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风天山骨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大漠雄风天山骨
2017-04-25 16:50:32 /故事大全

大漠雄风天山骨

——新疆生产建设兵一团一建筑工程师建设新疆铁路纪实

作者李乐学

朋友!当你乘坐祖国内地到新疆的火车,前来古丝路重镇库车、喀什葛尔观光的时候;当你乘坐国际专列,由乌鲁木齐出发出新疆阿拉山口去欧洲旅游的时候;一定会被沿途苍凉而壮美的景色*所感染。是啊!大漠如海,汹涌着地球一隅的万年沧桑;长河落日,纪录了铁路建设者的千般辉煌。新疆生产建设兵一团一建筑工程师,这支由1949年进疆人民解放军的工兵部队发展起来的三万雄师,在整整三代人近半个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为以兰新铁路、北疆铁路,兰新复线和南疆铁路为代表的新疆钢铁大动脉的建设,书写了不朽篇章……

一支令人难忘的歌

1991年7月20日,中苏边境地区的中国新疆阿拉山口。

昔日边境禁区的神秘色*彩烟消云散,肆虐的风沙也平息了下来。雨后的边境线上,天蓝如海,朵朵白云镶嵌其上;地绿如蓝,红柳花竞相开放,犹如迎风飘扬的一面面红旗。中苏临时货运列车开通仪式,就要在这个和平的气氛里,如期进行了。

北京时间12时,在欢快的汽笛声中,从阿拉山口站开出的中国列车,与从德鲁日巴站(友谊站)开出的前苏联列车,沿着两条不同标准的钢轨,同时到达中苏边界线上的接轨点。两国列车再一次拉响汽笛,互致久别的问候,然后隆隆驶过,奔向前方。

此刻,在新疆阿拉山口火车站站前广场,千名身穿节日盛装的中国铁路员工和筑路职工,手舞着彩旗和鲜花,列队欢迎俄国客人。当德鲁日巴站站长努尔兰一行走下苏联列车时,阿拉山口站的播音喇叭里,正在播放一首俄罗斯民歌《红莓花儿开》。优美的旋律跨越了国界和语言的障碍,激荡着中苏双方代表的心,他们的双手紧紧相握,一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

如烟往事,浮现在中国老铁路们的眼前。

1952年10月1日,陇海铁路通车到了兰州之后,铁路建设者响应一毛一|泽|东主席的号召,又擂响了建设兰新铁路的战鼓。

那时候,筑路职工和全国人民一样,喜欢唱一支走红中国的俄罗斯民歌《红莓花儿开》。兰新铁路的建设者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也唱着《红莓花儿开》,过河西走廊,出嘉峪雄关,走千里大漠,他们不但要把铁路修到古丝绸之路的天山南北,还要把铁路修到中苏边境的阿拉山口,然后出友谊门进入苏联,去寻找梦中的大草原和白杨树,去领略篝火旁俄罗斯姑娘的优美舞姿。

然而,当1962年12月9日铁路通到乌鲁木齐后,变幻的政治风云却给这条铁路打上了句号。北疆地区已经筑起的路基和桥墩,从此任凭风雨吹打飞沙掩埋……

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吹尽封埋建设蓝图的沙尘。举世瞩目的兰新铁路西段——北疆铁路,于1985年5月1日上马建设,经过数万建设者5年艰苦施工,这条铁路1990年9月12日与前苏联土西铁路在边界线接轨。

此时此刻,在《红霉花儿开》的优美旋律中,首列中苏货运列车徐徐启动。从中国连云港发端,经陇海、兰新铁路,然后穿越欧洲大一陆,到达荷兰鹿特丹港的第二座亚欧大一陆桥,从此畅行无阻。

当年从兰州出发,建设了兰新铁路和北疆铁路的老铁路们,如今站在阿拉山口欢迎苏方铁路代表的队列中,重听年轻时喜欢的《红霉花儿开》,怎能不思绪纷繁感慨万千!

车轮滚滚越天山

绵延千里的天山山脉,天然地把新疆划分为南疆和北疆。自古以来,中外商贾、学者和旅行家,在这条丝绸之路上行踪不绝,历尽千辛万苦而发出“天山鸟飞绝”一类的感叹。

1973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圈定,南疆铁路吐鲁番到库尔勒开工兴建。文革中被撤销的新疆生产建设兵一团一建筑工程第二师,恢复建制成立了兵一团一南疆铁路工程指挥部(现改为兵一团一建筑工程师)。一批当年的老铁路们,带领他们的第二代人,风尘仆仆奔向筑路工地。15000名铁路建设者在傅志华、林海清、蒲建国等指挥下,配合铁道兵进行了一场历时6年的艰苦施工。

吐——库段铁路全长476公里,所经之地气候变化异常,地形地质极为复杂,要经过赤日炎炎的“火洲”吐鲁番,要穿过飞沙走石的大风口,要翻过终年积雪的天山冰川和冰达板,要度过沼泽连片险相频生的焉耆盆地。铁路在天山腹地线段,依山傍水,桥隧相连,蜿蜒迂回,盘山展线,11次跨过深谷阿拉沟,25次飞架乌拉斯台河,工难度很大。

