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业以来,意外发现每次电商同仁聚会,最热话题有二:一是抱怨电商人才稀如金,贵如油;二是纠结一看简历不错,面试水货多多。正巧《天下网商》约篇关于电商人才的稿,颇多感慨,不吐不快。
还是先一起来看看表象,什么样的人看上去更“像”电商人才呢?
1,意识
个人陋见,电商人才,高下首推“sense”。sense是个很难描述的概念,大致说来,有点类似“敏锐的直觉”+ “深刻的洞察力”+“化繁为简的抽象思维”。作为快速演进的新兴行业,每个电商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过往经历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短板或盲点,时刻留意,小心求证是必修课。即使是所谓资深业者,如果仅仅随波成长,如果不能主动培养sense,亦无法成为“弄潮儿”或者持续陷入”路径依赖”。
2,勤奋
记得前一阵微博上有句话,最可怕的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更努力。电商圈就是这样一个残酷的世界。总能看到有同行比自己起的更早,睡的更晚,跑的更远,见人更多。在这里,行业升级给予了所有人同样的机遇与挑战,能否自我增值,完全在于自己,其中唯一对所有人都公平的要素,就是时间。于是,勤奋是电商人才上位的最重要后天因素,没有之一。实证说来,笔者看到很多同仁筚路蓝缕,减薪降职投入电商圈,1-2年一过,脱胎换骨,有的甚至变成了自己原老板的老板的老板,江湖地位不可与日同语。
3,逻辑
电商从本质上说,是消费者心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的集大成者。前者是从围观—浏览—下单的漏斗型转化。后者,则是对前者的要素化和排列组合,并在物理层面予以实现。所以,电商行业有点像一个多变量函数,在过去10的发展中,摸索出了几十个不同的参数和对应的权重,但随着大环境的改变,不断有新参数加入,权重也在变化。如果没有自顶向下,逐步分解,抽丝剥茧的逻辑分析能力,很难在人多嘴杂的行业“噪音”下,保持一颗清醒冷静的心,直达目标,不死不休。
[版权归 自在有我(王稀达)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4,细节
听过一个段子:某VC约见某知名电商服务商,其总来访,然衬衫领口的两个纽扣扣错了洞眼。该投资人兴趣大减,曰:电商乃细活,粗人不可与之。遂无下文。虽未求证,电商注重细节是王道。君不见,业界曾发生过多少次标价错误遭疯抢,而且每回都是知名企业。很有意思的是,每次过页面或者项目,发现细节错误的,往往都不是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更多是外协部门的执行层,实践出真知,并非虚言。笔者见过的最好的“死磕”细节的做法,就是做“会议室有奖抓虫(debug)”,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还是很管用的。其中的智力激荡与成就感,对形成持续关注细节的良好工作习惯至关重要。
5,执行力
神马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想了就说,说了就干,干完再改”的快速迭代。执行力不是蛮干,也不是大跃进,更不是长官意志。执行力是一种工作习惯,就电商而言,更接近一种快速试错,去伪存真的探索过程。坦率的说,在电商公司,想修炼成该项神功颇为不易,往往最大的阻力来自你的同事和上司。毕竟,一个公司100个人,80个人80条心,还有20个没想法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你的干练果决,对某些人,也许是干扰和威胁。任何一家电商公司,都吸纳了大量的传统精英,有些能够快速融入,有些则不能,后者的存在就是执行力修炼的最大障碍。
6,数据
数据透视能力是电商人才的核武器,一招祭出,所向披靡。数据透视是业务逻辑,流程细节,数据分析三项能力和知识的集大成者。不夸张的说,可谓一招鲜,吃遍天,无论何种模式,哪类电商,什么阶段,均可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仅从职业经理人角度而言,已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见过最牛的业者,从不关心所谓战略或路径,只关注统计口径和统计周期,往往一针见血,令人汗颜。
电商行业的机遇,是中国特有的消费升级与全球性的消费品直销化两个大趋势所共同推动的。套用经济学的说法,是一个“Mass Market”:市场足够大,机会足够多。过去10年不过是奠基,未来10年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大家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