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观后感 >
 
《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
2016-12-10 00:10:20 /故事大全

《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1)

历史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思考。于成龙廉洁勤政的高尚品德、浩然正气的人格力量和爱民如子的人格魅力,深深地震撼了观众的心。人们赞誉该剧虽言历史,却关现实。历史在塑造一个优秀灵魂的同时,也在启迪今天的党员干部能像于成龙那样廉洁勤政、一心为民、一生为民。“你为的是天下,想的是社稷,苦了自己;你穿的是旧衣,吃的是粗米,从不在意;你爱的是百姓,恨的是贪吏,一身正气;你流的是热泪,熬的是心血,勤政不息。”回想着《长歌行》中那坚定而又悲怆的旋律,于成龙的形象在人们的脑海间总是挥之不去。

于成龙首先是一个能吏。在电视剧中,有一个画面十分感人。一个官吏对着于成龙说:“私开官仓是要杀头的。”于凛然正气地说:“五马分尸也要开仓!”那种为民请命敢作敢为的气魄,让人振奋。他乔装迷路人摸进匪徒聚集的破庙,一举端掉匪窝,真是大快人心。

他严于律己,不为富贵所动。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了。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必躬先俭朴”。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人民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总督衙门的官吏在严格的约束下,“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他天南地北,宦海20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20年后才得一见。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卒后居室中只看到“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

身为“治官之官”,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针对各属贿赂公行,请客送礼之风,他从利用中秋节向他行贿的官员开刀,惩一儆百。他赴任江南,入境即“微行”访于民间,面对“州县各官病民积弊皆然而江南尤甚”的状况,很快颁布了《兴利除弊约》,其中开列了灾耗、私派、贿赂、衙蠹,旗人放债等15款积弊,责令所“自今伊始”,将所开“积弊尽行痛革”。与此同时,他根据自己的体会,又制订了以“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为内容的《新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的行为准则。方法上,他举优劾贪,宽严并济,时人说凡他所到之处,“官吏望风改操”。康熙帝也称其“宽严并济,人所难学”。

《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2)

焦作市福利院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扩展廉政文化的影响力,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营造一个清廉、文明、祥和、欢乐的节日气氛,根据市纪委通知要求,我院组织安排党员干部收看新编历史京剧《廉吏于成龙》,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该剧歌颂了清朝康熙年间,一代清官于成龙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优良品格。国家一级演员尚长荣、关栋天等表演精湛感人,唱、念、做、打俱佳,台词、灯光、布景、舞美简洁到位,唤醒了人们心中对国粹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更引发了我们的深层思考。此剧能如此打动人心,固然离不开京剧名角出神入化的精湛演技;也离不开编导以古鉴今,朴素清新的创作理念;对人物平民化的人性塑造,求真情,求朴实,简约明快的艺术呈现;更离不开一代廉吏于成龙为官处世,所作所为,大声疾呼“天地良心”所体现的人格魅力。于成龙以天下为家,而百姓是天下的主人。因此,他为天下大事考虑,实际是为百姓安危幸福考虑。他名为官,实为仆,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为老百姓谋福利上。越是困难,越是危险,越是需要负责任的时候,他越是走在最前面。他为了百姓,可以放弃自己的所有,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性命抛之脑后。他全身心地想着老百姓,全身心地为着老百姓而丝毫不计较个人利益。于成龙能做到如此清正廉洁,是他严于律己的结果。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能做到于成龙这样,尤其不容易。而于成龙却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这是因为于成龙的忘我,他的淡泊名利,严正无私,心无杂念,一心为天下百姓。这正是《廉吏于成龙》一剧作为劝世之作的成功之所在。在今天以民为先,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每一位党的干部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警示。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有更高境界者提出“为官一时,英名一世”。但是,无论过去和现在,这在一些官员身上仅仅是“说说而已”。虽然时代不同了,“为官一任,危害一方”毕竟是极个别,但“造福谁?”“留何名?”却让不少为官者难以“选择”。于成龙作出了回答,也是一面镜子。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抛妻别子,到远隔万里的荒凉之地去做县令,不贪富贵,不畏权势,不怕杀头,爱民如家人父子,为了解除百姓疾苦,自己甘愿吃苦受罪,官至两江总督,仍布衣素食,江南人民称他为“于青菜”,卒后居室中仅“故衣破靴,外无长物”。真可谓是一生清贫,两袖清风,“天下第一廉吏”之称,就是放在现在也当之无愧。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当以于成龙为镜,作一番深刻的反思,封建官吏尚且能时时处处关念百姓利益,我们又何以做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我想,于成龙“作品”一而再,再而三地“问世”,其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世界上有一种宝贵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影响一个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赢得了它,执政党就有了优势和资本;失去了它,执政党就濒临危险的境地。这就是民心。古人云,“天下大势,常系民心。”老百姓何以喜欢于成龙这一廉吏形象,根本原因在于此。于成龙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人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为官者,是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还是贪赃枉法、滥用职权;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还是纸醉金迷、低级趣味……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出现在群众面前,关系政权的声誉和形象,关系民心的凝聚和背离。这不能不说是戏剧电影《廉吏于成龙》给人们重要的“观后感”。

