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理学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引导我们走过人生的坎坷,也有些充斥着“谬论”,是有关人性*的错误认知的集大成者。我们大家都会被心理学谬论愚弄,因为大多数谬论都与我们的直觉、预感和经验吻合。
谬论一:发泄怒火有利健康
人们总是认为,发泄怒火比抑制愤怒更健康。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发现,观看悲剧表演有助于宣泄负面情绪、熄灭怒火。
大众传媒也使我们确信愤怒是魔鬼,必须通过“大发脾气”、“泄一出心中怒火”来抚平。一些流行疗法鼓励人们生气时尖一叫、打枕头或往墙上扔球。
然而四十多年来的研究显示,发泄愤怒实际上会增加攻击性*。在一项实验中,受到别人冒犯后猛敲钉子发泄怒火的人,变得比没有敲钉子的人更加刻薄。美国心理学家克雷格·安德森和布拉德·布什曼的研究表明:玩暴力电脑游戏会增加人们在日常社会情境中的攻击性*。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利特雷尔认为:只有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或者进行过意在减少挫败感的沟通,发泄怒火才有效。所以,如果因同伴一再忽略你的感受而不爽,冲对方咆哮不会改善境况,但冷静而果断地表达自己的不满通常能平息自己的怒火。
为什幺这个谬论如此风行?或许是因为,把愤怒发泄一出来让人们感觉立刻“爽了”,不过大多数时候,愤怒会自己平息。
谬论二:因材施教无差生
把“学习方式”输入搜索引擎,你会找到数十个网站,声称可以在几分钟内测出适合你的学习方式。这是以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为前提的:当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相匹配时,学生才能学得最好。
在大多数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这一观点已被奉为圭臬,许多畅销图书和讲习班都对该观点大加颂扬。然而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很难被可靠地区分,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不同情境中常常显示出很大差异。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数研究没能证明“匹配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能提高学生的分数。反而是一些不考虑学生学习方式的通用教学法——比如对学生寄予厚望、为他们提一供动力以及实现目标的技巧等——获得的效果更好。
至于“匹配式”教学法鼓励对学生扬长避短进行教学,实际上可能会适得其反。从长远来看,学生需要学会弥补缺点,而不是一味逃避。
谬论三:积极心态治愈癌症
享誉美国电视台和电台脱口秀节目的健康专家西瓦妮-古德曼博士,在《攻克/预防癌症和其他疾病的9个步骤》一书中表示,她的癌症是消极心态导致的——因为她潜意识里讨厌做一个女人,自从发现自己的心态有害健康,她就把心态转变成了能产生“容光焕发的健康”的治疗方法。大量书籍也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积极心态可以阻止癌细胞扩散。
大多数幸存下来的女性*癌症患者似乎都同意这一点。然而,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乐观主义是癌症救星”这一观点。大多数研究没能在癌症风险与压力或情绪之间找到联系。
美国记者兼社会评论家芭芭拉·埃伦瑞克在《真相:积极心态的恶性*推广侵蚀了美国》一书中,质疑了心态的治疗作用。她还严厉责备所谓的“癌症文化”,这种文化强迫癌症患者相信,积极乐观的态度能治愈他们,或者能保留他们的尊严。相反,埃伦瑞克力劝-乳-腺癌患者采用一种“谨慎的现实主义”态度,而不是将自己掩藏在伪装的快乐外表下。
谬论四:越老越悲伤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65%的心理系学生认为“多数老人寂寞孤单”。而64%的医学系学生同意“重度抑郁症在老年人中更普遍”。
早在童年时期,人们就开始接触由媒体刻画的种种靠不住的老年人形象。一项对迪士尼儿童电一影的调查发现,42%的老年角色*都具有不够乐观、健忘以及想入非非等特征。如此不招人待见的形象在青少年电一影中也非常普遍。
年轻人预测人越老越不幸福,但调查显示老年人比年轻人幸福感更强。一项针对2.8万名美国人进行的研究显示,1/3的88岁老人自称“非常幸福”,而最幸福的人也是最年长的人,年龄每增加10岁,感觉幸福的人就增加5%;25岁至45岁之间的人患抑郁症的比例最高,最幸福人群是65岁以上的男性*。
认知能力并不随年龄增长而显着衰退。关于创造性*成就的研究显示,在一些学科中,许多人都是在五十多岁甚至更老时才创作出他们最好的作品。
谬论五:面对死亡必然经历五阶段
许多心理和生理健康专家,都熟记瑞士裔心理学家伊丽莎自·库布勒·罗斯的“死亡经历五阶段”理论,即人们临死时必然经历以下转变过程:
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
根据这一理论,当得知自己将死,我们首先会告诉自己那不是真的(否认);当意识到事实的确如此时,就会变得愤怒不已(愤怒);接下来再徒劳地寻求推迟死亡的办法,比如告诉自己还要活着完成一个未了的心愿(讨价还价);再之后意识到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就会感到很悲伤(沮丧);最终理解这是不可避免的结局,镇定、平和地接受(接受)。
尽管库布勒-罗斯的理论很流行,但它缺乏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许多临死的人都跳过了一个或多个库布勒·罗斯定义的阶段,甚至顺序颠倒。
库布勒·罗斯的理论之所以抓住众人的心,或许是因为它让人觉得对无法掌控的事件具有了预知能力。可怕的死亡经历被归结为一系列定义明确的阶段,最后归结为平心静气地接受。
这样的观点令人欣慰。然而事实上,每个人的死亡过程并不都遵循同样的路径,就像每个人活着的轨迹都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