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成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经担任过两年杭州刺史,任期内还治理西湖,俢了永垂千古的“白堤”。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十二年后,已经六十七岁的他,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江南的风景多幺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晨光照映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烈火还要红。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怎能叫人不怀恋江南呢?”
从广义上说江南包括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但是就江南风景特色而言,一般说江南风光,多指江、淅一带,而苏、杭犹甚。而乐天的江南忆,当然最忆是杭州了!杭州又有什幺最值得这位垂暮的诗人终身不忘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幺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多愁善感的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山寺月中寻桂子”,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无不引人入胜。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幺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一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这样美妙的景致啊,何日才能够重游?
豪华的大巴在宁杭高速公路上奔驰,冷冷的空调,使人昏昏。我在蒙茏中黙黙地背诵着乐天的“忆江南”,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使白居易魂牵梦系的江南美景,他始终未能重游!而我,二十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又实现了!
高速路两旁宽宽的绿化带,把公路装点得象公园一样,路边是盛开的鲜花,花圃后边是青翠的丛树,丛树背后才是高大茂盛的树木隔离带。这样现代化的公路,我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导游讲,这是为迎接08年奥运而精心设计的。果不其然,这几天不管是行驶于宁杭路,还是行驶于沪杭路,沿途都是一色的“花园高速”使江南大地更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大巴驶近杭州郊区,一幢幢红色小别墅掩映在翠绿之中,很有点北欧风情。听导游讲这些都是农民的私房,真让人一大吃一惊!原来,这些位于景区或临近景区的农民,早已不耕地了,在自留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一座座美丽的别墅,待沽于家,不愁没人要!因为邻近风景区,租房的人太多,也不嫌贵,这些农民的唯一工作,就是每月或每年等着收房租了,真使人难以置信,耳闻目睹,不得不信。城市的飞速发展使土地增值,郊农有房有地,不富才怪!当然,不单杭州郊农,江南五市所到之处,处处皆然,无一例外。
早晨从南京出发,不到三个小时,大巴就把我们送到了杭州风景如画的西湖。杭州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中国着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连绵起伏的青山,围绕着一湖碧水,古树参天,林阴蔽日。走进花港,只见满池新荷,青翠欲滴;漫步苏堤,只觉垂柳拂面,墨绿如烟;涟漪飘忽,倒影摇弋。船游湖中,极目眺望,只见山环秀郭,湖抱丽城;荷香十里,柳韵千株。停立船头,极目四野;望断桥残雪,迎曲院风荷;听南屏晚钟,赏平湖秋月。看东边高楼林立,西边湖光山色。远眺宝淑雷峰,近观三潭印月。苏堤如黛,白堤翠绿;一池涟猗,满目碧翠;平湖画卷,美景尽收!“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我们这些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杭州西湖十景是妇孺皆知,人人耳熟能详的景点。而杭州新西湖十景,就并非人人皆知的了。1984年《杭州日报》社等5单位联合发起举办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最后评选出10处景点。即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当年我洽逢盛况,当然就兴高采烈地饱览无遗。
我们这次故地重游,时间有限,精力不济,旧十景都是走马观花,要游新十景,更是难上加难了。二十年前,在游新西湖十景时,最使人留连的,要数“吴山天风”了。
“吴山天风”位于西湖东南面,高不过百米,然景秀、石奇、泉清、洞美,使人陶醉,让人难忘。山上有城隍阁,秀出云表,巍然壮观。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南界,由紫阳、云居、金地、清平等十几个山头形成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弧形丘冈,总称吴山。吴山不高,但由于插一入市区,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仍有凌空超越之感,“吴山天风”即由此而得名。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