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爱人》影评观后感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观后感 >
 
《消失的爱人》影评观后感
2016-12-23 00:40:06 /故事大全

电影《消失的爱人》影评观后感

初听本片导演是大卫芬奇,便对这部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后下了完整版观赏完之后,整颗心已经被其精巧耀眼的各方面制作所折服,当机立断放弃了原本打算写的另外一部电影。

我一定要写这部片子。

一. 演员与角色

“Directing is 80 percent casting.” 意思是制作一部电影(或舞台剧)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角。这部电影里的角色令人影响极为深刻,看完之后回味无穷。

1.女主Amy是个金发优雅的“美国甜心”的设定,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能发现其在金发碧眼的外表下慢慢展现出的自负、冷酷、残忍的一面,是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角色。我们的女主演是Rosamund,一位来自英国的女演员。很多人对英国演员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冷”,因而不少人之前也有觉得Rosamund并不适合出演“美国甜心”这样的角色。但我觉得这个演员选得相当精妙。

从外型上来讲,Rosamund拥有一头金发和一张恬静的面庞,笑起来温柔甜美,这点符合所谓的“美国甜心”设定——金发的漂亮姑娘,总是笑着的傻妞——对,第一印象的确如此;

说到演员的气质,不得不提到Rosamund本人的家世和自身的经历。Rosamund的父亲是专业的歌剧演唱家,母亲则是一位乐团小提琴演奏家,Rosamund是家中的独女。她曾在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业,第一学年拿到了一级荣誉学位,在为了表演休学一年后回到学院,于2001年以Second Upper的成绩拿到了学位;除了是一位技术娴熟的小提琴演奏者之外,她还可以流利地使用德语和法语。这也不难解释众人所说的“高冷”——高学历和高艺术修养早就的优雅与智慧,一股“凡人”够不着的“仙气”。片中的Amy开头时优雅漂亮,待人接物有礼得体,Rosamund演得游刃有余;中期乃至后期的Amy冷酷自负,Rosamund以她略低略沙哑的嗓音,冷冻了本身自带的“仙气”气场,看似淡漠,实际声音眼神举止透着一股比冰还冰冷的狠劲,让观众不禁毛骨悚然。全片女主作旁白时,Rosamund的声音飘渺,但是又有独特的韵味,感觉像一个魂魄在你耳边细语一样,使旁白令人不安。

如此一个表面美丽动人、内心冷酷冻人的角色,被Rosamund出演得淋漓尽致,当影片结束后,再说起“Amy”这个角色时,我们脑海里立马就能闪现出Amy与Nick初识时充满兴趣的眼神、决定复仇驾车离开时充满斗志与自负的眼神、看到电视里自己丈夫优雅漂亮地道歉时又燃起兴趣的狩猎般的眼神,以及最后在电视采访前握着丈夫的手温柔如水的眼神,渗进血管里的寒意。

2.男主Nick的设定是一个来自小地方的工薪阶层的男子,遇到女主时努力表现出最好的样子,但是婚后还是暴露了软弱笨拙,还有些懒惰花心的特点。演员Ben虽然很帅,但是也有些些面瘫,电影中几乎感觉不到他的面部表情变化。不过挺适合电影里的男主,长得帅,所以在做祈福夜讲话的时候有台下的少女会说“他好性感”;面瘫,所以演出了Nick本人有些“不走心”的感觉。因为这让他“默哀”妻子的失踪显得很假,他说真话的时候亦是如此,更强调了婚姻里每个人的虚伪性,当真是人戏合一,可谓是利用面瘫的最高境界。

其他角色都选的很好,Neil的千年备胎,Tyler Perry的淡定律师,Margo这个真性情姐姐,Amy的强控制欲母亲,胸大无脑的未成年小三,客观公正的警探,夸张虚伪的真人秀主持...... 没有人刻意去抢戏 (如《美国骗局》里的Jennifer Lawrence),都是各司其职,为故事服务。

二.摄影与音乐

大卫芬奇是阴冷风格大师,本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整体画面简洁、精确、冷色调;音乐空灵深邃、神秘莫测,像是深夜里缓缓流淌不知去向的河流,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冷峻、近乎鬼魅的氛围。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开头和结尾两处男主抚摸女主头发的场景,不同的是故事发生前的长发与故事发生后的短发,相同的都是女主光洁的面部和看不出情绪的表情,以及男主出于捉摸不透而产生的疑惑与恐惧。

相似的场景,细微的差别,在电影结束后可谓是给人心灵以一种深刻的撞击。

配乐这个东西,很容易变得喧宾夺主让人抵触。但是本片就控制得很好,独特的现代风格,阴冷,无情,却又抓人。在电影转到女主驾车离去的视角时,插曲《Technically Missing》不急不躁,河流般缓慢前行,如同女主的冷酷般,将寒意渗入观众的心里。“啊,原来女主是这样想的啊。”之前被剧情牵着走的我们恍然大悟,心情也随着音乐变得复杂。

三.剪辑

前一个小时的剪辑的特点就是“秒切”,不会在某种情绪里让你沉淀太久。诸如Nick求婚那场戏,一亮出钻戒,俩人刚亲上就瞬间切回现实,一点也不让你留恋他们的甜蜜,因为现实里面正在发生的悬疑才是最重要的。还有Nick推倒Amy的那场戏,他刚刚用充满内疚的眼神靠近她的时候又是秒切回现实,都没给观众回味的时间,直接把过去发生的不安延续到现在。这种“不留恋”的剪辑风格把注意力真正放在了失踪案上,并且加重了俩人破朔迷离的关系,很好的在交代情节的基础上营造影片氛围。

