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女儿学校的组织,前段时间听了孙云老师的一个关于感恩的演讲,无疑孙老师是位训练的高手,短短的时间就让几百号人激动、感动,心灵触一动,所以这一个演讲不是普通的演讲,而是一场心灵成长的训练。但是演讲过后,激动的情绪平息下来,讲演中的内容变得模糊与遥远起来,就像堆满雪的广场一旦暴晒于烈日之下,终归变得空荡起来。听演讲时的激动似乎是那幺的真切,眼泪禁不住掉下来。孙云在演讲中说:人一生中必须要疯狂一次。的确,在孙云娓娓描述的动情故事的感动下加上背景音乐的推波助澜,我们疯狂了一把,也算是被煽情了一次。但是人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疯狂,更需要的是冷静的沉思。老子讲:静为噪之根。诚然。万般生物在静夜中成长,休养生息,外静而内动生命才能生长,外动而内动只能专于应对,徒然消耗而已。如果没有了冷静沉思的根,只有疯狂,那也只会疯狂而死,更不论心灵成长了。听讲演时就譬如精彩的戏剧到了高|潮时自然异彩纷呈、动人心魄,但是高|潮再精彩,终归不能永在,高|潮的绚烂亦将归于素日的平淡,平淡的素日是高|潮的根基。为什幺许多人感到听演讲时颇有收获,演讲后终无收获,原因就在于缺乏了沉静中的思索,那演讲中的所思所想就是无根的浮萍,东浪来西去,西浪来东去,改变只是暂时的。孙老师的讲演很精彩,但是考一场讲演来培养感恩之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孙老师的讲演是否成功不在于感动的痛哭流涕,不在于表达决心的声嘶力竭,不在于这一切的情感宣泄,而在于讲演之后我们对于感恩的问题还能否有一些真诚的思考,我们对于常常有口无心讲来讲去的感恩二字能否有一些真实的认知深化。倘能引发讲演后的思索,进而有所得,讲演就会是成功的,因而孙老师的演讲究竟成功不成功,不完全在他自己,也和我们每一位听众有关,成功不成功我们共同造就。
听了孙云老师的演讲后,心里一直感觉还缺了什幺,为什幺感觉缺了什幺,因为还没有真正建立了感恩之心,听演讲中的一些报恩的想法不过是思绪而已,演讲过后就烟消云散,当初的想法失去了动力,并没有感恩之心的支持,演讲中的报恩之想就是无法完成的幻想,只能是思绪,就如断线的风筝无所凭据。那幺又为什幺没有感恩之心呢?因为缺乏真心的思考,缺乏对感恩的认识----心里的认识,不是说在口头上的认识;属于自己的认识,不是别人的认识。所以说,演讲之后,缺了什幺,缺的最终是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认识。而个性化的认知只属于个人。
以上啰啰嗦嗦谈了这幺些干什幺,是因为下面还想简单谈谈自己对感恩的思考,但是诸君千万别当真,如果是正确的,它也只属于我自己,是我的沉思,于各位还有什幺价值的话,充其量不过是参考资料而已,诸位如能心中生疑、对感恩真有所思索的话,或许它能发出一些肥皂泡的光彩,带来些许的启发。
好,前言已尽,来说说感恩。
感恩感恩,自然是先有恩后才能感的。要想感恩,首先需要把“究竟什幺是恩”要搞清楚的。如果连“什幺是恩”都没有搞清楚的话,所谓感恩,只能是奢谈。平时,还是很容易就读到、听到感恩二字的,但是什幺是恩,相信会有很多人说不出来的。其实,恩真的是很平常的东西,我们一直处于恩的包围之中而无所意识,日用而不知。恩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的东西,就如同遍布世界的空气一样我们很少意识到:意识到她是什幺,意识到她如此重要、不可或缺。
恩是什幺?简单的讲,恩就是爱。恩爱一词就是对恩的最简洁的定义,也是最本质的定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爱是伟大的爱、无私的爱,像母爱一样的爱,而非情爱之爱。母爱之爱是无条件的爱,情爱之爱是有条件的爱。母亲不会因其子残愚丑钝而不爱,情一人却常因巨变而失爱。一切无条件的爱都是最伟大的爱,一切有条件的爱都是次一等的爱。爱是肯定、支持、保护、鼓励……爱是一切维护和发展,使事物成为事物的力量。
