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们风雨同舟。"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电一影《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瓦西里的这句安慰妻子的话,跟着我们经风沐雨,帮助我们战胜贫穷。
爱情在别处
王德亭
当今的年轻人,在选择自己另一半的时候,固然讲究郎才女貌,但他们似乎更现实了一些:一般双方要般配,就像古年间一个相亲故事里说的"弯刀对着瓢切菜,瘸驴驮着破布袋"。最好是门当户对,地位上要不输于人,找个官员的子弟或者千金,当然就是好上加好了,只要有了这个背景,择业,做人,处世,升职,就一顺百顺了,就是俗话说的"背靠大树好乘凉"。退一步讲,条件好些的讲究"有房有车",差一点的也要有一套房子,这叫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乡下人娶媳妇,至少要有一套房子,一个像样的四合院,现在又水涨船高,农村小伙儿娶媳妇,要进城买楼房,这样才能把人家的姑娘娶进家门。埋单的当然是男一方的父母,儿子儿媳妇在城里筑起爱巢,父母在乡下霜染白发,躬耕陇亩的身形过早地弯成了一个"?"。为了孩子,不得不一举债买楼,再一点一点去偿还,到处求人打工,在别人的吆三喝四里走进自己的黄昏。
有一位姑娘,大学毕业以后,考上了事业编制,在一个镇机关有了稳定的饭碗。像她这样的条件,应该说"百里挑一",找个国家公务员还不是小菜一碟?可她选了一位在医院干临时工的小伙子,死心塌地嫁给了他。小伙子的父亲是个体老板,是腰粗气壮的主儿,结婚时买了一辆宝马车给她,她开着车上下班,既潇洒,又爽,眉目间充满了妩媚和自豪。觉得她明珠投暗的,多是45岁以上的中年人,觉得她不是嫁给了幸福,而是嫁给了金钱。而跟她年纪相仿的女同事,几个还没有结婚的,都是从大学门里出来的,却对她的选择惊羡不已,认为嫁人就嫁她老公那样的人,做女人就做她那样的人。否则,岂不是白活一回?
当年,我曾经在一篇短文中说过:"躺在父母用沉重的负担筑成的"安乐窝"里心安理得,不仅无丝毫光荣可言,相反,应该感到羞耻。"现在再说这话试试,不被人笑掉大牙才怪!因为爱情不是空中楼阁,婚姻更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作为万物之灵,无不有向上向好的追求,人谁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呢?安逸享受大约是人的共性,没有什幺比所有的都由父母准备下,而让儿女更快意的了——万紫千红准备着,只待春雷第一声嘛!结婚离不开一房子,可房价却像惊了驾的马,翻着跟头往上涨。就在我们这样连三线城市也排不上队的小县城,房价已涨到了每平方米5000多元。要完全靠年轻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这要干到什幺时候才能有一个温馨的家?完全不靠父母,女方还不成了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简单的指责人们的价值观和爱情观的扭曲,就不免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这实在也是与时俱进,正应了"金屋藏娇"那句话。但并不是所有的金屋子都能装得下真正的爱情,以轰轰烈烈的婚宴开始,以冷冷清清的离婚告终的婚姻,生活中也不是凤一毛一麟角。房子、车子这些曾经为他们的婚姻锦上添花的东西,当劳燕分飞时,反成了双方锱铢必较、纠缠不清,好合难以好散的赘物。悲哉!
我跟爱人结婚时,我们只有家里的三间瓦房。父亲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不但不能为我们操心,还需要儿女来照顾,我们依靠谁呢?爱人说:结婚是次要的,爱情是主要的,结婚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就不要惊动亲友了。我们带上岳母为我们准备的1000块钱,乘火车去了首都北京。在爱人曾经受教育的北京妇干学院,我们受到学院校长和老师的热心帮助。我们登上了八达岭长城,去了北京故宫,进了颐和园,逛了圆明园,在首都古老的文化氛围中过了一周的"蜜月"。我们千里迢迢,坐火车返回老家,只见门上别着一朵鲜花,那是一朵大红的月季花。爱人的眼圈当即红了:她非常在意人们的祝福,虽然这种祝福也许是于不经意之间,也不可能找到送花人。事情过去了多少年,那朵鲜花还在我们心里艳艳地开着。那时,我们几乎一无所有,两个人又不在一个单位上班,早晨从家里分开,傍晚各自骑自行车赶十几里路,到家里一团一聚,一路风尘仆仆,雨也淋过,风也吹过,雪也打过。我们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坐在了同一条船上。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们风雨同舟。"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电一影《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瓦西里的这句安慰妻子的话,跟着我们经风沐雨,帮助我们战胜贫穷。在亲友的帮助下,我们在城里有了一套自己的住房,下班以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盆盆罐罐,锅碗瓢盆,过着看上去庸俗,却惬意满足的日子。
我讲述这个故事,无意把我们的爱情观、婚恋观和金钱观简单地复制给今天的年轻人。我们不能忽视金钱对于爱情的滋养,但金钱并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至少,为了房屋、车子、权势、金钱而去攀高结贵,或者屈身俯就,终究算不上理智的选择。"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中颇有深意存焉!"天不变,道亦不变"。爱情,少男少女时是一种相知、相得、相投;成年人则是相携而行,相互厮守;到了黄昏,就是相互依靠,互为对方的拐杖,所谓"相扶到老不容易",多少酸甜苦辣在其中。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年轻人眼里,很守旧,很传统,不入流,可我不想鄙薄年轻人的追求,他们应该有他们的爱情,有他们的生活。我很喜欢黄梅戏《天仙配》,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曾经成为我们这代人的向往和追求:"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20多年前,我曾经在一篇叫做《婚事应从简幸福靠实干》的随笔中写道:"结婚不是坐享其成,应是创造幸福的开端,两颗相爱的心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加上辛勤的劳动,不仅能提高经济收入,而且能创造精神财富。"是火石,火镰,自然能敲击出闪亮的火花。两块顽石,就是敲个粉粉碎,顶多是一地碎片。两个人的爱情,是一种缘分,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爱上一个人,而且不觉得有任何的勉强,不觉得是委屈了自己,时时处处,日日月月,岁岁年年,少了对方就不完整,对方的心里永远有你的位置,这个位置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得了,这种幸福,我想超过了任何俗世的繁华和富贵所给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