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粽子的端午节是不完美的。那么,作为一个吃货,你对粽子怎么看?粽子到底有多少种口味?你是爱吃咸的还是甜的?边吃边听我们讲吧!
粽子在古书中被称为“角黍”。在晋朝,人们已经将粽子定为端午节必吃的食品。根据《风土记》记载:“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gū)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就是说,那时的人们把端午和夏至放在一起作为节日,在这一天用叶子包起黏米和“粟”——也就是小米,煮熟来吃。
从晋朝到唐宋,人们开始在粽子的馅儿上做文章。先是在里面放各种肉类,这就是现在的肉粽子。而到了宋代,人们的口味又变得爱吃甜了,“蜜饯粽”、“豆沙粽”、“大枣粽”渐渐流行起来。到了清代还出现了“火腿粽”和“八宝粽”。粽子的形状也变得五花八门。有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等,充分展现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在南方盛产竹子,因此人们喜欢采用新鲜竹叶来包粽子,蒸熟后,糯米里带着一股竹叶的清香。而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细长而窄,所以要两三片叠在一起用。在四川地区,人们喜欢用玉米叶来绑粽子,而重庆地区则用竹笋皮。总之大家都是就地取材,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粽子文化。
说到各地粽子的口味,那就更是异彩纷呈了。北方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里面放小枣和果脯;第三种是豆沙粽。还有一种以黄米代替糯米的粽子,里面也放入红枣。蒸熟后,只见黄澄澄的米团中嵌著红艳艳的枣儿,被称为“黄金裹玛瑙”。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后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看上去就像一根根小圆棒,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肉、蛋黄、干贝、冬菇、叉烧等。
福建的粽子分为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包成。而且要凉着吃,蒸熟后浸在冰水中冰透,再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
瑶族人做粽子时,用糯米配腊肉条和绿豆,包成一个有半斤重的“枕头粽”。而畲(shē)族的粽子,民间称“牯角”。用箬(ruò)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形,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煮粽子用的是灰碱水。这种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个月。
傣族人有属于自己的“粽子节”。在这一天,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着自己做的粽子包,与姑娘们相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男女围成圈,姑娘们唱起情歌,小伙子吹叶子伴奏。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给中意的姑娘。
数遍了国内的粽子,我们再来看看国外的粽子。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泰国习俗是在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为主。用椰汁浸过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也是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后再吃。这种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在日本,人们包粽子时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一个个像纺锤一样。他们把粽子称为“茅卷”,也在阴历五月五日吃。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他们的“粽子节”是用来欢庆玉米丰收的。在这个节日,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上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这口味就是这么重!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每年吃粽子、包粽子、划龙舟、绑五彩线、佩香囊、插艾草,这些都是我们重温历史、纪念古人前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希望这种美好的节日习俗会永远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