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布森的姨妈住在苏格兰北部的海边。她有一幢漂亮的小房子。一有空,多布森就喜欢上她那儿去。
有一次,一位老渔夫送给多布森一头小海豹。它的名字叫罗拉,是被狂风巨浪冲到礁石上,与同伴失散的。喂养小海豹并不轻松。它一天要吃四瓶奶。如果忘了喂它,它就会像山羊一样咩咩叫着提醒你。要是再不理它,它就像小狗一样呜呜地哀鸣,甚至会愤怒地学起狗叫来。
罗拉小时候,多布森经常把它抱起来,让它坐在自己的膝盖上。罗拉从此就养成了这个习惯,直到它长到一米高、二十公斤重时,还想赖在他身上。多布森只好花了几个星期,训练它躺在草垫上。终于,罗拉能靠着鳍状肢,摇摇摆摆地跟在他后面外出游玩了。它一到海边,就迫不及待地扎进水里,敏捷地绕着小船和礁石打转。
小罗拉很早就表现出了自己的音乐天赋。只要谁开始弹钢琴,它就会兴奋地扭到钢琴边,专心地听着,不时随着节拍晃动身体。有一天,多布森唱起了一支苏格兰民歌,小海豹跟着他的歌声,也“哼哼哈哈”地唱起来。
从那以后,多布森开始教罗拉唱歌。他用手风琴每拉一个音符,罗拉就跟着尖叫一声。两个星期后,罗拉居然能唱《咩咩小山羊》和《铃儿响叮当》了。它又想学吹口琴,拼命缠着多布森,用长满胡须的鼻子擦他的脸。多布森只得把口琴塞进罗拉嘴里。可是,不管罗拉怎样咬、嚼,口琴就是没有声音。最后,罗拉失望地叹了口气,口琴却“嗡”地响了起来。这下罗拉可找到了窍门,“呼啦呼啦”地乱吹起来。
多布森的朋友们送给罗拉一只玩具喇叭,于是好几天的工夫,满屋子都是尖利的“嘟嘟”喇叭声。另一个客人送来了一架小木琴。罗拉用门牙咬住木棒,多布森的手指点到哪个琴键,它就敲到哪里。
客人们常常为了一睹罗拉出色的表演,特地从很远的地方赶到多布森姨妈家。一进门就问:“它在哪里?”
“在海边。”主人自豪地说。
“那它什么时候才回来?”客人又问。
多布森和姨妈会心地一笑,马上走到海滩上,喊几声“罗拉”。小海豹很快就从水底下冒出头,摇摇摆摆爬上来,用嘴巴叼住客人手里的喇叭,嘀嘀哒哒地吹起来。
一天晚上,多布森带着小海豹去参加一位叔叔家里的音乐会。音乐会首先安排一位女演员独唱,然后是手风琴独奏,小海豹的节目排在第三个。多布森不禁担心起来:罗拉在这种场合下,能安分守己吗?
不出他所料,钢琴奏响,那个女演员才唱了几句,罗拉就突然吼了起来,音量甚至可以盖过一个合唱团。观众们立刻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大家建议让这个迫不及待的“演员”先上台。他们把罗拉抱到了钢琴盖上,以便大家都能看到它。
罗拉唱完一曲《铃儿响叮当》后,又从多布森手里咬过木棒,在身前的小木琴上很自信地敲起《咩咩小山羊》来。弹到最后,它还用木棒在琴键上从头到尾横扫一遍:“多来咪发索拉西,西拉索发咪来多”,引得大家热烈鼓掌,要求再来一个。罗拉就开始敲苏格兰名曲《大篷车》。只见木棒忽左忽右,越敲越快,真像一辆大篷车在山道上疯狂地颠簸前进!突然“哐啷”一声,木琴被木棒一下子扫到地板上去了,就像大篷车一下子坠下了悬崖,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罗拉太兴奋了。轮到别人表演时,它还在哇哇大叫,不愿意安静下来。多布森只好把它关到叔叔的书房里。但这书房一点儿也不隔音,罗拉在里面发出一阵又一阵怪叫,弄得客人们坐立不安。多布森没办法,只好让它坐在自己身边,并且严厉地警告它,一定要保持安静。可是小海豹的泪腺很发达,它那副眼泪汪汪的样子,引得客人们又来为它求情。最后,主人只好取消了别的节目,这下罗拉才高兴了。它在大家的簇拥下放声歌唱,声音盖过了所有人。
有一天,多布森带着罗拉去海边划船。突然,从外海传来了一阵神秘的叫声,罗拉竖起脑袋仔细聆听,不一会儿,也跟着那声音吼叫起来。接着,它沉到水里,犹犹豫豫地朝外海游去。
小海豹罗拉再也没有回来。大家说,它是被海豹家族自己的音乐吸引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