,而且这种环境由于迎合中国人特殊的分享习惯,所以会更加引导用户去创造价值。微博如果说传递了更多信息,那这种半封闭式模式会传递更有价值的信息。

一些团队实际上现在已经开始在开发类似形式的平台,国外最著名的Yammer尽管更偏向封闭式协作平台,但是它也可以让用户建立外部网络(External Network)去分享信息,前阵子以12亿美金被微软给收购,这说明市场的认可程度还是有的。Teambition团队在未来也可能会推出类似这种模式的平台为团队提供服务。

我们也期待在中国能够出现基于这样一个新的模式而打造的平台来让用户在分享信息的同时也能得到更有质量、更有营养的信息,让互联网真正地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以及人们的工作效率。

写在最后的话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乐于有责任地去分享的民族。为什么是有责任的?和西方人在网络中非常open的性格不同,我们的分享流程是先找到我的朋友再去无私地分享,而不会拿个大喇叭在马路上随便讲话。

这不是闭塞、也不是不民主,而是我们的文化决定我们比西方更加负责任。对朋友、对亲人、对兄弟,我们有时候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互联网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中,以利益为导向、抛弃人情的所谓“合作精神”所不能比的。

把互联网引入中国,要选对模式,更应该把我们的文化注入进去,不去说改变别的国家的文化,但至少我们得让我们自己国家的网民从互联网中收益更多。

注明:本文来自socialbeta,作者@娄昊川,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及作者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