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生
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埃尔南多·科尔特斯来到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新大陆”——南美洲。经过长途跋涉,他来到了印第安人建立的阿兹特克王国,这里的国王蒙提祖玛设宴款待了这些远道而来的“白皮肤人”。
在餐桌上,摆满了当地人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让科尔特斯等人大开眼界。他们正狼吞虎咽地吃着,几个印第安人端来了几只纯金做成的杯子,放在客人们面前。科尔特斯拿起来一看,里面是一种黑乎乎的液体。他又看见国王拿起金杯,一饮而尽,看来这东西应该没有毒。于是他也端起金杯,喝了一大口。
哎呀,这东西又涩又苦,太难喝了!科尔特斯被苦得呲牙裂嘴,但出于礼节,他还不能说出来,只好把杯子放回桌上。这时站在他旁边的印第安人却拿起这只金杯,顺手就丢在了放在角落的一只大筐里。这让他大为吃惊这国王也太土豪了吧?这么大的一块金子,就这么说扔就扔了?
等宴会结束,欧洲探险家们就开始在当地考察风土民情。在金字塔前的市场上,科尔特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地人不是用货币来买东西,而是用各种物品互相交换。而一种黑色的小豆子特别“昂贵”,只要一颗,就可以换到一大包玉米,或者一匹颜色鲜艳的布料。如果是几十颗的话,甚至能换到一匹骆驼,或者一个奴隶!
这小豆子到底是什么东西?科尔特斯多方打听才得知,他在宴会上喝的那种苦涩的饮料,就是用这种小豆子做成的。当地人将它叫做“xocolatl”,意思就是“苦水”(XOC意为苦,atl意为水)。这个词是从人们捣碎这种豆子时发出的“xocolatl、xocolatl”的声音而来的。在当地人的心目中,这种“苦水”比黄金还要贵重!
最后,科尔特斯终于发现了这种小豆子是从一种树上长出来的,它的名字叫可可树。早在公元前1500年,居住在墨西哥东南部的古印第安人——奥尔梅克人就发现了这种树,并且开始种植。后来,玛雅人开始用可可豆制作饮料。这种饮料在玛雅文化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是他们祭奠神灵时必不可少的贡品之一。玛雅人还会在建筑以及艺术品上雕刻可可树的图案。甚至在玛雅人结婚时,他们也要互相交换可可豆,作为夫妻联姻的象征。
玛雅人神秘消失后,阿兹特克人继承了他们的传统,使用可可豆制作饮料和食品,并将可可豆当作货币使用。由于可可豆十分昂贵,因此只有最富有的阿兹特克人才喝得起。阿兹特克的国王每天就要喝数十杯巧克力饮料。
科尔特斯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宝贝。他给可可豆取了个名字——货币豆,之后就把它带回了欧洲。然而,欧洲人对可可豆很冷淡。其实早在1502年,第四次从新大陆返航的哥伦布就曾将可可豆献给国王。但用它做成的饮料味道太苦了,人们都不爱喝。
科尔特斯没有灰心丧气,他对这种饮料进行了改进,在里面放了糖,还加入肉桂和香兰子调味,冲淡它的苦味。慢慢地,喝巧克力饮料成为了西班牙贵族以及富人的时尚。一位作家曾经记录了当时西班牙王室喝巧克力的情形:“他们接下来端上的是巧克力。每一个瓷杯都放在一个镶金的小碟子上,糖则放在另外的小碗里。有冰巧克力、热巧克力,还有一种加了牛奶和鸡蛋的巧克力。有人配小饼干吃,也有人配小面包吃。”
不止如此,西班牙人还把制作这种饮料的方法当作国家机密,严禁泄露。直到1615年,西班牙公主安娜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将一位制作巧克力的厨师带到了巴黎,巧克力饮料才被传到法国。
由于当时做巧克力用的可可豆必须从美洲运来,所以价格极其昂贵,只有王室和贵族才喝得起。但这也阻止不了一些人为巧克力而“疯狂”。法国的作家萨德就是一位知名的巧克力爱好者。他迷恋各种类型的巧克力,甚至在坐牢时都乞求妻子要想办法将巧克力送到牢房。而德国国王干脆设置了“巧克力税”,任何人想要吃到巧克力,必须多付额外两个银币。
1828年,荷兰的一位化学家侯登将可可豆制成了可可粉,用它可以直接冲成液体巧克力。再加上糖、奶油、牛奶等物质,凝固后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一块一块的固体巧克力。从此,人类开始了“吃”巧克力的时代。
一战时,巧克力成为美国士兵的重要食物补给,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最初做成的巧克力都是大块的,在营地切割开,再分给美国大兵。后来渐渐出现了小块的“便携版”。到了二战时期,巧克力更是跟着盟军部队,走遍了欧亚大陆。
如今,巧克力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食品。它可以是孩子们的零食、情人节的礼物,也可以被制成热饮或当作烹饪调料。有趣的是,在巧克力的故乡南美洲,当地人仍然继续使用可可豆当货币。直到1886年,墨西哥政府发行了纸币比索,这才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货币豆”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