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看不见的“太空眼”

 
卫星:看不见的“太空眼”
2022-02-04 09:32:03 /故事大全

什么是卫星?你想象的卫星可能长这样。

请停止你的想象!月球虽然也是卫星,但它可不是今天的主角,下面这位才是。

是不是听上去神秘又高级?但人造卫星在实际应用中却十分“接地气”。自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之后,太空抢位站正式打响。直到现在,数千颗卫星严阵以待,成为人类的“千里眼”“顺风耳”,整个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改变,正在发生

国际信使

几十年前,人们通信只能通过写信,一封信发出去对方什么时候收到,能不能收到全靠天意。

有了通信卫星,我们随时可以和远在千里以外的家人朋友隔着一道屏幕聊天、说笑。它就像一个国际信使,收集来自地面的各种“信件”,然后再“投递”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用户手里。

太空上的“全自动气象站”

我是气象卫星,通过回收数据图像,帮气象科技人员准确预报全球天气。我还能监测自然灾害。

太空“罗盘”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出门干什么来了?”在没有导航卫星的日子里,想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除了寻人问路,剩下的只能靠缘分。现在,只需打开地图app,输入地址,你就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当然,导航卫星的功能可不只是这么简单,它可以为全球船舶、飞机等指明方向;并且是全天候导航,在任何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卫星导航系统都能指明航向;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不必使用任何地图即可直接读出经、纬度。

人造卫星不仅利民,在军事、科研等领域都有着更大的作用。如今, “太空争夺战”打得如火如荼(tu),各国手段层出不穷,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北斗”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继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后,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天罗地网

作为后来者, “北斗”直到2000年才开始拥有由两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卫星组成的“双星定位系统”,这就是“北斗一号”,覆盖整个中国。

到2012年年底,14颗卫星发射组网完成,这是“北斗二号”,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09年, “北斗三號”系统建设启动;到2018年底,完成19颗卫星发射组网任务,“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向全球提供服务;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即“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到达距离地表约36000千米的轨道,它的稳定运行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

太空中55颗导航卫星昼夜不停地环绕在地球周围,地面上2700多个基准站分布于大江南北,一张“天罗地网”铺展开来。

巡视全球

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北斗导航系统的位置识别极其精确,误差在1厘米级别。这意味着空气中,行踪不定的污染物也休想逃过北斗的“慧眼”;北斗系统还能实时掌握耕种深度、行距等信息,令作业效率提高50%;国境线上,山高、林密、谷深的恶劣环境导致通信设施无法全部覆盖,而凭借北斗系统,依然可以及时、稳定地传递信息。

未来,大国重器“北斗”终将以空前强大的服务能力造福整个世界。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太空部队大揭秘
下一篇:动物启示录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