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读后感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读后感 >
 
诗经读后感
2016-11-28 11:04:01 /故事大全

作者:游散神仙诗集

前言:诗经作为一位诗歌爱好者来说,是应该学习和感悟的,单从写作技巧方面,通过背读诗经,我们会得出各式各样的写作技巧,那么这也就应了“经”这一字,就是写诗的人也象修行一样,能从诗经中体悟层出不穷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而且是逐步达到高境界的趋势。如果有人问:“诗”与“诗歌”有什么区别,我说如果诗中能写出音乐的旋律来,那是最好的。如果有人问:古体诗与现代诗的区别之一是因为格式化的要求吗?我说,诗歌永远是有格式的,而且还必须有韵律的,但是诗歌的格式并不是束缚人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而且现代诗歌更能发挥诗歌的格式化,作者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诗歌格式来,那是他艺术创作的升华。如果有人问:学诗经对现代诗歌创作有促进作用吗?我说,比写古体诗的促进性还要大,诗经真的是现代诗歌创作者的一个法宝,可惜有些作者以看不懂诗经为由,或以古人写的诗等原因归纳进古体诗里面去了,其实诗经对现代诗歌创作者来讲,是情有独钟的,可惜我们没有以认真学习与尊敬诗歌鼻祖的精神来真正到访他的殿下,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位写诗歌的人,没有背诵过诗经,那对他的诗歌创作境界是一种遗憾,因为名师出高徒啊,只要你认真地翻开诗经学习一下,诗经的老师就会给你讲出绝妙的创作技巧来,纵观古今、世界内外,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的创作来源与传统延续,诗经也一样,是中华五千年的诗歌长河的源头。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歌对写作诗歌的技巧方面,感悟有以下几点:

1、根据此诗的宗旨来讲,写的是君子对窈窕淑女的好逑,那么作者以“睢鸠”这种情感专一的水鸟起兴,正符合这一点。

2、既然如此,作者也就开门见门地道出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主题,为了标明这一主题,在每段的完整句中都画龙点睛地点出了“窈窕淑女”这一词汇,也是值得借鉴的。

3、前面讲是以开门见山的形式表明主题,那么紧接着第二段就开始阐述,无须再向读者“卖关子”了,同时以超出生活的重彩描写(文艺作品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嘛)写出那种“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心理状态。

4、做为诗歌来讲,鄙人认为最关键的是结尾,有句话讲“余音绕梁而不绝”,不言而喻,那就是后两段的重复进行:“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当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还注重了欢乐的场面结束,即,“琴瑟而友之”、“钟鼓而乐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写作技巧借鉴

这首诗先扼要点明子衿、子佩的两个男人物件,应知是位秀才,而且以青青二字言喻是位年轻的书生了。

紧随着是“悠悠我心、悠悠我思”,什么程度达到了“悠悠”的呢?姑娘说,既使我不去,你就不能捎信来?我不好意思去,你也不回来看看我?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意思是指姑娘眺望公子的归来,在城阙上来回走的情景,说出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就是指一天不见你,就象隔了三个月的那么长时间)。”

诗经中所描写的周代女子,大多数是感情非常真挚的,没有半点造作与扭捏,正所谓网络的名词,我是什么样的的心情,你懂的!

音乐因素分析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应是在音乐的搭配上,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看,即,

节奏上,根据以诗的几言句为准,那么这是一首以四言句为节奏的诗;

旋律上,根据以诗歌循环往复的内容特点为准,当然是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的重复状态而来,这是明显的旋律表现,如果有的作品在主题上不便于用旋律突出的写法,可以用隐旋律,就是旋律虽然不在字面上,但是通过全篇的朗读隐约会感到这首诗的旋律,这是隐旋律。中国文艺的特点讲究旋律的,就是虽然是一个主题,但是用循环往复的同一种形式来不断加强主题的方式来成就,但是每一个旋律虽然形式上近似,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一样,诗歌也是如此,所以讲,现代诗歌也要有它的固定格式,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固定格式,就显不出音乐感,有人讨厌诗歌的固定格式,象流水账一样,虽然押韵了,但那是散文诗,还不能确定为诗歌。