然而“文革”的破坏,已使国民经济面临着崩溃的边缘,全国和新疆的物资供一应相当紧缺。从和田迁徒到布尔碱筑路工地的四一团一上千人马,因路途遥远运输困难,8家职工才能分配一辆解放汽车举家搬迁。除了铺的盖的和穿的衣服,他们的家用什物几乎全部丢弃。千里迢迢来到铁路工地以后,只能戈壁当床,蓝天为帐。1974年夏、秋酷热季节,在摄氏50度左右的高温和风沙中,职工们在露天的戈壁宿营施工,孩子们在露天的教室里上学。酷热高温,加之戈壁无水,施工和生活用水要从60公里外的天山用汽车拉,艰难困苦可想而知。职工们坚持施工第一的原则,入冬前,他们才搬进了临时夯建的干打垒土屋子。

三一团一完成前百公里筑路任务后,因为没有汽车运输,全体职工每3人一组,用人力车把施工器一具和行李铺盖,拉到上百公里远的天山腹地新工点,投入新一轮施工。

天山深处扎亥萨拉山内隐藏的冰碛垄地带,是古冰川与砂石堆积的特殊地质构造,南疆铁路不偏不倚要从冰碛垄钻山而过。五一团一在扎亥萨拉山隧道施工中,工人们冒着冰碛、碎石不时下落的危险,提前35天完成任务且无一伤亡,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从1974年到1980年,兵一团一铁指15000万职工越戈壁、跨峡谷、翻天山、涉沙河,完成路基260公里,比这条铁路全长的一半还要多,期间,开凿隧道12座,修建各类桥梁176座,其中包括580米长的西北地区最大的弧线型大桥——哈尔嘎哈特大桥,修建涵洞370座。

经过铁道兵和新疆生产建设兵一团一铁指职工6年艰苦施工,南疆铁路吐-----库段1979年11月铺轨到库尔勒,当时的铁道兵司令员吕正操说:“兵一团一铁指是不穿军装的铁道兵,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铁路施工队伍”。

百里风区写春秋

随着兰新铁路西端的北疆铁路建成通车和第二座亚欧大一陆桥正式开通,国内外有眼光的金融家、巨商和企业家,纷纷来到张骞那个时代叫做西域的新疆考察、投资、经营和办企业。被视为盲肠的新疆,一下子成为东进西出的跳板,四面八方的货物潮水般涌一向兰新铁路,即使超负荷运行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

“希望在兰新复线”。“强攻兰新复线”成为中央、新疆和甘肃的共识。1992年9月16日,从甘肃武威到新疆乌鲁木齐的兰新复线全线开工。新疆生产建设兵一团一建筑工程师再次被点将挺一进新疆“百里风区”,承建七克台到了墩间134公里的路基和桥涵。

对兵一团一建工师人来说,“百里风区”的恶劣自然环境算不了什幺,困难的是90年代修建兰新复线不同于50年代修建兰新铁路。修兰新铁路是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施工,而紧一靠老线修复线,却要在“火车要准点通行,复线要按期交工,”的条件下施工。兰新铁路平均20多分钟就有一趟列车过往,完全是一项“见缝插针”的工程。本来一个大爆破可以解决的问题,却要打无数个小炮眼耗时一两个月,本来靠现代化施工机械三下五除二便可完成的任务,却只能采取人海战术,用铁镐一下一下开挖。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施工,在酷热、洪水、风沙、蚊虫的肆虐中奋斗,1993年6月,“百里风区”线下工程提前完成。之后,兵一团一建工师5000人马又开到吐鲁番至天山段展开会战,为兰新复线1994年9月全线贯通起到了开路先锋作用。在两年多时间内,兵一团一建工师5000筑路职工,修筑路基254公里,大中桥18座,涵洞415座,有5项工程评为全线“十佳工程”。

火车挺一进塔里木

南疆地处天山与昆仑山之间,总面积106万平方公里,蕴含石油、天然气等丰富资源,是我国尚待开发的西部前沿经济地区。但因长期交通不便,制约了经济发展。

1996年9月16日,国家关于修建南疆铁路西延工程的决策付诸行动。兵一团一建工师5000精兵作为这次会战的主力,承担了全线975公里全部路基和小桥、涵洞施工任务。为了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兵一团一建工师投入4500万元购置大中型土方施工机械设备,有11个一团一和公司的10000名职工参加施工。为了完成各个阶段的施工任务,他们在路基工程和站后房建工程施工中,采取滚一动作业方法,日夜不停滚一动施工,并且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创新,使所有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达到全师历年最后水平。

在千里施工线上,新一代铁路建设者操纵着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大中型施工机械和设备,各种机械的引擎声如春雷滚一动,捷报频频传来。

1997年2月,兵一团一建工师完成库尔勒西到曼乔勒克间112公里路基施工。

1998年12月1日,库尔勒到阿克苏段开通客运列车。

1999年2月,兵一团一建工师顺利完成南疆铁路西延线路基施工,转入站后配套建设。

1999年5月6日,被新疆各族人民称为“幸福路”的南疆铁路,顺利铺轨到达终点站喀什。天山余脉、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被冷落了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火车汽笛声如世纪雄风响起。共和国版图的西部又标上了一条醒目的红线。南疆106万平方公里的热土,将随着铁路的贯通而跨上新时代的骏马。

进入二十一世纪,北至伊宁、克拉玛依、阿尔泰,南到和田,环绕塔里木盆地的新疆铁路网正在规划设计中。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南北疆两翼张开的新疆铁路,为人们展现了多幺美好的前景!

新一代铁路建设者,任重而道远……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