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赵明智
记忆中,童年的集市是上个世纪的。
小尾巴似的我紧握母亲温暖的手,踏着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声响,随母亲赶往市场。好奇、神秘、新鲜冲淡了寒冷。我清楚地记得,母亲以每尺两角八分五厘的价格,为我和姐姐每人扯了一件过年穿的花布上衣。最神奇也是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悬挂于老槐树上的小木匣子,它能传出优美的歌声,和让我似懂非懂的讲话。后来才知道,那就是原始的有线广播。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今天的集市,又是怎样的呢?
山路蜿蜒崎岖,石块砌成的水渠,架起了石板桥。我紧随人们匆匆的脚步,约三公里的山路行人络绎不绝。山坡上寒风凛冽,俯瞰集市全貌,一派繁荣,井然有序。一顶顶华丽的太阳伞整齐地排列着。直对山路是水产市场,各种海产品一应俱全。货物等级明显,价格悬殊。有的渔民已完成当日交易,匆匆离开市场。原来,水产市场凌晨三四点钟就开始批发了。他们轻盈的脚步,笑容可掬的表情告诉我,价格不菲的海产品,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便信心十足地投入新一天劳作。
走进野生市场,我仿佛听到了电影《杜鹃山》以买卖作掩护的叫卖声:“大雁山鸡,狐狸野羊;金针木耳,蘑菇生姜!”不经意间,触目惊心的一幕映入眼帘:路边案头排列的山野兔,双目圆睁,殷红的鲜血从嘴角流出,有的还怀着宝宝呢。我顿生恻隐,隐约感受到了哭喊妈妈的惨叫,妻离子散的悲痛。在这严酷的世界上,有谁会同情它们,帮助它们呢?在自生自灭的命运里,它们是何等孤独悲苦:饥饿的打击,病痛的折磨,天敌的伤害,更可怕的是人为的捕杀。
市场上,有长期使用的固定摊位,也有管理人员临时指定的地摊。偌大的市场,布局有条有理,管理井然有序。纵横交错的人行道畅通无阻。临时搭建的商篷,货物琳琅满目,大到冰箱彩电,平板电脑,小到针头线脑,服装鞋帽,相比儿时的集市,萧条冷清,货物单调。我发现有的人赶集,既不买也不卖,只是闲逛,逛得慢条斯理,有滋有味。他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从衣着看与城里人没什幺两样。常赶集的人对市场的陈设早已了如指掌,价位也心知肚明。苹果摊上,有人问“怎幺卖”?笑答“一斤半”,是以五元为单位;“橘子四斤”,是以十元为单位。海鲜市场也有人报价“一斤半”,原来是以五十元为单位的。谁都不会因搞不懂价格而争吵或大打出手,改变了过去叫卖的嘈杂。
近几年,受不良社会秩序的影响,我对农村集贸市场敬而远之。但今天所见所闻却是另一番情景,另一种感受。
回身眺望集市,交易还在继续,买卖右条不紊地进行,而人们头顶的雪花正越下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