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加Y》影评观后感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观后感 >
 
《X加Y》影评观后感
2016-12-11 00:03:36 /故事大全

《X加Y》影评观后感

自闭症,似乎,作为一个被曲解和被神化了的疾病,已经被用滥在文学影视中,往往和高智商/各种天才特长配合,如同一个隐喻,迎合了那些中二症(“我遭人嫌只是因为太special”)或阿Q(“智商太高了一定会悲剧”)的大众心理。

不过,我不是自闭症家属,对这种美化没神马怨念。

故事前半段,很有点天朝励志片的味道。核心对话有:

男主妈妈:不要有压力,(考试)结果不重要;

男主:结果当然重要。

男主老师:无论(结果)怎样,你都是enjoy数学的,不是吗?

男主:(然后)就像你吗?(该教师很落魄)

很难想象一个自闭症患者有如此清晰功利的成败观,我默默想:这个英剧,到底要走向天朝的屌丝翻身记套路(只不过置换成自闭症)(流行模式 I),还是要走向米国“是坨屎都可以温暖我心”的煽情派大结局(流行模式 II)呢?

——————————————

在男主毫无悬念地挤出第一道龙门后,故事进入第二阶段。此时,导演设置了一个做为男主人格补充、扩展和对比的形象——一个自负的、炫耀的、令人极度讨厌的高智商自闭症患者。一方面,男主这个脑回路单线条男开始领悟到一些其它的非功利价值观(譬如音乐,音乐就是数学,数学就是美;譬如友情,这里也许有意拍得非常暧昧以淡化爱情因素,不太有迎合“功成名就就有女人”的男屌心路的嫌疑),对男主即将到来的“名利无法证明个人价值”的三观突变进行了一定的铺垫;另一方面,在这俩人即将齐齐名落孙山,而男主以极微弱优势险胜晋级之后,那个热衷碾压他人的自闭儿自虐一场完痛苦地袒露心声,自己并不热爱数学,只是:

“If you are not gifted,you are just weird. ”

(尤其是生活在非多元文化和不流行个人主义的社会里的“小众”们,可能对这句话更有切齿之痛吧。反正我是因此对此片好感陡升。)

我想这应该就是本片点题句之一了。因为这组情节其实暗示了对男主之前价值观的审视,和带着同情的否定。

既然主题句点出来了,导演大概就不会再往凤凰男翻身记的路上走了。可到底要怎样逆转情势呢?不禁好奇。

可惜,在第三部分,这个逆转,处理地非常草率而太过戏剧化。不过,总还是比天朝模式(I)要段数高些。加上上文所述的欲抑先扬再另辟蹊径的处理,也比那种一头到底普大喜奔的“爱情让我从此自我悦纳/摆脱自卑/停止奇葩/从此世界一片光明”等等桥段(II)来得多少含蓄些。

——————————

本片戳中我泪点的,其实是男主的妈妈。

特别是影片最后,男主说,爸爸做的一切都可以make sense,妈妈再也忍不住地脱口而出:”why?!“——为什么他可以,而我就不可以?!

此时我忍不住泪花闪闪鲁冰花了。不是觉得她可敬,而是觉得她既可怜,又可悲。

”为人父母“,或者说”生育“,在我的价值观里,是一个贬义词。看着电影中这个丧偶母亲百般用心、百般讨好地照顾这个儿子,而儿子又丝毫不领情的种种细节,与其说是夸张,不如说是写实;与其说是儿子冷血,不如说是母亲咎由自取。”为人父母“是一个投入多而收益少的职业,尤其是那些只有生活保姆责任,而无精神导师能力的”父母们“,费劲一生心血,也只能“造出”一个与自己无干、甚至彼此隔绝的精神实体,既像一个悲剧,又像一个讽刺。在个人价值的实现方面,”父母“这个职业,顶多可以作为一种兼职来调剂生活;但又有几个人能够不以比全职还全职、甚至日日夜夜加班加点的精力来做的呢?——毕竟,工作可以辞职,而造人却不可以回炉。到时候,也只能用“天伦之乐”来合理化一切牺牲了吧!