在和声上,三个段落的表现,第一个段落表现心理的感应,第二个段落表现思维的感应,第三个段落表现行动的感应,这样讲比较抽象,举例讲,就如一碗“麻辣烫”,第一段是“麻”的感觉,第二段是“辣”的感觉,第三段是“烫”的感觉,那么把这三个段落的感觉和起来,就象音乐的和声效果一样,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主题就完整无缺了,因为诗歌是分段落的。

在韵角上,也就是诗的押韵上,是用了平滑绵长的音波,“心”、“音”“思”“兮”。

从整首诗的音乐因素来看,首先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或者是“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这两个“青青”与“悠悠”的叠韵字上,文意与音阶都恰如其分地结合了,“青青”的拉长音表现“非常美非常美的”青衿,“悠悠”的拉长音表现“悠长不断”的思念,那么在音乐的谱写上,开始就不能用快节奏,应该是绵远悠长的曲调来打底儿,特别是“纵我不往”的“往”字,已经转折了音符,就不允许你平滑直接地过去,因为这块儿要有问题说清,即,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这时节奏要变快一些儿,这是第一段落。

那么第二段就进入高潮了,就是女子为了等待心上人在城阙上往返来回走,渴望见到书生的心情:即,一日不见,如隔三月兮!这种急切的心情,用音乐的起伏跌宕来表示,就是“兮”为低谷音,间隔的其它几个字就用凸起的高音来强调,正所谓起伏连绵如秀美的山川,滔滔不绝的是姑娘那一江春水的感情向东流去。

总之这首诗是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夸张手法来结尾,符合了整首诗的层层递进的方法,其实那位公子并非绝情,而是女子太痴情了,一天不见就象三个月,何等了得。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悬念:本文的“贻”字,鄙人以为当“遗留、留下”的意思讲,后面有阐述。)

目前流行版的解释是: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幽静的姑娘;姝,漂亮;俟,等待)。说的是美丽的姑娘约我在城隅相见,却躲藏起来,急的我想见她却见不着,抓耳挠腮地在城头上走来走去。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娈,也当美丽讲;贻,赠送;彤管,红色的管笛;炜,光彩;说怿,同假字,悦、怿也是高兴的意思)。说的是美丽的姑娘赠送我一根红色的管笛,管笛泛着润红的光泽,多象你粉红的脸颊。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荑是一种香草;洵当“确实”讲;女这里指汝,即荑这种香草)。说的是娴静的姑娘从牧地归来后赠给我这种香草,确实又鲜美又与众不同,但并不是说香草多么取得我的心爱,而是因为香草是姑娘赠送的我才觉得好。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通篇给出的解释是这位姑娘又约男子相见,又送给男子挺多东西,又是管笛,又是香草的等等,那么从诗作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这样写就显得这位姑娘太主动了,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太“上赶子”了,就显不出对姑娘娴静文雅的赞美,所以说,静女贻我彤管,应该是姑娘因为相识才把管笛留在我这里的,我看到了这根管笛才觉得好看;姑娘从牧场归来采摘回来一株荑草,送给我看,我才觉得香草也挺好,也才觉得这株香草与众不同,姑娘在我的心中也是与众不同的,这样写才会显得很适中,不至于太偏激,因为“贻”字也可以当“遗留、留下”的意思讲啊,所以搞历史的从历史的角度看,搞学术的从学术的角度看,那么搞写作的人当然会从写作的艺术水准来看喽,同时我们也会从另一面看出这位姑娘是不是懂音乐而会吹奏管笛呢;是不是喜欢到大自然中去,采摘些美丽的花啊草的,爱美的心灵呢。

另外在这首诗的写作技巧上,我们可以借鉴的是,对姑娘的美丽没有直接去描写,而是通过与她接触的事物中去间接地赞美她的品德,即,

通过在城隅上等候她的心态来描写;

通过她留在我这的管笛的好看来描写;

通过她从牧场采摘回来的香草来描写,

总之写得非常含蓄、很耐人回味,很有意趣,特别是后一句的结尾处:不是你香草怎样好看,是因为姑娘送给我看,我才觉得你香草好看,完全是抓住了爱情自私与专一的性质,突出了对姑娘爱慕的主题。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