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时光-经典散文、优美诗歌、情感日志、中外文学名著在线阅读、文学评论,中国文学爱好者的写作基地。欢迎大家来随便看看!
1
一条作为过境公路的大街一字儿摆开,往东一头通向巩留县风景区库尔德宁,往西一头通向仅仅四五公里远的新源县老马场。莫乎尔乡政府机关就紧靠在这条大街的北边。小巷子倒有数条,店铺也有不少。可以看到许多维族人、哈萨克人和回族人在摆卖各类水果、砖茶、酥油和糖果,还有七八个农民或守着几只母鸡,或守着一篮子鸡蛋,或抱着一只大南瓜,老半天都没听到一声吆喝,大多数时候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人们过来交易,如果我从他们面前经过,他们也只是平静地看我两眼,那种南方小贩见人就喊就拉扯的气势在这里毫无影迹。买鸡蛋的那位中年维族妇女最容易引起我的注意,她总是蹲在地上,黑黑的眼睛在络绎不绝的人群中穿行。
我听到了一些在城市里无法听到的声音,那是牛哞羊咩、驴叫马嘶的声音,还有小店里的民歌声和流行歌声。我还闻到了一些气味,比如飞扬起的尘土的气息,驴的鸣叫和马的嘶声,牲口粪便的气味,还有烤肉摊上的肉香和孜然香味。这是一些与乌鲁木齐、伊宁甚至新源县城都截然不同的气味和声音。当然,更大的不同还是这个小乡的狭小。但是,当这些声音和气味全部混合在一起,又使你感觉到小乡虽小,但是日子却过得挺热闹,也挺殷实。做烤肉生意的艾力很像个阿拉伯人,每逢巴扎日他的生意都很好,我每次来都会要上十串或者是二十串。我还觉得这里的摩托车也很多,不时听到身前身后的马达轰鸣声,稍不注意时,早有一辆摩托车很快从身边飘过去了,开车的有汉族人,有哈萨克和维族人,也有回族人。偶尔也有崭新漂亮的轿车和载重货车经过。街口还有“马的”,也有骑着马或用马驮着东西自己却执缰步行的哈萨克,那种看上去就知道内心踏实而憨厚的神情,让人感觉到真正的人生日子就应该这样过。
街上的日用百货挺齐全,坐店的多为维族大婶,也有哈萨克的。在十字路口的转角处有一间日用杂货铺,里面卖衣架桶盆水果土肥皂什么的,有两个维吾尔丫头坐在门口,一边嗑瓜子一边说话,时不时笑弯了腰。维族大婶曲曼古丽开的店子里有很好的酥油,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买两公斤,因为妻子和光旭夫妇他们喜欢吃。在马场,妻子几乎每天都用馍馍醮酥油吃,我偶尔也尝一尝。街边的小摊上也有卖羊肉串的,但买的人好像不多。倒是十字路口的斜坡边那摊凉粉好卖,两张小桌旁已经坐了四五个男女,摊边还一圈儿围着七八个妇女和小孩。壁毯店里人进人出,多为哈萨克人。我看了一下,那些手工壁毯和花毡非常漂亮,尤其是花毡,做法非常讲究,用红、黑、桔、绿、蓝等色布套剪,正反对补,大都用羊角、树枝、云等变形图案,富有草原生活气息。据说花毡是哈萨克姑娘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如果不是路程太远,我也许会买一张带回广西。
我一直记得菜市场边卖羊肉的那位精壮的维吾尔小伙子艾它洪,他除了切割羊肉的刀法娴熟迅捷外,还善于用愉快而又油滑的腔调与顾客交谈。他的脑瓜子特精明,我第一次去他摊子上买羊肉,好不容易说好17元一公斤,递给他20元,找钱的时候他硬想少找1元。不过现在我们成了老熟人,有时候我带来的钱不够了,他二话不说,割下两公斤肉装好就塞给我,自然我也不会耍赖,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会把钱拿过来。印象中,我接触过的哈萨克人大多诚实憨厚,维族人则精明机灵,也喜欢斗勇,乡上的许多人也这样认为。
2
在莫乎尔乡开店的人当中有不少是外省人。我去为岳母预订生日蛋糕的那间店铺的老板娘就是甘肃人,叫徐金兰,据她说全乡的蛋糕店就只有两家,她的店面最大。蛋糕店的隔壁是一间皮鞋店,店老板刚好就是徐金兰的弟弟徐有福。那天,岳父带我走进皮鞋店,一番说话之后,我才知道这里就是前几年岳母为我和妻子订做皮鞋的店子。以前,岳母心疼我们,每年都为我们在当地订做一双货真价实的皮鞋,挺便宜的,才50元钱一双。因为我的脚板较大的缘故,订做皮鞋的时候,岳父岳母总要多次叮嘱徐老板,详细地把尺寸告诉他。尽管如此,有一年的皮鞋还是做得小了点,后来我不怎么穿就送人了。之后,岳父专门去店里跟徐老板解释了很久,又做了一双稍大且高邦的皮鞋寄给我,总算合了我的心意。据说自那以后,徐老板就记住了马场的老张在广西有一位大脚女婿。共3页,当前第1页123※本文作者:梁晓阳※
以上就是小镇时光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还有更多优秀散文想和大家分享,欢迎联系小编哦QQ22284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