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三国演义》与史实”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闲话“《三国演义》与史实”
2017-04-26 11:26:37 /故事大全

闲话“《三国演义》与史实陈宣章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明·罗贯中,清·一毛一纶/一毛一宗岗评注。这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被亚、欧、美等国译成60多种文字。故事描述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年(公元184-280年)的历史风云,“陈叙百年,赅括万事,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小说通篇精巧叙述谋略,被誉为中国谋略全书。《三国演义》主要是根据《三国志》(共计六十五篇)写的。清·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惑乱观者。七分写实,三分虚构,让读者迷惑,不知何者为真,何者为假。”(《丙辰杂记》)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三国演义》不是纯历史,而是“演义”。“演义”即“演经史之义”。据《辞海》解释:“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演义”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周一党一传》:“一党一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以前的“春秋演义”、“三经演义”、“周易演义”等都是。《三国演义》与它们不同之处是“通俗演义”,是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通俗小说。《三国志》是四史之一,《三国演义》就是演《三国志》之义。梦藏道人《〈三国志演义〉序》曰:“罗贯中氏取其书演之,更六十五篇为百二十回。合则联珠,分则辨物,实有意旨,不发跃如。其必杂以街巷之谭者,正欲愚夫愚妇,共晓共畅人与是非之公。”《三国演义》之“义”就是“实有意旨”、“人与是非之公”。民初五四运动后,反传统派学者积极澄清《三国志》,以对诸葛亮、关羽、刘备传统正面人物进行再评价;胡适、鲁迅等革新派学者也重释《三国演义》;解放后,为澄清历史真实,加上一毛一|泽|东对曹操的重新评价,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及文章《替曹操翻案》,翦伯赞的《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又有易中天的《品三国》等的研究,《三国演义》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易中天的“士族论”源于一毛一|泽|东。(《一毛一|泽|东妙评三国:应给“白脸奸臣”曹操翻案》)新中国学者在改革开放前常继承反传统派学者对诸葛亮、关羽等人物解释,援引《三国志》驳斥《三国演义》。对《三国演义》的“研究”居然是与史实对比,给予“批驳”,这是对小说的研究吗?这种“研究”,竟然前赴后继,出了一部部专着,实在很有意思。《三国演义》开篇就是历史宿命循环论:“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在一毛一本中得到强化。这一点,并没有多少人研究:为什幺“分”?为什幺“合”?“久”后“必”吗?天下大势应该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决定的。《三国演义》开篇故事由黄巾起义起,这是东汉末年政治fu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连年战争,天下大乱,加上灾荒、瘟疫,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民不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无力消灭,便允许地方州府私人养兵弹压,于是,军阀割据,长期相互混战。广大人民渴望改革东汉的恶政,稳定社会,抑制豪强,统一国家,恢复发展生产。《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谁能顺应人民愿望,推动历史前进,谁就是“英雄”。而《三国演义》则是将此近一百年之事“笑谈”而已。有人指责《三国演义》把黄巾起义称为“流寇”、“反贼”,其实,作者绝不可能离开传统的封建思想局限,历代封建统治者也绝不允许任何作者站在黄巾起义的立场上“演义”。《三国演义》最大的“问题”是“尊汉抑曹”。《三国志》作者西晋史学家陈寿赞美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奸诈过人(“奸绝”。《三国演义》三绝之一)。凡是“研究”《三国演义》者,无不于此大做文章。唐·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宋·苏轼《东坡志林》:“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曹操形象根本性转变于宋朝,这是民族矛盾引起。把汉朝作为正统,于是刘备的蜀汉就成了汉族政权的象征,“尊汉抑曹”之风盛行,曹操就成了一代奸雄。解放后,一毛一|泽|东在十多次谈话中评曹操,没有任何言词明确自己的用意所在。有人说:他评说曹操的用意“在于政治而不在于学术”。其实,早在1918年8月,一毛一|泽|东路过河南,特地与罗章龙、陈赞周(绍休)三人到许昌瞻仰魏都旧墟,凭吊曹操,并与罗章龙作联诗《过魏都》:“横槊赋诗意飞扬(罗),自明本志好文章(一毛一)。萧条异代西田墓(一毛一),铜雀荒伧落夕阳(罗)。”一毛一|泽|东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幺写,戏里这幺演,老百姓这幺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小说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正义一方的,汉是没落的。”