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眼前的苟且 再谈“诗和远方”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过了眼前的苟且 再谈“诗和远方”
2017-04-26 08:36:53 /故事大全

过了眼前的苟且,再谈“诗和远方”

生活没有对错,观点没有真假,有的只是你我的选择——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有的人已经过了“眼前的苟且”,成为“最好的魔术师”;有的人还在身体力行地追求愿你脚踏实地,也仰望星空。

文/曾于里

前段时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唱遍街头巷尾。许巍悠悠地唱着高晓松的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也算是高晓松的一个标签了。他曾说:“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后我俩都不买房,觉得很幸福。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显然,“诗和远方的田野”代表一种不被物质和现实束缚的自由自在的状态;而眼前的苟且,就好比高晓松说的“买房”——为物质与现实生活所困。这首歌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相当直白,反复传达的是这样一个理念:“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听了歌曲的你,是否心弦一下子被拨动,也想学着高晓松,卖了房子,“听听歌,看看电影,满世界跑着玩”?

且慢!这碗鸡汤,看上去挺可口诱人的,但它不一定适合你。

炮制鸡汤者往往容易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每个人的天赋、成长背景、经历都是不同的,吾之蜜糖,很可能是彼之砒霜。

高晓松是谁?他除了是一个词曲家,曾经是一名导演,现在是脱口秀主持人和公共知识分子以外,还有一个极其显赫的家庭背景——爷爷曾是清华大学校长、院士,外公是深圳大学创办者、院士,外婆是着名流体力学家,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母亲是着名建筑学家是的,就连高晓松后来就读的也是清华大学。

这样的家境让高晓松有相当优渥而任性的成长环境,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拍MV、做音乐、当导演相比多少人要很努力才能成为人生赢家,他从一出生起,就是人生赢家了。

必须承认,高晓松有今日的成就不全靠优越的家境,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今日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家庭背景。可在鸡汤文里,很多人只看到不买房却活得更潇洒的人生导师高晓松,却看不到衔着金汤匙出生的高晓松。

明白了吗?高晓松们的人生经历与你不同,他们的经验于他们而言是“对的”,若换作你,就不一定可行了。人家是没自己买房,但家产足够丰厚,租得起高档住宅;人家口才能力一流,当得了导演、说得了脱口秀,吸金能力杠杠的。自然而言,比起眼前的苟且,他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因为他压根就没有任何来自现实生活的羁绊。

而我们普通大众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目前连基本的物质需求都无法满足,我们连房子都租不起,找不到对象,小孩上学没户口,一日三餐得精打细算,父母生病没钱付医药费我们大谈什幺放下眼前的苟且去实现自我、追求精神自由,什幺不谙世事吟诗作画,什幺辞职不干环游世界,那就是眼高手低、不切实际!

对于目前处于现实困顿的年轻人来说,比起站着说话不腰疼地劝告我们要追求诗和远方,我们更想知道的是:该如何熬过眼前的苟且?我们困在现实的泥淖里,该如何保持精神的自由?

那这碗鸡汤适合给谁喝呢?有钱有闲人吧。他们除了钱,刚好还差了那幺点儿高雅的精神追求。高晓松的“诗和远方的田野”“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嗯,刚好,很适合他们。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迎春之跳
下一篇:麦子二题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