毕竟是小说改编的电影,离不开用旁白来交代部分情节。前一个小时我们一直处于上帝视角来关注整个失踪案的进展,Nick偷情都能看的到,本应该是很客观的,但是又加入了Amy非常个人化的旁白。这种客观主观的来回切换可能才是让我们欲罢不能的原因。Amy的旁白回忆部分未尝不是一种扭曲的“新闻报道”,因为它也是在操纵我们的感情。

两个情景交叉剪辑加速情节与悬疑的用法也很显著,诸如Nick解出第三个线索和警察发现日记本的这个montage就运用了快速的交叉剪辑,可以说让观众在期待中同时达到了两个小高潮,紧接着就是Amy自述真相的大高潮,让影片的前一个小时结束的汗彻淋漓。

我喜欢本片的剪辑因为它对节奏的掌控和各种variation。观众很敏感,意味着他们也很容易厌烦。前一个小时我们都已经熟悉了这种闪回+笔记本特写+回归现实的crosscutting模式,等真相揭露之后,这种剪辑模式又变了,这就比较有生命力。例如美剧《童话镇》,永远都是在现实和闪回俩方面来回切换,没有任何变化,时间久了就真腻味了。另外一方面,本片中该切特写的时候切特写,该切中景的时候切中景,很流畅。最好的剪辑都是那种能让你意识不到有cut的手艺。很多电影喜欢用establishing shot呈现人物关系却忽略特写,但只有特写才能让观众凑近人物内心,本片对特写的各种合理运用大大增强了对人物的塑造。

四.故事

整体观感总结为一句话: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以为结束了,但总是还有。我个人觉得真正的戏是在知道一切都是Amy自导自演这个事实时候之后才开始的,而那才在一个小时的位置,与以往的悬疑片都不一样,不是靠一个在结尾的大反转来满足观众,因此对很多东西的挖掘都要深一点。如果你在结尾处展示反转,观众忙着惊叹呢,都没有时间沉淀思绪。而Amy的计划揭露之后还有一个半小时,给观众足够时间去思考婚姻,媒体,并分析众多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结局部分可以再精简一点,芬奇可以再大胆一点,多删点东西,如果结尾能再精简15分钟左右的话真的可以成为年度神作。不过长一点的好处是观众会和片中的人物一样身心俱疲,增加对他们无望感的认同。

这是一个让人憋屈的电影,因为最后没有给你一个正经的catharsis。她被绳之于法了吗?没有。他揭露她了吗?没有。最后这个婚姻像牢笼一样紧紧的锁住他们俩,比开头的时候还难受。至少当时他俩虽然埋怨着对方,但依然有离婚的可能。现在却要在恨的同时来装和谐,演给别人看,真是比死罪还难受。这也是我看过的最让人矛盾的结尾,因为从结构上导演用了前后呼应的手法像大括号一样优雅的把影片结束,观众得到了一种满足感,但是从情节上却让人心寒,又是硬生生的把这个满足感剥走。明知自己枕边人是毒蛇,却如牢笼般不能挣脱,更要在面上苟延欢笑,让自己在虚伪和恐惧中度过余生。芬奇不愧是冷峻大师,因为他知道死亡就是解脱,活着才是折磨。或许这才是吃软饭又找小三的Nick应得的下场吧,比抓监狱直接枪毙要有意思,因为他陷入了婚姻的无期徒刑,真的和结婚誓言一样,“唯有死亡才能让他们分离”。

这个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全片没有一个“反派”,故事本身就是大反派。Amy是施害者的同时又是受害者,媒体总是关注受害者那一方,因此把关注和同情都给她。而我们知道真相后Nick又成了受害者,所以我们的感情又移到他身上去了。其实婚姻未尝不是如此,没有人是干净的,每个人既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

有人觉得电影不够真实,什么警察为啥不彻查漏洞百出的女主之类的,我反而觉得太认真你就输了,因为这故事虽然发生在现实社会,但是明显不是真正的“现实”因为如果我们把自己的黑暗幻想暴露在阳光下,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合理性,并且意识到一切都始源于自己的自私与自恋。

女主Amy都看破了社会期待的“完美”生活背后的假象,企图用破坏来恢复秩序。片子影射了男性对“阉割”的恐惧。其实Nick多软蛋啊,出事了也总是和姐姐Margo窝在一起,在集会上和访谈秀上总是看她的脸色,结尾处决定和Amy继续生活的时候又跑到Margo那里求安慰求肯定。Nick则稍显被动。

不管怎样,从这些角度看,Gone Girl也注定是“假”的,这也无妨,观众能体会到属于自己的问题就好。

本片惊喜的喜剧元素也是不能忽视的。很多人物对话诙谐幽默,这种在悬疑中穿插喜剧的手法我比较喜欢,很好的调节气氛,但也没有过火的变成无厘头,黑色喜剧感觉出来了。

本片的潜台词有很多,但都是给你呈现出来的,不是靠台词硬生生塞给你的。对媒体的讽刺,对真相的戏谑,对幸福假象的批判,对婚姻的绝望,这些感悟都是观影结束后自然带给观众的(虽说有个别关于婚姻的台词还是有点过于明显的把主题塞给你),所以格很高。有好主旨,但是把这些大道理赤裸裸的扔在你脸上的都是一般的电影。好的电影都是在有好主旨的前提下让你自己领悟和体会。

也正是这样的一部好作品,才能让人体会到那种切肤般的寒意、那种渗入血管里的寒意。

胡雪原

外语系 经贸翻译班 32013020126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