“曹操这个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清,要作者脱离社会普遍的观念,这是不可能的。还历史真实,与小说《三国演义》本身是两码事。将作者的“政治倾向”列为“错误”之首,无异于要求罗贯中精通历史唯物论。《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以蜀、魏、吴的政治、军事斗争为重点,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背景上,演示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近两百个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以宏伟壮阔、严密精巧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数百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连贯,是有极大困难。《三国演义》采用浅近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巧妙,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不以敌我叙述方式描述各方历史,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又有兵法韬略,代表古典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置于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则通过一系列故事情节、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性格。既然经过艺术加工,必然有不少虚构。专门“研究”哪些是虚构,并扣上“历史错误”的帽子,颇为滑稽。历史演义小说大多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三国演义》既反映真实的三国历史,又根据明朝社会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再发挥(夸张、美化、丑化等)。《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是“讲演历史,再现历史史实”的范例。《三国演义》体现罗贯中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民族,弘扬民族美德,痛恨奸诈邪恶;精通军事学、智谋学、心理学、公关学、人才学等等;具有超人智慧,丰富实践,执着追求,精妙文笔。当然,《三国演义》的成功,也与三国时代的特殊性有关。鲁迅说:“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代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清·章学诚《丙辰杂记》说其“七实三虚”;也有人说“‘实’的部分连五成也没有,演义里移花接木者甚多,并且最精彩的部分俱是虚构。”《三国演义》演《三国志》之义,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但是,小说要通过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来塑造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必然要虚构。这不是“历史错误”,是艺术需要。《三国演义》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需要虚构以衔接故事。《三国演义》把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描写得波澜起伏、跌宕跳跃,使读者惊心动魄,这也需要虚构史书上没有的情节,使之细致动人。《三国演义》主要特色就是: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战争描写,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以及浅近的文言。如果只按照历史,《三国演义》就不成为《三国演义》。所以,《三国演义》在民间流传范围、影响程度,在中国古典历史小说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人数“错误”。建国以来出版的权威文学史、小说史、辞典,大多说《三国演义》“总共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其源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那份《三国志宗僚》。《三国志宗僚》共列508人,抄录自《三国志》目录,许多人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蜀、魏、吴都有)。这也不奇怪:《三国志》以人物为中心说事情,涉及的人物不一定出现在演义的事情中,而《三国演义》以事件为主线,不涉及事件的人物必然不会出现。相反,《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根本没有列入《三国志宗僚》(蜀、魏、吴都有)。还有许多虚构的人物,更不可能列入《三国志宗僚》。《三国演义》一共写了1798人,其中有姓有名的1191人(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二、《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有很大差距。这是明朝社会的“阴影”。除了曹操“奸绝”,还有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和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鲁迅说:《三国演义》中“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封建迷信、巫术法术,如:“小霸王怒斩于吉”、“七星坛诸葛祭风”、“左慈掷杯戏曹操”、“关羽玉泉山显圣”、“孔明巧布入八阵图”、“五丈原诸葛禳星”、“武侯显圣定军山”等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自称:“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这些可能是受民间传说所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反差最大者是周瑜。