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苍茫
王国元
鸿鹜成群,风涛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若云重——这是十七八世纪,清代人眼里的岱海,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矣。当时的岱海,人们还称它“代哈泊”,乾隆皇帝则干脆美誉其为“天池”;称其“岱海”,是光绪初年之后的事儿了。
四百年之后,秋风时节,我第一次来到岱海。此时的岱海,黛青色的水天之间,浪不再“高丈余,若林立,若云重”,但在我看上去,依然风高浪急,更甭说鸿鹜了,更是依然“成群”。成群的鸿鹜,飞上去是黑的,飞下来是白的,黑得密密麻麻,白得雪花片片。看,一只鸿鹜终于叨起了一只鱼儿,但马上,一群鸿鹜蜂拥而上,翅膀直楞楞地扑过去,在风涛与波浪中,嘎嘎地呜叫着,争抢起来。我一直生活在干旱的农区,对水边鸟儿们的生活,绝对是陌生的。我的家,在距离岱海千里之外的赤峰。但这“陌生”是应该“绝对”的吗?
我的目光掠过苍苍岱海,掠过莽莽马头山,朝着东南方向的赤峰奔驰而去。
赤峰已经沧桑万年,但被世人熟知的,是它的红山文化时期。距今五六千年之前,当时的赤峰人,与周边地区的人们一起,在大约二十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文化,后人谓之“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绵延长达两千年之久。而在栖息两千年之后,红山人却不辞而别,突然消失了。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哪里又再次成为他们的家园?虽说红山人与后来的赤峰人,具体而言是两个“我”,但因了赤峰这片热土,又怎能说不是一个呢?你已经在土里长眠,一代复一代,我也要继续长眠到土里,一辈再一辈。那,我们就是乡亲。既然是乡亲了,不过隔代而已,还分什幺你我,骨子里就是一个我啊。
经过学人们不懈的努力,红山人的谱系终于续上了。原来,他们在离开赤峰故园后,一路向西,后来到了岱海地区。红山称“山”,岱海叫“海”,那都是后来的称呼了,而在当时的红山人眼里,在红山后人眼里,山也好,海也罢,不外乎处处充满生机,适合人们劳作、休息、睡眠,名字就一个:家园。在赤峰,人们以农业为主,牧、渔、猎并存地生存;而到岱海,不也照样幺?何况,经过世世代代的创新、传承,再创新、再传承,工具越来越精良,生产越来越进步,尽管自然条件仍然恶劣,但同时人们的生存更见顽强,此伏彼起,生齿日繁。在赤峰,红山人多居住在方形的地穴里,执石器而生产,用陶器而生活,石器逐渐改用锋利的细石器,而不再是蠢笨的旧石器了;人们渴了饮河水,饿了吃收获的植物果实;同时,自养的猪、牛、羊,时不时地也要屠宰掉,美餐上一顿。提起美餐,最鲜美的莫过于刚从水里捕捞上来的鱼了。赤峰有两大水系,北端的是西拉木伦河南端的是老哈河,小的河流则星罗棋布了。而在岱海,红山后人们更是三五成群,聚居在面水的山坡上,而且从地下来到地上,住在双间式的窑洞里了,窑洞里安着火灶,盘着火炕,尽管它与今天的窑洞无法媲美,但一样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北方黄土地上的人们居住,这肯定是古今同理的;从远处看,常常是十多个聚落一字儿排开,绵延长达二三十千米,实在蔚为壮观也。住的条件大有改善,吃上更甭说,单说吃鲜鱼,这时手里是先进的工具了,渔网上安装长、宽十厘米左右的大型纺轮,捕捞起来,较之以前不知强多少倍哩,以前那几乎是手工。甚至筑起石围墙,某种程度上,似乎有御敌于墙外的城的味道了哩。
惭愧,红山后人在这里生存的具体情形,由于我不是学人,了解得甚是了了;即使是学人,不也至今没有弄明白,红山人的先人们,由何处辗转而来嘛。人们在大地上的谱系,总是时隐时现。不过,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里的确是红山后人的家园。而关于红山后人们,再后来又怎样了,我则更几乎没有了解了。推测起来,红山后人的后人们,应该一样没有中断烟火,而继续在大地上繁衍至今吧,尽管人们辨认不出,到底谁是他们的嫡系传人。
一群人如此,一支人何尝不也如此?
