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机管理的国家

 
用计算机管理的国家
2022-02-10 13:25:22 /故事大全

你以为这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吗?其实,早在你出生之前的1971年,用计算机管理国家的“大幻想”就已经被付诸现实了!

等等,我读的书少,你不要骗我。那时候既没有互联网,也没有家用电脑,这怎么可能实现呢?

“计算机和孩子一样,官大人离不开它。”这是智利歌手安格尔·帕拉1972年写下的一段歌词。那时,全世界确实都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然而,在南美洲国家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下令,创建一个由电报机组成的全国性网络,想用类似互联网的概念来管理整个国家的经济生产。这个网络被称为“协同控制工程”。

为什么这位总统会有这么超越时代的想法呢?原来,1970年,在通过选举上台后,阿连德面对的是全国大批管理混乱的矿山和工厂。负责经济工作的官员情急之下,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们给英国控制论大师斯塔福德·比尔写信求助。

比尔欣然前往智利。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决定打造这个庞大的信息网络。通过这个信息系统,计算机可以计算并评估出哪些问题需要立即处理,或模拟一次决策的长期后果。1972年,在机器的帮助下,智利政府成功化解了卡车司机大罢工导致的食品短缺危机。

那是一台可以掌控全国的“计划经济机器”,能实时将数据从国有工厂传输到首都的运营中心。收集到的数据随后被输入计算机,用来监督生产,并在原料不足或配额未达标时,可以及时发出警报。

总指挥中心坐落于圣地亚哥市中心的国家电信公司。操作室正中摆放着七把旋转椅,椅子的一侧扶手上全是按钮,另一侧则有烟灰缸和酒杯槽。这间办公室实现了全面无纸化,墙上有四块彩色显示屏,触摸扶手上的按钮,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数以百计的经济数据和统计图表。房间里还有一面屏幕用作模拟器,通过设定不同价格、产量和能源配额,它就可以估算出全国的经济走势。

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屏幕上的内容必须由四位女职员手工记录。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协同控制工程”还是一个饱含人文关怀的程序!它预留了监测全国人民情绪的功能。工程师计划在全国每家每户都安装一个传感器,用两个按钮分别代表“幸福”与“不幸福”。人们可以每天根据心情按动传感器,将“幸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回中央控制室,在屏幕上生成国民幸福指数。这可比现在记者们拿着话筒,满大街调查“你幸福吗”要先进多了!

但是,理想与现实毕竟存在差距。首先,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完全满足要求,真正的大数据管理需要处理海量的信息,这显然不是电报机和当时还处于原始水平的计算机能做到的。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转,这些还处于“原始”水平的计算机很容易发生故障。1972年12月,阿连德亲临指挥中心,当他兴奋地按下转椅上的一个按钮时,系统立刻“蓝屏”了,让工作人员尴尬不已。此外,这个系统能够运转的基础,是人们要为它提供各种真实的数据。但许多工厂并没有把自己的生产情况如实报告。而除了一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老百姓和普通工人也都对这项技术不感兴趣,觉得“计算机管理国家”完全是异想天开。

1973年9月,智利的陆军参谋长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成为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协同控制工程”也就此被废弃。大量的电报机、电脑被拆卸下来,丢进了仓库。几年之后,甚至再没有人知道该如何使用它们。但这毕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大胆而超前的实验,也是现在的“大数据”管理方法的先驱。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