很欣慰地,虽然影片最后还是采取了媚俗的手段,给出了一个儿子开始不再把母亲拒之门外的happy ending,但毕竟,这主要是靠了爱情的力量(虽然这也很媚俗),而不是亲情的力量,所以起码没有明确地传达出那种:子女=个人成就的洗脑价值观。 (毕竟不是天朝剧)

(ps:男主对女主的好感不难理解:老爸的理解力+老妈的nice。可见人再nice智商不够或三观不合也还是没用的,入眼不入心。高冷逼格是不会对保姆或奶妈们有深刻回应的。)

——————————

不过,我承认上文里我有点过度解读的嫌疑。毕竟,影片中的单亲妈妈在育儿方面还是基本无可指摘的,不像天朝父老们那么极品。

因此这里我要对电影吐槽的反而是,为了凸显母子不合, 不惜运用另一大kitschy元素即“伊甸园情结”:男主爸爸的猝然离世成就了男主对完美父亲的执念。单亲催泪瓦弹+完美童年+不幸人生这个组合的配套设施一定还有:某天另一“天使”款款而降,主人公就此不再怨恋旧的守护神的骤然离,而从此幸福嗨森一家人,一切心理顽疾也随之不治而愈。

虽然如此,“瑕不掩瑜”,我对这部电影还是很满意的。——否则,大家知道的,在电影院看到烂片最痛苦的,因为没法快进。

作者野狐先生

因为学校将会是2016年IMO的举办地,所以就在Facebook上面关注了个主页。看到老板和校长的推荐,所以就一个人跑看。

自闭症,以前在上教育心理学和危机干预的时候都有了解,是一个看似无关紧要却很可怕的心理疾病。不知道导演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还是特地要用这种戏剧的手法。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类似电影中男主的症状出现在自己身上(不应该是少数吧),加上自己也算是学Math的,所以很多情景真的挺感同身受的。据说导演为了拍的更真实,找了很多"数学工作者"谈心。= =|||||||

一开始有个场景就是医生给男主玩恐龙模型,男主对此却很冷漠,冷不丁的冒出一句XX是食草动物。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很偏执的理性看待问题,总是会有"这个有什么大不了"的状态。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感性的想法,只是逻辑思维居高临下。

对数字敏感和执着,男主执着于47号餐和7个虾丸,因为这两个数字都是质数。似乎这种事情也特别合理。我总和人说我181cm,79kg(虽然现在好像也不到这个体重了,下次可以考虑73了),因为这俩都是质数。很多人看到21第一反应是三七二十一什么的,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对这个数字的第一反应已经变成了C(7,2)这个组合数了。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要找的话能找一箩筐。

在电影里面,男主把那种对数学的偏执还带到了生活中,家庭生活中,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一句你不够聪明,看似轻松愉快,但是却如此伤人。生活中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和爸妈、朋友有各种争论,但有时候想想,有些话不说更好。

男主的那位自残的roommate说的一句话,几乎概括了大半个电影,就是"If you are not gifted,you are just weird."是的,这个社会很残酷。高中的时候性格有点独,入学成绩也差,老师就感觉你是个怪胎,当你成绩好了,再怎么怪和过分的行为在他眼里也变得合理。

BBC电影为了表现腐国着名科学家霍金,还特地设置了那个和霍金同样病的数学老师,那个因为病痛错过IMO比赛的数学老师。所以,当男主出现的时候,老师简直就是重现找到人生目标一样,希望男主能了了他心中遗憾。当大家都认为剧情就这样走向一个腐国自闭症男孩逆袭的故事时,突然出现了个妹子。somehow这个妹子通过各种努力卖萌"治好"了男孩的自闭症。结局就是男主从考场摘下了参赛证,为爱放弃比赛。数学老师居然帮助他从考场跑了出来。这都是因为爱情?老师为了男主他妈,男主为了泡我大天朝IMO 队的妹子~真是无力吐槽这种剧情~

关于这种为了爱的故事,确实挺多的。比如当年搞ICPC的时候听到的八卦,有IOI金牌选手因为同队参赛的妹子故意没做俩题,为了能让妹子拿金牌的故事。以及一好哥们,带着妹子组队参加ICPC拿牌的"感人"故事。这俩故事最后都没有happy ending,但是充分验证戏剧源自生活。

虽然男主为爱放弃IMO,不过故事最后还是happy ending。当男主在车上坐上副驾驶座,用手握住他妈妈的手的时候,真的很感人。

P.S. 好多人和我说看这个电影为了看帅气无敌的男主。够了,你们这些看颜的人类。

P.S.+欧洲电影有时候可以给我们一个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P.S.++好想做IMO的志愿者哈~

P.S.+++里面有些他们在台北集训的场景,导演的镜头捕捉的特别好,虽然还顺带黑了我大天朝。感觉我大天朝主旋律是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的思想,说完这个总是让我想到牛顿-莱布尼茨(剑桥里面出现了牛顿的雕像)。腐国各种英式建筑的镜头也处理的特别棒。

作者YN!ngC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