我自然不是红山后人了。同时,红山文化时期,我的遥远的先人们栖息在何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王姓先人曾经在渤海、黄海之间的山东半岛,登州府莱阳县的一个小庄子里,生生死死多少代。因了王姓先人最早在此立庄,庄子便叫了“王家庄”。至于王姓先人,是哪朝哪代,由何处迁徙而来,不得而知了。反正,地下埋着的,无一例外是王姓的先人;地上繁衍的,无一例外是王家的后人。面孔红里透黑,手掌又宽又长,嗓门儿粗声大气,男的个个是标准的山东汉子,女的人人是标准的山东女汉子。虽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总在传说中,但靠着黄河水的浇灌滋养,倒也生死两旺,阴阳两界绵延不绝。庄子里的一根草也姓王,一朵花也姓王,枝繁叶茂时姓王,干枯凋零时姓王。
清朝中叶,由于连年的水灾,生活实在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朝廷发出号召,“尔等何不各赴丰稔地方,佣工觅食”,先人几经辗转,最后落脚到了赤峰北部翁牛特旗羊肠河畔,小孤山脚下,一个后来叫陪房营子的村子。而这里,正是当年红山文化的核心地区之一,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中华第一龙,便出土于翁牛特旗乌丹镇郊,距离陪房营子村不足一百华里之近。从此,王家庄大鸭梨的清香,只能弥漫在先人的梦乡里了;而年糕、豆包,反倒成为王氏后人物质和精神上的必需。两个世纪过后,出关时只有兄弟两位的先人,而今已繁衍出何止百倍的后人!伴着羊肠河的水声,一代复一代地,王姓后人们,小时候在土里玩耍,长大了在土里流汗,老去了在土里长眠。人在地上柴米油盐着,鬼在地下风霜雨雪着。
在乡土中国,随便捧起一抔黄土,便是捧起了先人。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汪洋,一个人是一朵浪花,一支人是一股水流,一群人则是一段河流,而河流总是由上游而中游,汇集到下游,最终流向生命的汪洋大海。人们来到岸边,看见浪花,便看见了先人的容颜;听到涛声,便听到了先人的谈笑。
而所谓黄土,所谓水流,是否也可以用王氏家堂祖字上的两副对联来表述呢?其一:“春露秋霜启后昆;水源木本承先泽”,横批:“俎豆千秋”。其二:“绳其祖武;贻厥孙谋”,横批:“永言孝思”。尽管“绳其”与“贻”两处,字迹已无,是修编族谱时根据猜测、考订补上去的。是否可以这样说,这些话儿,扎根到王氏后人们骨子里了,字迹的有无,早已无关紧要。——何至于王氏一姓?哪姓哪氏的族谱不如此,哪姓哪氏的人们不这样?几乎用不着怎样猜测、考订,稍有家族观念的人,很容易就会补上去的。
对联的含义,侠义是“孝”,而广义则是“生”了。
在编写族谱时,王氏人们想尽了办法,但还是有一个缺憾,由于年久岁深,烟熏火燎,虫吃鼠咬导致定居在此地的王氏家族,家堂祖字上第二代先人的名字,字迹漫漶不清,实在辨认不出来了,目前只好空缺。繁衍至今,已经传承九代的王氏家族,今天能记载的,只落下八代了。——今后能补救吗?难。这实在让人赧然,释怀不得。
这算得了什幺呢?红山族群的人们,至少由成百上千的家族的人们组成罢,尚且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要幺空白,要幺渺茫,中间一段更是让人困惑不解,红山人是如何跋涉千山万水,最后长征到的岱海边的,至今学界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则一姓一族的繁衍,缺失一代半代的记忆,大可不必耿耿于怀了;至少我心释然,尽管仍是不无赧然。何况,家族的人们还世代相传,诸如先祖哥俩逃出来时,为防止走丢,或者后代无法相认,一口破锅摔在地上,找出两块茬儿口对上的,你一块,我一块,包裹好上路的,之类的传说。尽管譬如这传说无法证实,许多姓氏多有类似的传说。如同早年走西口的人们,都认同洪洞大槐树为祖居地,且记载于族谱上,言之凿凿。走西口的与闯关东的,均是离开黄河,再去别处栖息的人们,只不过,前者离开的是中游,后者离开的是下游罢了。
“嘎、嘎、嘎嘎”鸿鹜们呜叫着、翻飞着、追逐着,水点儿溅到我身上了,翅膀刮着我的衣服了!啊,它们不正是我们永远的魂灵嘛,为了生存下去,在山苍苍、海茫茫的天地间,哪管什幺天低云暗,哪管什幺风高浪急,万古如斯地呜叫着、翻飞着、追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