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 是一盏灯●谨以此文献给永远的黎秀民老师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温暖 是一盏灯●谨以此文献给永远的黎秀民老师
2017-04-26 11:26:37 /故事大全

温暖,是一盏灯

●谨以此文献给永远的黎秀民老师

有一个老人,在她古稀之年写下这幺一段话:“我已经76岁了,76岁的人生道路是崎岖坎坷,但又丰富多彩,平凡而又充实、富有意义,我想在这76年的经历中回顾,想到什幺就写下来,既不需要起稿,也不考究全面系统和结构,既不想公之于世,也不算什幺自传。对自己在目前的退休生活中咀嚼一下人生的酸甜苦辣,检查一下自己的脚印是否有愧于时代......”这位老人在1993年的7月,开始断断续续的回忆人生路上的每一个里程碑,然后用简单明了的笔法,仅仅用六页的纸张,概括了她曾经风雨一个世纪的人生。

浏览这位老人遗留在人世的片言只语,不过就是记录着这位老人在何年何月何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流水账。可是,有谁能够透过这单薄的六页纸,这似乎还藏留着老人一体温、泛黄的白纸,似乎一阵风就能够翻页过去的白纸,又有谁能够翻页过这位老人厚重的一生,把一段,又一段怆然泪下的故事给省略掉了,省略到似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样。

2012年春,得知这位老人刚刚去世的消息,记忆像闪电般穿越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这位老人已经模糊的身影,又在脑海里清晰了,她就是黎秀民校长,一位可爱又可敬的老人,一位把一辈子的年华、精力和财力都贡献给教育事业伟大的教育家。黎老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在1958年支持农村贫困地区的时代,黎老主动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迁移到生活和经济条件极其落后的海丰,先后在梅陇农场,梅陇中学,后门中学、元墩小学、陆安师范工作过,期间在196一9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原因在海丰干校学习劳动二年。

黎老作为一名为教育事业贡献终身的老教师,她的一辈子,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可是,在这光鲜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一个又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一幕幕温暖人心的细节?黎老用她一生的光阴,用她一生微薄的工资,资助一个又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贫困学生,在黎老的生前,我们无从在她嘴里听到半点有关的话题,在她去世之后,我们也无从在她遗留的手稿中阅读到更多的字迹。许多年已经过去,岁月轮回了无数个春夏秋冬,黎老资助过的学生我们已经无从计算。如今,我们只能从黎老曾经照顾过的学生中,倾听到黎老一颗活鲜鲜的心,还依旧跳动在他们的记忆里,一说起黎老,他们的眼眶总是盈一满泪水和温暖。

1986年夏,黎老以近70岁的高龄,从海丰县城陆安师范退休,又被返聘到光明实验中学当副校长,这一干,又是十个年头过去了。一直到1996年10月份,黎老才以80岁的高龄真正退休下来。在此之前,黎老的儿女们曾三番四次要求她退休,和远在武汉的儿子享天伦之乐。可是,我们在当年黎老填写先进教师的手稿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我的儿子要求我退休去武汉,一则乐叙天伦,安度晚年,二则督促辅导两孙子学习。但我想,目前海丰还是非常缺乏教师的时候,我身体还好,应该继续多做贡献”。从黎老寥寥几句朴素的语言,我们依稀看到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每天行走在海丰县城一条古老的龙津河畔,一头齐耳的短银发,挎着一个布包,矫健而又略胖的身材,永远总是早出晚归的背影。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黎老每年都要喂养一大群母鸡,她把每只母鸡生下来的鸡蛋,按照先后的次序,编好号,煮熟了,舍不得给自己吃,舍不得给自己的孩子吃,却把鸡蛋拿给了家庭困难的学生改善伙食。特别是到了高考前夕,黎老就会把自家喂养的鸡给杀了,炖好鸡汤,拿到校舍给面临高考的学生补充营养。每到吃饭时分,很多贫困的学生由于在饭堂买不起菜,就会拿着一盒白米饭到黎老的宿舍蹭菜下饭。许多家庭贫困的学生考上了大学,由于家庭供不起他们继续读书,只好选择放弃读大学的机会,黎老知道了,总是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希望他们多读几年书,才能走出农村,才会有更大和更宽的发展前途。有些极其贫困的家庭确实拿不出更多的钱供孩子读书,黎老就承当起一个父母的义务,把每一个月的工资掰成几份,负担起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甚至有一个学生由于体弱多病,黎老不但资助他读完大学,还给他钱治病,这一学生由于长年多病,结婚生子之后,家庭经济依旧困难,黎老还时常接济他们一家人。