史书记载周瑜恢廓理智、大度友善,并非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周瑜与诸葛从未曾见面,三气周瑜纯属虚构。周瑜在伐蜀途中病死于巴丘,并非被诸葛亮的才智气死。三江口吊孝者是庞统,不是诸葛亮。陶谦的性格、为人与史实不符;张飞是美男子,且书画双全,有史书和雕像为证。三、姓氏“错误”。例如:“张飞字益德,不是翼德”;历史上“十常侍”为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而《三国演义》为十个: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封谞、曹节、侯览、蹇硕、程旷。两者为什幺不同,谁研究过这个问题?四、虚构剧情:这在《三国演义》中很多。有一本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主要是“还原真实面目”、“揭开事件真相”。例如:刘备等人并未参加伐董联合军;“孟德献刀”子虚乌有;董太后实为病死,并非何后毒杀;糜夫人跳井;孙坚中黄祖伏兵,中流矢死于岘山;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纯属虚构,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秦琪都不见史书记载;确有黄盖诈降,但“苦肉计”并无史料记载等等。《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也遗漏许多,例如:吕布战败后,赤兔马不知去向,并没有归关羽;“诸葛亮火烧新野”为虚构;太史慈在207年就病逝,没有参加合肥之战;刘琮献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遇害”,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更迁为谏议大夫;刘备领兵追截兵败的曹操,但是去晚了,被曹操从华容道跑掉,没有“关羽义释曹操”之事;曹真病死于洛阳,并非“气死”;王朗病死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更非“被诸葛亮骂死”;孙权母亲早已病逝,甘露寺之吴国太为虚构人物;“计夺天荡山”纯粹虚构;“姜维兵败牛头山”纯属虚构,当时姜维还未举行北伐等等。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三国志》是不是“全真”?《三国志》是不是“完整”?《三国志》有没有错误、失误、遗漏?《三国志》以人物叙述事情,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传、纪中就有不同描写。例如“夏侯渊之死”:1.《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军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山]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三国志·蜀书·黄忠传》:“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2.《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国志·魏书·张郃传》:“刘备屯阳平,郃屯广石。备以精卒万余,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其后备于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渊遂没,郃还阳平。”《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二十三年,刘备军阳平关,渊率诸将拒之,相守连年。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这里有三点不同:1.《蜀书》说“渊将兵来争其地”,是夏侯渊主动进攻;而《魏书》说“备以精卒万余,分为十部,夜急攻郃”,是刘备主动进攻。2.《蜀书》说“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是黄忠从定军山上冲下来,战场在定军山;而《魏书》说“其后备于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战场在走马谷夏侯渊的阵地前。3.《蜀书》说黄忠杀了夏侯渊;而《魏书》说夏侯渊去救火时被刘备所斩。《三国演义》中:“黄忠逼到定军山下,与法正商议。正以手指曰:‘定军山西,巍然有一座高山,四下皆是险道。此山上足可下视定军山之虚实。将军若取得此山,定军山只在掌中也。’忠仰见山头稍平,山上有些少人马。是夜二更,忠引军士鸣金击鼓,直杀上山顶。此山有夏侯渊部将杜袭守把,止有数百余人。当时见黄忠大队拥上,只得弃山而走。忠得了山顶,正与定军山相对。法正曰:‘将军可守在半山,某居山顶。待夏侯渊兵至,吾举白旗为号,将军却按兵勿动;待他倦怠无备,吾却举起红旗,将军便下山击之:以逸待劳,必当取胜。’忠大喜,从其计。却说杜袭引军逃回,见夏侯渊,说黄忠夺了对山。渊大怒曰:‘黄忠占了对山,不容我不出战。’张郃谏曰:‘此乃法正之谋也。将军不可出战,只宜坚守。’渊曰:‘占了吾对山,观吾虚实,如何不出战?’郃苦谏不听。渊分军围住对山,大骂挑战。法正在山上举起白旗;任从夏侯渊百般辱骂,黄忠只不出战。午时以后,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这里,夏侯渊占据定军山,而黄忠占据定军山西的对山;夏侯渊主动进攻;黄忠驰下山来;黄忠杀了夏侯渊。除了山头不同,其余的都按照《蜀书》所说。此前,张郃统兵进攻张飞镇守的巴西,被张飞击败,几乎是全军覆没,只身逃回定军山,夏侯渊本欲坚守,后被击败身死。西晋史学家陈寿(233-297年),对于184-280年发生的事情大多不是亲身经历,而是凭资料。他写《魏书》根据魏国资料,写《蜀书》根据蜀国资料。发生矛盾时,陈寿则“异说并存”。《三国演义》采用《蜀书》资料也有道理:蜀军胜利,必然按功论赏,所记载应该正确;而魏军失败,主将死了,副将又分兵不在一处,谁搞得清楚?