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草屋 孩子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书香 草屋 孩子
2017-04-26 08:37:26 /故事大全

说到“书香”二字,思绪里总会出现一些画面:旧时的书院,戴着眼镜的“学究”;庭院楼阁,琴韵书声;荷塘夜色,幽径长廊。连想最多的应该是校园,朗朗读书的情景与声音萦绕在心里,一生中遗忘的事很多,唯独关于读书的芳菲,却始终难以忘怀。

读书的环境,文化的氛围,能让书里的知识香飘四溢。诗人笔下的书香,总是带着花前月下的风情。但是还有另一种“书香四溢”的情景:譬如农村的教学条件,山里孩子上学的艰难,我们都很难与“花前月下”,“才子佳人”等同在一起。因为那种“书香”的感觉里透着贫穷,透着底层劳动人民的辛酸。就算你有再多的才华,再好的文笔,再美的诗意,也无法改变农村孩子们读书的环境,难以在贫困山区营造一个好的文化氛围。

那年,我在一个农场的学校里任教初三语文,并兼初三一个班的班主任。任教三年里,我领略了农村孩子生活的艰辛与读书的艰难:我们的教室是农场废弃的牛圈,一米高的围墙边开了一个口子算是门,一溜二十几个牛圈排成一排,旁边一块大大的泥地是操场。刮风下雨时教室里就乱了套,夏天还好,冬天的寒冷使孩子们根本无法上课,条件好的孩子可以带个烤炉取暖(竹篮里面放个瓦盆,烧木炭)有的孩子连衣服都破烂不堪,何来烤火的条件,实在冻得坐不住了,只能让他们在教室里跑一跑,跳一跳,待暖和一点继续上课。教室之间不隔音,影响教学与听课的质量,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尽管如此,很多孩子依然很努力地学习。那时,我这个“班主任”其实就是一个“小父亲”,更多的是教育孩子们改变自己的人生观,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信心克服困难,安心学习。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班的升学率仍排全县第十名,优秀班主任的荣誉我一直拿到离开的时候。(当然还有比我们条件差的学校)

孩子们经常迟到,因为路程太远,崎岖的山路影响了孩子的脚步。有的孩子除了带上书包,还要挑着担,带着镰刀,放学回家的时候必须割满一担青草,或是打满一筐猪菜(喂猪),有的带着锄头,回家之前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必须承担一些家庭的义务,如果做不好,家长就不让他们来读书。他们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已经适应了艰苦,学会了忍受,这是农村孩子犹为可贵的地方。很多年以后,哪一张张稚一嫩又有点沧桑的脸庞;那一双双幼小而粗糙的双手;哪一张张腼腆里带着向往的笑脸;那一声声紧张又带着渴望的声音,始终不能从我的记忆里抹掉。

我曾经自嘲是从牛圈里面走出来的“文人”,因为我会适应艰苦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这与那三年的教学,与孩子们对学习的态度,对知识的求知欲分不开来。虽然是在教他们知识,我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许一辈子都在受用,现在回想起来,那应该也算是“书香”的作用。现在农村教育的条件虽然好了很多,但教育设施的匮乏,依然是农村孩子上学与升学的障碍。我又坚信:虽然没有花前月下读书的高雅,虽然没有庭院楼阁读书的条件,但是,从草屋里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伴着大山的“神韵”,他们依然会让贫困山区“书香四溢”……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空调VS芭蕉扇
下一篇:向阳花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