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病人》影评观后感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观后感 >
 
《英国病人》影评观后感
2016-11-09 12:56:34 /故事大全

《英国病人》影评观后感

一、剧情

这是二战时期。艾玛殊是匈牙利裔的历史学家,在撒哈拉沙漠邂逅杰佛夫妇,他与杰佛美丽的妻子凯瑟琳坠入爱河。发现内情的杰佛,将载着妻子的飞机撞向艾玛殊,自己当场死亡,艾玛殊侥幸躲过,凯瑟琳重伤,被艾玛殊安置在岩洞里。艾玛殊步行三天三夜走出沙漠,向英国军队求助,结果,他因为身份不详受羁押,被运往别处。他被迫跳车,用一张地图向英军的敌人德军交换了汽油,开着朋友马铎留给他的英国飞机重返沙漠,然而,凯瑟琳已经死去。他载着凯瑟琳的遗体再度飞越沙漠上空,却被德军炮火击落,身体严重烧伤,面目模糊一团……由于记忆丧失,他不知道自己是谁,被人称作“英国病人”,由女护士汉娜护理。

护理的过程,也是重拾记忆的过程……

电影以蒙太奇的手法,将艾玛殊的回忆与汉娜的护理两个场景转换得自然而流畅,以唯美大气的画面、复杂多变的音乐,呈现出两段曲折爱情——

二、艾玛殊与凯瑟琳的悲剧

1、涉及友情

两个男人可以算作朋友了。当杰佛丢下妻子去别处时,曾有过这样的对话:

艾玛殊:这样丢下女人是不对的(大意)。

杰佛:放心,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我了解她。

似乎还有杰佛托艾玛殊照顾凯瑟琳的细节吧(记不清了)。

如此,这段爱情涉及到了友情。

2、涉及国家忠诚

艾玛殊与他最好的朋友马铎服务于英军。当他用德国人梦寐以求的地图交换汽油去救心上人的时候,他有过自我安慰的理由:“既然英国人把我当作敌人,我就只好向他们的敌人求助了。”

这似乎是一个应急的简单交换,它产生的后果却相当严重——且不谈地图在战争中造成的直接后果,敌我双方战局的主、被动转换,电影穿插了这样两个故事:英国人以间谍罪名错抓了另一个人,切去了他的两个大姆指,他为此杀死了审讯他的英军,又来追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艾玛殊;好朋友马铎在得知艾玛殊的间谍行径后开枪自杀。

如此,这段爱情涉及到了国家忠诚。

仅仅以上两点,这段源自心灵的最美的情感,已经沉重到无法承受了,这是必然的悲剧。

3、凯瑟琳的内心

两个人同沐浴池的亲密时刻,凯瑟琳依然神色悠然地憧憬着种种,她提到一句:“爱我的丈夫……”艾玛殊的表情凝重起来,观众可以感觉到他身体的线条从柔和变得僵硬。

飞机坠毁的那一刻,凯瑟琳对俯身救她的艾玛殊说:“杰佛,伤得重吗?”在岩洞里,她喃喃自语:“我知道,他已经死了……你会把他埋了吧?”昏黄的光线中,她眼角的泪花若隐若现。

当她在艾玛殊的怀里说出:“傻瓜,我一直深深爱着你。”艾玛殊的面部扭曲了,张开的嘴用力喘息着,可以看出他压抑已久的内心多么渴望这句表白,而说出这句话的凯瑟琳,一定借着女人的直感,预料到背后是丈夫的尸体,前方面对的,将是自己不久于人世的生命……

一个内心挣扎的女人,才是一个真实的女人、美丽的女人。人是社会的人,有家庭、道德的牵制。爱,从来不是单一的色彩。那岩洞石壁上自由伸展的游泳的人体,是古人的梦想,今人的梦想,并且,还将成为世世代代的梦想。

沙漠里游泳,这个梦想,奢侈而华丽。

4、艾玛殊的“病”

