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全为您提供各种精选格言,名人名言名句,快来品读面试的名言名句警句
1、只有不合格的干部,没有不合格的群众。(毛泽东)
2、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周恩来)
3、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
4、实干,党民心连心;空谈,干群背靠背。(杨茂平)
5、做人民的牛,做护堤的石,做炉中的炭,做铺路的砖。(陈赛国)
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
7、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清•魏源)
8、为政,通下情为急。(明•薛渲)
9、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
10、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汉•荀悦)
11、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明•谢榛)
12、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
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4、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墨子)
15、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傅子•正心篇》)
16、师克在和,不在众。(左传)
17、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典故。(《文子·下德》)
18、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
19、树叶离开枝头是腐烂的开始,干部脱离群众是腐化的开端。(当代)
20、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当代)
21、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22、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梁启超)
23、力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金龙升)
24、责任就像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洪能翔)
2011国家公务员面试:社会民生篇
社会公平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2、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4、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5、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6、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7、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8、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9、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10、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11、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12、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13、缺乏公正,则无道义可言。(西塞罗)
民生问题(就业、社保、教育)
1、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2、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魏子)
3、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清·陈天华)
4、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宋·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
5、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孟子)
6、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
8、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9、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10、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11、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12、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1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李世民)
14、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赠房卢氏?》)
15、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宋·欧阳修《偃虹堤记》)
16、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中公教育研发团队)2011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画龙点晴:名言警句之改革创新篇
改革
1、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
4、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
5、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既坚决、又审慎的方针。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但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邓小平)
6、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相适应,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邓小平)
7、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鲁迅)
8、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9、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清·谭嗣同)
10、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清·魏源)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
1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
1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清·梁启超)
14、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15、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汉·杨雄)
创新
1、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诗经)
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3、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6、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汉·刘安)
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8、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9、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1、不日新者必日退。(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12、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13、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歌德)
14、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中公教育研发团队)
公考必备名言警句
一、爱国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李清照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苟利国家(www.0261.net)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国之不存,身将焉托?——蔡锷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二、奉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我不配做一盏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木柴吧!——巴金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裴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泰戈尔
三、政绩观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春秋《管子》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
◆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做人重在以诚,说话重在以信,办事重在以实。——古代官场俗语
◆勤勤恳恳办实事,无须计较名利得失;坦坦荡荡说真话,不必在意官位尊卑。——民间俗语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清·赵慎畛,时任云贵总督◆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评论
◆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四、民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业》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左传》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白居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
五、教育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前苏联)
◆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卢梭(法国)
六、群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战国策》
◆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诸葛亮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黄宗羲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明·黄宗羲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毛泽东
◆比起磨破垫子的聪明人,还是接近群众的傻子强。——蒙古族
七、公正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
◆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管子·内业》
◆天下所以服者,常生于不偏;而其不服也,常起于不平。——杨万里
◆公则民不谩,廉则吏不欺。——《明史·曹端传》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刘安《淮南子》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