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十大新理念(2)

 
全球教育十大新理念(2)
2014-12-16 14:47:17 /故事大全

经合组织用“经济、社会和文化地位指数”来测量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该指数根据学生提供的有关其家长的教育、职业及家庭财产信息得出。报告显示: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相关的成绩差异在所有国家都非常明显。平均而言,经合组织成员国中,14%学生的阅读成绩差异可以由其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解释;而在匈牙利、保加利亚、秘鲁和厄瓜多尔,超过20%的成绩差异可以由其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解释。在经合组织成员国,来自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更优越(收入最顶端的七分之一)的学生成绩,比普通家庭的学生阅读平均成绩高38分;而在新西兰、法国,富裕与贫困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高达50分。

当前,消除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于学习结果的影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努力方向,报告也发现,一些国家已成功减少了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于学习结果的影响。

4 阅读素养成为成功核心技能

经合组织报告得出的另外一个具有重要政策内涵的结论是:真正影响经济及社会进步的是学习结果的质量,而不是现在各国普遍采用的“教育年限”这一指标。

经合组织用对义务教育末期学生(15岁学生)“素养”的测评来评估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结果的质量。“素养”这一概念是经合组织的独创,“素养”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个人获取或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兴趣、动机、学习策略等。

同时,经合组织用“精熟度水平”来表示不同学科的测试成绩,即学生在某个领域(阅读、数学及科学)达到的素养水平。二级被看作基准精熟度水平,达到该水平,表示学生拥有能够有效并成功参与未来生活所需的技能;五级及以上水平被看作最高精熟度水平,这些学生将处于全球知识经济竞争的最前端,达到该水平的学生比例是一国未来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外,经合组织还特别强调阅读素养是所有学生教育及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成功所需的一项核心技能。

5 资源分配方式决定教育结果

经合组织报告显示,整体而言,将世界划分为富裕、受过良好教育的国家与贫穷的国家这种教育极差的国家二分法已经过时了,尽管人均GDP与教育成就之间存在相关,但是人均GDP只能解释各国学生平均成绩差异的6%。其余94%差异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当达到一定的教育支出门槛后,相同富裕程度的国家利用不同的政策杠杆、通过不同的资源分配策略能够带来完全不同的教育结果。

在国家层面,提供给学校更多钱不一定能提高学生成绩。真正起作用的不仅仅是资源数量,而是各国如何进行投资,以及是否成功将这些资源指向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而在学校层面,更多经费也不会自动转化成更高的学生成绩。同样,研究发现,教师质量比教师数量更重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6 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新增长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世界银行发布的《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促进东亚技能与科研增长》报告、欧盟发布的《支持经济增长和就业—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现代化议程》报告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增长点”。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本国的高等教育融入世界高等教育,走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发展道路,提升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二是高等教育机构同企业合作,协同研发,创新技术,既能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声誉,又能促进教学,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报告认为,在当今“地球村”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