(1)艾玛殊海峡——占有的标签。

艾玛殊曾经对凯瑟琳说过,他最憎恨占有与被占有,“你走过我,就可以忘记我”。而最终,他陷进去,已是身不由己。他为凯瑟琳咽喉下的项窝命名“艾玛殊海峡”——战争是要在土地上面贴标签,爱情却是要在身体上面。当心爱的人逝去,他受创的躯体,只愿相随。

他所憎恨的,却占有了他。他属于爱,他被爱与欲望占有,而这个标签,如此孤独、绝望。谁说爱情不是又一场战争?当炮火令世界满目疮痍的时候,疆界可以重新划分,荒原可以重建,而爱情毁灭的,又怎样寻回?

(2)模糊的面容——真实的自己。

在经历了一场恋情之后,经历了友情、国家的所谓背叛,艾玛殊便有了这样一张脸——那些条纹,像风中干枯的植物,抽去了水分的生命,不再具有生长的活力。

人,首先是社会的人,其次才是自己。人的每一张脸,都是一张社会的脸,具有面对社会交流的功能,它是一张立足于社会的面具,可以虚假,可以伪装。当你卸下这个面具,以真实面目示人的时候,你将遭受孤独,被社会遗弃,而最终被自己遗弃的自己,也许只是因为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那最后一丝沉重。

所以,艾玛殊对向他寻仇的缺了手指的人说:“你杀不死我,因为我已经死了。”他说:“我害死了凯瑟琳……”而杰佛和马铎又何尝不是因他而死呢?他最后要求汉娜向他注射过量的针剂,在心死了之后,他杀死了自己的躯体。

一张烧伤的脸,是丢失了社会功能的脸。它是一个极好的象征。

所谓记忆丧失,却未见得真实——那只是一个借口,一个藏起内心痛楚的借口。

艾玛殊面对了自己的选择,他拥有最真实的一张脸,却无法面对于他已经空空荡荡的世界。他那看似平静的内心,真的平静如水,可以在爱的追忆里淡然停止跳动……

5、冲突,悲剧的必然

爱情与战争,成为电影的两个主题,但又确乎是一个,融合与类比,相得益彰。将极具个性、又具人类共性的爱情,放在宏大的战争场面里,却依然饱满了这个场面,战争在爱情里激烈,爱情在战争中消弭,看得见的炮火摧残着看得见的脆弱世界,看不见的情感硝烟,摧毁的却是看不见的更为脆弱的人类心灵。冲突从来没有静止,当内在、外在的世界尽皆毁灭,人们只能在空壳里沉思。

艾玛殊仅仅想拥有一份自己的爱,爱却毁灭得如此迅速而彻底,战争不能成全他,他人不能成全他。即使没有战争,和平年代一样会有诸多冲突,也许,更多的道德学家、伦理学家,甚至左邻右舍站出来,他们的口水,同样会淹没一个、或两个人的世界。

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世界,冲突是永恒的,两败俱伤吗?不,伤的永远是渺小的一方,另一方的伤,是伤者眼里的伤——那与之对立的世界,除了灰烬,不会再有生机。

三、汉娜与锡克族英军的喜剧

这是电影表现的一条副线,浪漫而喜悦,轻松而简单,却存在着不确定的未来。

变数,因为让人悬心,才更耐人寻味。

战争年代的匆忙,表现在爱情上,倒更多了一份从容。

汉娜因为担心,便阻止情人去拆弹、排雷。而锡克人只一句:“这是我的任务。”就匆匆起身了。这里,隐约感觉到,电影想表达不同于艾玛殊“为爱丢下一切”的另一种爱情观。责任、义务,排在了爱情之上,还有一种不必执着的洒脱。

锡克人为了新的任务,要离开汉娜了。两个人的道别很随意,很不正式,站在路边,若即若离,语言的,肢体的,都只是淡淡着。望着他们,观众可以自己设计台词——亲爱的,明天我不知道会在哪里,是活着还是死去……

无法承诺的爱情,如同风中吹送的蒲公英,飘飘荡荡,不知所踪,却一定会发芽——

不是在此处,就是在彼处。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