戏剧电影《廉吏于成龙》并不仅仅是给干部观看的。观念激荡, 需常洗心灵之垢;物欲诱惑, 应常敲警世之钟。在利益诉求多元、价值观念多样的今天,反腐倡廉不仅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同时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支撑。这就是营造一个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时代氛围,在全社会倡导勤廉、和谐的价值观。社会大众是反腐败的力量之源,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近年来,借助影视等文化艺术平台,激浊扬清,不仅壮大着反腐力量,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使廉洁文化植根于更多公民心中。人的社会角色是多重的,也是不断转化的。但如果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坚持廉洁,我们的反腐倡廉就会有丰沃的土壤。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这不能不说是电影《廉吏于成龙》所具有的公众“可观性”。 感谢编剧、导演和演员,把于成龙的形象搬上了影屏,把一个活生生的于成龙展现给了广大观众。面对转型期社会生活多样活跃的新态势,我国文艺事业既迎来了新机遇,也遭遇了新挑战。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肩负时代使命,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去诉诸感情、进行创新,靠先进的思想、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向更高境界迈进。《廉吏于成龙》凝聚了弘扬正气的精魂、蕴含着崇廉倡廉的心声,带给人思想沐浴和心灵洗礼。我们期待这部戏剧影片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3)

历史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思考。于成龙廉洁勤政的高尚品德、浩然正气的人格力量和爱民如子的人格魅力,深深地震撼了观众的心。人们赞誉该剧虽言历史,却关现实。历史在塑造一个优秀灵魂的同时,也在启迪今天的党员干部能像于成龙那样廉洁勤政、一心为民、一生为民。“你为的是天下,想的是社稷,苦了自己;你穿的是旧衣,吃的是粗米,从不在意;你爱的是百姓,恨的是贪吏,一身正气;你流的是热泪,熬的是心血,勤政不息。”回想着《长歌行》中那坚定而又悲怆的旋律,于成龙的形象在人们的脑海间总是挥之不去。

清康熙年间,新任福建按察使于成龙到任后,发现前任官员草菅人命,造成了一起所谓“通海通匪”的冤假错案,使当地上万平民锒铛入狱,乃至田园荒芜、怨声载道、社会动荡不安。要改变现状,必须重审旧案,开释无辜,同时减轻民众军粮徭役的沉重负担,促进生产发展。于成龙不顾自身安危,运用种种计谋,向驻节福建、权倾朝野的康亲王坦诚进言,与骄横偏执、心理阴暗的勒春、喀林等官僚周旋斗法,拯妇孺老弱于水火,救受害无辜于囹圄,终于以其刚正直拗的人格魅力和清廉俭朴的操守,感化了康亲王及一应同僚,战胜了重重困难,使一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于成龙再一次因政绩卓著而升任直隶巡抚,依依难舍而踌躇满志的他悄然踏上新的旅程。

于成龙以天下为家,而百姓是天下的主人。因此,他为天下大事考虑,实际是为百姓安危幸福考虑。他名为官,实为仆,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为老百姓谋福利上。越是困难,越是危险,越是需要负责任的时候,他越是走在最前面。他为了百姓,可以放弃自己的所有,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性命抛之脑后。他全身心地想着老百姓,全身心地为着老百姓而丝毫不计较个人利益。

于成龙能做到如此清正廉洁,是他严于律己的结果。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能做到于成龙这样,尤其不容易。而于成龙却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这是因为于成龙的忘我,他的淡泊名利,严正无私,心无杂念,一心为天下百姓。这正是《廉吏于成龙》一剧作为劝世之作的成功之所在。在今天以民为先,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每一位党的干部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警示。

观念激荡, 需常洗心灵之垢;物欲诱惑, 应常敲警世之钟。在利益诉求多元、价值观念多样的今天,反腐倡廉不仅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同时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支撑。这就是营造一个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时代氛围,在全社会倡导勤廉、和谐的价值观。世界上有一种宝贵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影响一个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赢得了它,执政党就有了优势和资本;失去了它,执政党就濒临危险的境地。这就是民心。古人云,“天下大势,常系民心。”老百姓何以喜欢于成龙这一廉吏形象,根本原因在于此。于成龙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人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为官者,是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还是贪赃枉法、滥用职权;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还是纸醉金迷、低级趣味……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出现在群众面前,关系政权的声誉和形象,关系民心的凝聚和背离。这不能不说是戏剧电影《廉吏于成龙》给人们重要的“观后感”。

我们党员干部应当以廉自省,常修为民之德;以廉自律,常怀修身之心;以廉自醒,常记履职之资!

我们应当将廉政思想贯穿于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牢固树立起清晰健康的核心价值观念。

饮一杯止贪治欲廉政羹 做一个清香扑鼻公务人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