再说,公元219年刘备58岁,统兵进攻汉中是统帅,怎幺会亲临前线与夏侯渊交锋?《魏书》所说“备”只是蜀军的泛称。五、年龄“错误”。“桃园结义”是为了突出刘关张三人的义薄云天而虚构的。《三国志》说,刘备“死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死时63岁,按此推算应生于公元161年,“桃园结义”(公元184年)时应该为24岁,而不是28岁。关羽出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6月24日,比刘备大1岁。《三国志》中无关羽、张飞年龄,只有“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所以,“桃园结义”时并不是以年龄排。六、“虚构”着名兵器。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青釭剑等子虚乌有,并有人论证关羽不使大刀,而使矛。七、事件发生时间“倒置”。马超起兵在先,令其父马腾遇害,而不是因马腾遇害,马超起兵报仇。刘备询问张松蜀中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地图给刘备,而不是提前准备地图“张松献图”。“蒋干中计”,其实是蒋干赤壁之战后游说周瑜不成;曹操不是撤兵前夕杀杨修,而是撤兵后才杀的,也无曹操杀杨修后与蜀军再战,并被魏延射掉门牙的事。八、事件次数“错误”。长坂坡赵云只是救出甘夫人与阿斗,没有七进七出;《三国志》没有记载“七擒孟获”,《汉晋春秋》及《华阳国志》说过“七擒七纵”,但无具体过程,而鄂焕、祝融、孟优、木鹿大王等都是虚构人物;诸葛亮伐魏五次,仅两次出祁山,没有“六出祁山”;姜维北伐11次,不是9次,战绩为大胜2次,小胜3次,大小败各1次,平手4次。九、“移花接木”之事最多:“张飞鞭督邮”是刘备干的;“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实际上华雄是孙坚所杀;“长坂坡文聘战刘备”,历史上是曹操亲率五千虎豹骑打败刘备;吕布在虎牢关是为被孙坚所败;“关羽徐州诛车胄”也是刘备干;“诸葛亮智激周瑜”,应该是周瑜智激孙权;赤壁之战时并无“草船借箭”,孙权于濡须坞之战中曾有类似事例;“庞统献连环计”,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周瑜指挥,而不是诸葛亮;孙策并非于吉妖术致死,而是遭刺客暗算;郭嘉暴毙没留下任何计策,“遗计定辽东”是曹操自己的计谋;“关羽古城斩蔡阳”还是刘备干的,地点也非古城;“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刘备干的,诸葛亮并未出山;“刮骨疗伤”主刀并非华佗,因华佗在赤壁之战前就已逝世;“关羽单刀赴会”,实际上是鲁肃阵前会晤关羽,大智大勇的是鲁肃;周瑜死后,鲁肃劝孙权将江陵借给刘备,而不是“借荆州”;推荐郝昭守陈仓的是曹真,不是司马懿;诸葛亮前三次北伐时,魏军统领是曹真,不是司马懿;真正空城计则由曹操、魏将文聘、蜀将赵云用过,失街亭后,魏军并未对蜀军追击。十、“黑白颠倒”。曹操原话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结果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南征,徐庶随刘备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后来当上魏国重臣;孙刘联婚是孙权自愿的,不是周瑜出的美人计。另外,《三国演义》中各次战役的兵力数字都有很大“水分”;历史上刘备也没有封“五虎大将”;关平是关羽长子,不是义子,随羽临军;庞统在进攻雒城时中箭死去,不是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等等,不多赘述。《三国演义》标志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在传播政治、军事斗争经验及推动历史演义创作繁荣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其艺术上的缺点是①人物性格固定化,缺乏发展变化(如此多的人物性格形形色一色已经难能可贵);②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而不是去考证哪些不符合史实,是艺术虚构。用《三国志》来批《三国演义》,本身就是个问题。历史有正史与野史,两者都有局限性。《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20-280年)六十年历史。陈寿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即劝刘禅投降者。刘禅立太子刘璇时,谯周为太子家令,后为光禄大夫。陈寿在蜀国历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因不肯屈从宦官黄皓,屡遭遣黜;入晋后,历任着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东吴时,陈寿48岁,开始撰写《三国志》。此前,魏国已有王沈《魏书》、鱼豢《魏略》;吴国已有韦昭《吴书》;而蜀国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很困难。《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陈寿是晋臣,晋承魏而有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陈寿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但因时代近,许多史料还未披露;同时因恩怨还未消除,褒贬很难公允。唐·房玄龄等奉诏撰写《晋书·陈寿传》,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又认为陈寿书中挟私仇:“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历代史学家批评《三国志》最的缺点是对曹魏、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

我想,如果对《三国演义》仔细挑“一毛一病”,简直可以写一部巨着。但是,这样做有什幺意义?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