黎老资助的学生,每年都没有间断过,夏天走了一个,秋天又来了二个,寄住在黎老家里的哥哥考上了大学,接着就是弟妹也会过来黎老家里寄住。有戴家四兄妹,他们在黎老近十年的帮助和照料下,一个农村家庭走出了二个大学生,二个中师生。在黎老家里寄住的贫困学生,黎老都坚持负担起他们的生活费,有些孩子的父母也知道黎老的难处,坚持说不给伙食费就不让孩子继续读书,黎老才会象征性的要了一点生活费。期间有一女生由于体弱多病,经常有偏头痛,考上了陆安师范,由于往返农村的家路途遥远,寄住在黎老家里,黎老就变换着口味改善伙食,那女生在黎老的熟悉心照料下,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体重从80多斤猛增到100多斤。那女生中师毕业后,分配到乡镇当老师,而黎老在县城的家,也就等于是她们的家了。当年被黎老资助过的好几个女生,毕业后在县城附近的乡镇教书,每个星期六日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她们都会进城陪伴黎老,黎老也会做好饭菜等着她们回来。说起和黎老一起生活的日子,那女生哭了,她说黎老走了,她失去了一个亲人,失去了一个家。

1996年陆安师范集资建房,黎老由于长年累月资助贫困学生,并没有多少积蓄,黎老在她女儿女婿的帮助下,通过4年的时间才还清3万元集资房款,在2000年才拿到新房子的钥匙。黎老在她的手稿中写到:“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房子,今后在这里安度晚年。”更让黎老高兴的是在2001年春,远在武汉的儿媳妇带着两个孙子和曾孙来海丰过春节,那一年,黎老在手稿写道:“2001年是我真正的一团一圆佳节,我非常的高兴和满足。”其实早在1986之前,黎老的儿子就要求她退休到武汉一团一聚安度晚年,黎老因为考虑到当时的海丰还缺乏大量的教师,而毅然地选择放弃和亲人一团一聚的机会。而这一个选择,也成了黎老一生无法弥补的伤痛。1992夏,黎老唯一的一个儿子在武汉因病去世,这对黎老打击很大,黎老远赴武汉参加儿子的丧礼,适逢寄住在黎老家里的学生准备参加高考,坚强的黎老前前后后都没有让那学生知道,在学生面前没有表露出一丝哀伤的情绪,她害怕影响学生高考的情绪,后来,那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黎老也因丧儿之痛,辞去了一切的俗务,同时也辞去了光明实验中学校长的工作,安安静静的度过余生。1993年7月,在家休养的黎老开始梳理走过的人生路,用六页的纸张写下了她人生的里程碑,她当时只是希望:“如果有机会也可以让我的亲人和后代,了解我的人生是怎样走过来的。”可是,已年近80岁的黎老休养不到二年时间,光明实验中学由于管理和招生不理想,又回来请求黎老出山,黎老的心中依然放不下教育事业,依然放不下那一些学生,又在1994年出任光明实验中学校长的工作。

1971年黎老被下放到元墩小学教书的8年光阴,让黎老更是深切体会到农村贫困孩子读书的艰辛。黎老直到临终之前还惦记着元墩小学孩子读书的问题,并写好了委托书给元墩小学的领导,希望把她身前省吃俭用的一万元存款,全部捐助给元墩小学家庭困难的学生。而在去年,年事已高的黎老由于胃大出一血住进医院的重病房,但她听说每天住院费用需要上千块时,她对女婿说:“我希望在人生最后的日子,回到自己的家度过最后的时光。”然后坚决的要求女婿给她办理出院手续,其实黎老的子孙都不缺这一点钱,黎老很多已经功成名就的学生要负担所有的医疗费用,可黎老已经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不想呆在医院多花钱坚持回家疗养。

2012年春,黎老在家里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春节,以97岁的高寿永远离开了人世,在黎老的追悼会上,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学生听闻黎老逝世的消息,纷纷赶回来陪伴黎老走完最后一截人生路。有一副挽联这样写道:

“九十七高寿清风两袖,名利俱是浮云;

六十余教龄桃李满园,心中唯有学生。”

这或许就是黎老一生最平白的写照了。黎老的女儿雷穗安同样也是一名人民教师,雷老师说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因为黎老对学生倾注太多的爱而埋怨过她的母亲,说起当时的情景,雷老师说那时候的她,宁愿自己是黎老的学生而不是女儿,这样就可以得到黎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如今也有了孙子的雷老师说:“直到我的母亲去世,听着母亲的学生痛哭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这幺多年,我才明白母亲做了这幺多的好事,我才真正理解我母亲的伟大。”雷老师回忆起有一年过春节,雷老师一家人把黎老接到家里一团一圆,黎老却在大年初一就坚持要回去,原来黎老担心学生打电话给她拜年,担心从外地回家过年的学生来家里探望她,而她却不在家。逢年过节,黎老家里总是挤满来之全国各地的学生、电话和明信片,这何尝不是黎老一生的慰籍和牵挂。

黎老是平凡的,却又如此不平凡。她用一身的平凡,塑造了一生的伟大。她就像一盏灯,那幺渺小、朴素,光芒却清澈无比,照亮了近处,也照亮了远方的路......

黎老,我们永远怀念您!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