既然恩就是爱,那幺为什幺有要区分出恩来呢?恩与爱本来是一体的,但是对于爱的关系进行分解后,就显现出了恩。爱不是单一事物的属性,爱是双方事物的一种关系,一种积极的关系,是两者间的关系。在爱的关系中,有施者,有受者,施爱者和受爱者共存才能有爱,不存在只有施爱者的爱,也不存在只有受爱者的爱。在爱的关系中施爱者施爱于受爱者时,我们就说施爱者有恩于受爱者,恩就在爱的解析中浮现出来。我们说有恩于他、有恩于我也可以表达为有爱于他、有爱于我,这里的爱就是作为恩的同义词来使用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心中之爱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尚未完成的爱,施爱者可能对于爱的对象有强烈的爱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施行,这仍然是爱,是一种隐而未发的爱。隐而未发的爱是爱但不是恩,只有付诸行动的爱才会产生恩,恩是由于爱的付出产生的,心中之爱还没有付出,就没有产生恩。
知道了什幺是恩,那幺感恩是什幺呢?感恩有知恩、承恩、报恩三种内涵。感恩是对受恩者而言的,施恩者没有什幺感恩不感恩的。
知恩,就是意识到恩情的存在,感知到自己得到了种种的施爱者的付出。知恩是一种觉醒。我们常常沐恩不知恩,身在福中不知福。为什幺不觉醒?一是没有施恩的体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施恩就不知施爱者的辛苦付出与用心良苦;二是久处恩中,习以为常,不觉其贵,受恩受的理所应当、天经地义似的;三是没有意识到恩情对于自己的重要作用,没有意识到一旦缺少了恩情,莫说成长与发展,就是生存都会有问题,恩情在我的人生的每一步、每一处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佛教讲四重恩:父母恩、师恩、国恩、众生恩。大家想一想我们是否时时处处都在受恩,没有了恩情,我们不知要凄惨到何等地步。
知恩是感恩的含义中最基础的一层,感恩首先是感知恩。感知了恩,思想才会改变,态度才会改变,行动才会改变。如果不知恩,感恩就失去了对象,没有了立足点,少了用力处。
承恩,就是知恩之后,自愿的接受恩情。接受了恩情才能成全施恩者。前面讲过恩就是爱,而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施爱者给了受爱者以爱,并不希望受爱者的回报,受爱者的成长与发展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也是最令他们宽慰和高兴的报答。所以受爱者知恩之后,自愿的接受施恩者的爱,就是成全了他们的爱,接收了他们的殷切期望,这是一种隐含的承诺,承诺在施爱者指引的方向上成长,这样就肯定了施爱者爱的价值与意义。不接受恩情对施恩者就是一种否定、一种伤害。现实中还是有一方要施爱,但是另一方不接受,从而施爱者痛苦不堪的。自然,这里讲的爱不是祈求回报的爱,爱越要求回报,就越像交易,真正爱的成分越少。
报恩,就是知恩、承恩之后自觉的回馈施恩者。虽然施恩者不求回报,但是受恩者在知恩承恩后,必然感念施爱者的造就,进而自觉的回馈施恩者,形成双方既是施爱者又是受爱者的其乐融融的局面。因为施恩者在先,受恩者施爱在后,所以在融合一体的局面中,我们仍然称先施爱者为施恩者,后施爱者为报恩者。报恩者对施恩者的回馈有以下三种:
1.成就施恩者之愿,不辜负施恩者的期望。这其实是承恩的进一步发展。在承恩接受恩情的基础上,充分发展,达到甚至于超越施恩者的期望,终不使施恩者的意愿落空,用自身的成就成就了施恩者。
2.施爱于施恩者。爱爱我的人。这是受恩者对施恩者的直接回报。因为爱就是肯定,所以爱爱我的人,就是对自己的历史负责,就是对自身的因果关系负责。施恩者的爱造就了我们,所以施恩者是我们生存与成长的源泉,施恩者和受恩者一脉相连,爱爱我的人就是爱我自己。这是受爱者施爱于施恩者的自然感情背后的哲学逻辑。
3.效法于施恩者。以施恩者为榜样,成为新的施恩者,这是对于施恩者道义上的肯定与支持。孝门出孝子。施恩行为是会传承的,在施恩者的言传身教下,受恩者耳熏目染、潜移默化,不学而学,我们的爱里有爱我们的人的影子,这是我们自然而然效法于施恩者的结果,也是对施恩者行为的发扬光大。
知恩、承恩、报恩是感恩的三层内涵,他们是逐层推进、逐层深化的,前一层是后一层的基础,后一层是前一层的发展,前后相扣,浑然一体。缺了哪一层,感恩都是感不了,也感不好的。
我们要学习感恩,要培养感恩之心。必须明白的是这句话是空洞之语,正确是绝对正确,但是没有操作性。就好比教育少年“你们要上进”一样,没有落脚处就完全变成了废话。要真正培养感恩之心,必须完全忘掉“我要学习感恩”之念,首先向知恩上努力去,进而由知而承,由承而报,有感恩之实,无感恩之念,才是真正学到了感恩。如同无善之善方为至善一样。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是自勉,也与诸君共勉:生活中不是缺少恩情,而是缺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