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观后感1500字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观后感 >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1500字
2016-12-24 22:08:36 /故事大全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最近好莱坞出了一部火爆异常的战争片,票房口碑都很高,身为电影迷的我正琢磨着一定要抽时间去看看。不曾想昨天下午我一朋友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最近出了一部很好的战争片,想去看看,但一个人看觉得没啥意思,问我有没有时间陪同一起去看。我稍作迟疑便马上答应了下来,虽然已和客户约好见面,虽然下午还有货要出,但我那种对好电影迫切想一探究竟的心理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工作的事情可以再安排嘛。于是乎,两个大男人在灯光昏暗的电影院里面静静的看完了这部精彩的《血战钢锯岭》。

这是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男主角多斯由于成长环境造就了他绝不用武力伤害他人的观念,二次大战期间他却抱着保家卫国的理念去参了军。做为军人,天性就是杀戮,多斯却不愿意做任何伤害他人的事情,因为他信仰基督教,哪怕是训练,他都不愿意拿起枪来。他告诉他的教官:我参军是来救人的而不是来杀人的。由于他对信仰的坚持,无论是教官、上级领导还是他的队友,都想把他赶出部队,甚至把他监禁并送上了军事法庭,但这些都没有改变他救人而不伤人的信仰。

多斯没有被赶出部队,成为了他理想中的医务官。之后便迎来了钢锯岭战役。钢锯岭战役是太平洋战役中的一次意义深远的战役,打得异常的惨烈。而做为医务官的多斯,顶着激烈的枪零弹雨与连天的炮火,怀揣着心中的信仰《圣经》与妻子的照片,把受伤的战友一次又一次的运回基地,在他实在太累想休息的时候,他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再多救一个,再多救一个...最终多斯在战场中救回了75位受伤的战友,不但所有的队友都对他刮目相看、肃然起敬并称他为英雄,后来还获得了美国总统授予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

整部电影看起来自然流畅,战争场面也异常精彩震撼。但有几处,我认为处理得并不是很完美。

首先是对多斯救人而不杀人的信仰如何产生的描述有点摇摆不定的味道。导演梅尔吉布森似乎想通过两个场景来交代男主角的信仰成因:第一个场景是在多斯年幼的时候,原本与哥哥关系很好的多斯却与哥哥争吵并打起架来,打不过哥哥的多斯随手捡起一块大石头狠狠地砸向了哥哥的头部,哥哥当场昏迷,差点因此丢失了性命,年幼的多斯对哥哥非常的愧疚,也因此被他父亲狠狠的揍了一顿,那时候他就深刻的知道伤人是不对的;第二个场景是经常酗酒后的父亲与母亲又争吵了起来,气急败坏的父亲甚至掏出了枪来指向了母亲,这时已成年的愤怒的多斯破门而入,夺下了父亲的枪并用枪指着父亲,激动得差点扣下了扳机,父亲看到儿子的行为委屈的哭了起来,看着父亲的眼泪,多斯倏然清醒,对自己过激的行为懊恼不已。经过这两次事件,多斯决定从此以后再不伤害任何人。我觉得第二个事件完全可以去掉的,因为它显得太过突兀,其实只要着重表现对哥哥的伤害的愧疚,哪怕在剧中只多加一句话:我以后再也不会伤害任何人了,即可。

再有一处我认为存有逻辑的错误:在经历了一天的激烈战争后,美军被日军反扑撤离了钢锯岭,第二天一早日军开始对战场就行扫荡,发现还有存活着的美军一律歼灭,这时候多斯的行踪被发现,无奈之下多斯跑进了日军的地道里面躲过了一劫。到了晚上他再出去营救战地中的存活的战友,居然被他救出了受伤存活的战友多达数十个,我觉得这是说不过去的:日军扫荡得也太马虎了吧!

其次这部电影对角色的安排也显得过于信手捏来。女主角的出场完全是为了使电影显得更加细腻有情感,对电影主题的烘托并无太大作用;再就是哥哥角色的安排,完全是为了交代多斯为何有不伤害他人的信仰的原因,但当哥哥一旦参了军,这个角色就完全消失了,仿佛这个任务已经完成就没必要存在了,直到电影的结尾哥哥这一角色也没有再出现过。如果是我导演这部戏,我一定会把兄弟情给凸显出来,就像《秋日传奇》中布拉德皮特所饰的角色一样,为了照顾弟弟而上了战场。多斯完全可以在营救哥哥的同时也营救了数十个战友。

对于资深的电影迷来说,应该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借鉴了许多其他经典影片中的元素,当然,也算不上是抄袭。譬如电影一开篇父亲在墓地对着死去战友的墓碑说话的场景,不能不令人想到《拯救大兵瑞恩》中瑞恩对那些由于营救他而死去的人说话的场景;男女主角的情感戏与《恋恋笔记本》有很大相似的成分,甚至男女主角的外貌我觉得也很想象;多斯在救人过程中累了却一直对自己说:再多救一人。这个场景不得不另我想起《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在最后面对过来感谢他的犹太人们懊恼地哭泣:我为什么没有再多救出一些人来,我可以的,我原本可以救出更多的人的。多斯与辛德勒的话语在遥相呼应,似乎在说:你当年没有尽力做到的,我做到了。最后,多斯往返战场救出战友的一幕与《阿甘正传》中阿甘多次跑回战场救出多名战友的一幕是何其的相似啊。

这部电影与以上提到的几部电影相比较,却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与冰冷残酷《辛德勒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相比它更加细腻亲切,因为它有爱情在;与《恋恋笔记本》相比,虽然少了些暖暖的温馨的爱意(毕竟它是战争片),但它更恢弘大气,场景的精彩程度更不可同日而语;与《阿甘正传》相比,它战争的主题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我认为与这部电影的品味最相似的当属《兵临城下》,都有残酷的战争场景,都有喜剧的爱情故事,相较于其它的战争片,无疑能给人更多的亲切感、细腻感。

无论如何,《血战钢锯岭》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精彩的电影,我相信在明年的奥斯卡奖中将有它的一席之地。但它是一部看似主题明确又有点跑偏的电影,它找到了一个亮点(矛盾点:信仰与现实的冲突),可惜导演在主题描述中堆砌了太多的其它成分。我并不认为它能够与《阿甘正传》、《兵临城下》、《辛德勒名单》等这些经典影片相提并论。它在奥斯卡能获得的应该就是最佳视觉效果奖等诸如此类的奖项了。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