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本草》读后感
原本只是为了核对路旁偶遇的野菜,不想却被带到书堆里扎实地打了一个滚。
为了确认那天在野外看到的野菜的名称,我翻到了一本明朝人编写的名为《救荒本草》的书。书倒没翻几页,但这位作者的名字——朱橚,让我感到有些几分耳熟。经过一阵翻查,发现这位朱橚,还真不是一般的人物。他竟然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是明成祖朱棣的胞弟,曾被朱元璋封为周王。
明朝皇帝中,在政坛之外独树一帜的皇帝有几位,其中明熹宗朱由校执迷于木工,以至于有“木匠皇帝”之称谓。与他相比,朱橚只是个藩王而已,地位并未高到至高无上。不过从史书上来看,这位藩王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接“地气”的。《明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建文初,以橚燕王母弟,颇疑惮之。橚亦时有异谋,......橚次子汝南王有爋告变”。这说明,作为与当时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的亲弟弟,不仅建文帝对其有所警觉,就连朱橚自己也有些想法。然而,其二儿子竟然成了密探,在建文帝面前参了自己的父亲一本。于是,原本就已听从了手下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认为“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的建文帝朱允炆,“遂命李景隆帅兵袭执之”、随即,就废周王橚为庶人。
其实,作为朱元璋洪武三年分封的九位藩王,周王朱橚所能激活的能力,远非一介文弱书生所能达到的。按朱元璋建立的制度,藩王“护卫精卒万六千余人,牧马数千匹,亦皆部兵耀武,并列内郡”。再加上因连年与元朝残余势力交战,被朱元璋授予“节制沿边士马”
此刻手握兵权的朱棣,是他的亲兄弟,那有一份成龙梦想并没什么奇怪的。当然,最后登上龙位的不是朱橚,而是其兄弟朱棣。于是他似乎又有了非分之想。“(永乐)十八年十月,有告橚反者。帝(朱棣)察之有验。明年二月,召至京,示以所告词。橚顿首谢死罪。帝怜之,不复问。橚归国,献还三护卫”。在被建文帝罢黜后,朱橚又差点被永乐帝处死。虽然朱棣将其放回封国,但已成惊弓之鸟的朱橚,主动放弃了朱元璋规定的藩王特权“置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府三护卫”。
明人王世性曾在对河北三府藩室的评论中,有过这样一句话,“虽生于皇家,适以囚禁之,反不如小民之得以自活也”。这句话应该也完全可以用在朱橚的身上。好在朱橚也算是好学之人,在没有也不敢有政治上的野心后,他用远离庙堂的“学术研究”,作为赢得别人轻视,也是赢得性命的生存法宝。而相对安稳的封地收益,也使其能不断深入。因而,朱橚“以国土夷旷,庶草蕃庑,考核其可佐饥馑者四百余种,绘图疏之,名《救荒本草》”。这部新增276种,共记录414种本草的书籍,成为后世李时珍、徐光启重要的文献参考。
虽然我非植物学界中人,并不很清楚朱橚和他的这部《救荒本草》,在中国植物学史上的确切地位。但我相信,在被顾炎武视为“弃物”的明代宗室中,应该不会有朱橚的名字。除非,非要拿其对明朝政治上的贡献来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