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事杂忆----露天电影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乡事杂忆----露天电影
2017-04-25 11:58:18 /故事大全

为了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工会组织大家看电一影。很遗憾,那天正好有个朋友过生日,寿宴结束已是晚上八点半,电一影刚好放完。细想一下,已经五六年没进电一影一院了,尽管现在的作品题材新颖,影一院音响和影像设备尖端,但我依然怀念当年家乡的露天电一影。

那时农村经济落后,文化生活更是贫乏,两三个月才有可能放一场电一影。尽管连电话这样的通讯工具都没有,但要放电一影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不但本村连四乡八舍都知道了。放映的场地相对固定,一般选在村边平整开阔的地方,一放学孩子们就忍不住三番五次跑去打探。直到半晌午时分,两根粗一壮的竹杆高高矗一立雪白的大幕映入眼帘,大家这才欢天喜地确认不是大人在忽悠。

孩子们关心的是有没有电一影看,至于放什幺片子则是次要的问题。影片以革命题材居多,如《南征北战》、《跟踪追击》、《黑三角》;生活片有《李双双》、《瞧这一家子》、《咱们村里的年轻人》;戏曲片也不少,如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越剧《追鱼》;还有一些《桥》(南斯拉夫)、《火车司机的儿子》(朝鲜)等外国的片子。电一影拷贝很少,热门的片子会一晚上在两个村子同时放映。印象最深的是越剧《红楼梦》,邻村先放,我们村派人在边上等,放完一卷胶片后,马上骑车送到本村。这边先放一个新闻或纪录短一片,等到片子到了后立刻上映。一部电一影有四卷胶片,如此要跑四个来回。说到纪录片不能不提到《新闻简报》,它是将一些新人新事或重大事件以电一影方式纪录,再在全国放映。十五分钟的《新闻简报》主要宣传国内大好形势,里面时常出现粮食堆积如山、果实漫山遍野、水中鱼儿欢跳的丰收画面,引得全场阵阵惊叹。

露天电一影观众都是自带板凳,最前排是席地而坐的孩子们,最后排的人全站在凳子上。还有人干脆坐到银幕背面观看,银幕的背面除了字幕是反的,与前面的图像没有大的差别。现场秩序混乱,小孩找妈妈、爷爷寻孙子、小伙姑娘打情骂俏、小贩高声叫卖……正所谓“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好在都是乡里乡亲,吵架的事情不多,不过也有惹事生非的年轻人,故意找茬欺侮来看电一影的邻村人,有时也会打架。每逢放电一影,家长总会给炒点瓜子之类的小吃,孩子们如同过节一般高兴。

天完全黑下来,放映场已然是人山人海,差不多可以开映了。乡村还没有正常供电,放映员首先要发电。发电机放在两三百米外,这样会减少一些噪音。发电机有时并不给力,临到阵前公然罢工,放映员满头大汗检查火花塞和油路,边上围着一大圈比他还焦急的人。当马达清脆的声音响起,一道亮光闪电般射一向银幕时,全场爆发出最热烈的欢呼。发好了电,放映员马上跑到放映机旁,有条不紊地拨动各个机关,边上不时有人递根香烟,那时感觉放映员简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放映员在调试时,有人会利用放映机射一出的光柱在银幕上映出自己的手形,许多孩子并不明白其中的物理原理,也在黑暗中激动的挥舞着双手。

乡亲们看电一影非常投入,若大的场地除了音响概无其他声音。放映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胶片卡带、断带的情况时有发生。放映员剪下来作废的胶片对孩子们来说非常珍稀,他们白天躲在黑房子里用手简作放映机,将胶片里的影像投射一到墙壁,虽然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影子,仍然乐此不疲。

农村人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孩子们更是如此,电一影放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打瞌睡了,小时候很少完整看过一部电一影。虽然当时对电一影内容的理解极其有限,但一些电一影人物印象则十分深刻。《铁道游击队》里的刘洪大队长、《闪闪红星》里的潘冬子、《地雷战》里的鬼子司令、《渡江侦察记》里的侯登科……这些银幕形象至今历历在目,许多经典台词仍然耳熟能详。

大约在1982年,乡里盖起了电一影一院。那电一影一院非常简陋,一间大瓦房是放映厅,一排排的石墩就是座椅。隔几天就有新片子,我们却只能望而兴叹,除了家长管得紧,更主要的是没钱买票。好在同学的父亲在电一影一院守门,经常会放我们进去,偶尔也干过涂改、变造电一影票的勾当。那几年看的片子比较多,象《少林寺》、《蓝光闪过之后》、《红牡丹》、《戴手拷的旅客》等等,至今记忆犹新。

尽管有了电一影一院,露天电一影并未因此而消失。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经济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婚丧嫁娶放电一影的习俗逐渐流行了起来,只是这时大家的激一情已大不如从前。到现在露天电一影恐怕真的绝迹了。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