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桥长此桥
●●漫步安海五里桥
五里桥,史称安平桥,位于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古代安海又称安平,所以称安平桥。五里桥为南宋初期(西元1138年)泉州郡守赵令衿带领当地民众所造,穷13年之功方告成功,距今已有约八百七十年的历史,是继北宋泉州太守蔡襄建造的洛阳桥之后我国的又一座历史名桥。
五里桥全长达2255米,约合五华里,所以俗称五里桥。五里桥为跨海梁式石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着名桥梁,国务院在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泉州东北边的洛阳桥遥相呼应,两座桥都是泉州市十大景观之一。今天,超过五里的现代桥梁已经很平常,但在八百多年前,五里桥的长度名列全国第一,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记得多年前在南京长江二桥的桥头公园内的「桥梁展馆」里,看到对洛阳桥和五里桥的介绍,感到非常亲切和自豪,特意在展示的大型图片前拍照留念。
跨过城堡式的桥头亭,眼前豁然开朗,古朴而漫长的石桥壮观呈现在人们眼前。只见石桥像一条向南蜿蜒而去的巨龙,一眼望不到尽头。据资料介绍,整座桥有桥墩361座,桥孔362个,桥宽3至3.8米。巨大的石块和石板,全部採自海中的大佰岛和金门岛,最长11米,短的也有5米,重4至5吨,最重达25吨。在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和起重设备的条件下,人们利用潮退把石块放上木排,等潮涨时运石和上墩。根据水流的缓急,分别建造了长方形、半船形和船形各种桥墩。站在溯风凛冽的桥上,望着眼前雄伟壮观的长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坚毅精神和高超工艺,令后来者由衷的讚歎、无限的敬佩和自豪。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第一次走在五里桥上,那时桥面约有近一半的石板已经坍圯,桥面凹突不平,比较难行,桥两边也几乎没有了护栏。现在桥面石板已经补齐,看得出新旧参差的色泽,两边也新装了石栏杆。旧的石板由于数百年的人行车辗和风雨海水的侵蚀,表面非常平一滑,看得出历史的久远和岁月的沧桑。可见,历史就是历史。现在有不少人喜欢用一些既没有文化又不能创新的东西来代替历史,自以为得计,其实大错特错。历史是代替不了的,历史可以借鉴,需要继承和宏扬。
还有,桥外的海湾哪里去了?那时站在桥上,可以看到宽广的海湾,近旁有一溜盐田和灰黑色的滩泥,远处是碧波万顷的大海。现在,桥两边只剩下宽数十米的两道溪流,两边岸上有一排松林,透过树间的空隙,再远些就是连成一片的各种建筑物,眼界,再也无法伸展开去。大海,您到哪里去了?记得老一代人向我讲过,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他们中有许多人就是从这里乘船下海到厦门,或者直接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的。现在,到南洋很方便了,从厦门或晋江国际机场出发,飞机只要两、三个小时就到了。但是大海,却已经退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了!
漫步石桥上,虽然看不到大海,但海风还是从大海那个方向吹来。正月天气比较寒冷,来桥上游玩的人不多。我走得有点热了起来,任思绪追逐历史的长河。眼前浮现了八百多年前的那一幕:数千民工泛海浮筏运石砌桥,该是何等的雄伟壮观啊!北宋的泉州郡守蔡襄造了洛阳桥,九十多年后南宋泉州郡守赵令衿步其后尘也造了五里桥,成为泉州南北两大通道,为泉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八、九百年过去了,洛阳桥和五里桥都因老旧和不适宜车辆通行,现在只成了旅游的景点,供人们漫步凭弔了。
五里桥有桥亭五座,走到桥一半时,有水心古亭一座,又称中亭,是规模最大的一座。这里是桥中间的一座小岛,地势开阔,环境清幽。中亭实际是一座小型寺院,两边有绿树婆娑,寺内供有佛祖坐像,四季香火鼎盛。亭上额书「水心古地」四字,两边一对楹联写着:「世间有佛崇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亭外两边墙上和南侧空地上有历代建桥修桥的碑文,这里实际上是一座记载五里桥历史的小型博物馆。走了一半路,也有点累了,人们可以在这里小憩;八百七十年历史的沿袭,可以在这里追寻。
在南侧近桥的第一块石碑上,镌刻着郭沫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考察畅游五里桥时写的《咏五里桥》诗文,诗中反映了当时桥下已经开始淤塞的情况,并借「蔡襄解醋」的典故联想和歌颂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历史功绩。我想起几十年前的那个甲申年,正值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时刻,郭沫若发表了一篇着名的史论《甲申三百年祭》,文章总结了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历史教训。当时一毛一泽东对这篇文章评价很高,把它推荐给全一党一学习,并且号召全一党一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时至今天,这篇文章仍然没有失去其警醒世人的意义,人们要吸取的教训太多了,又岂止是骄傲而已!
20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