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有朋友跟我说,中国有三大门,澳门、厦门和祁门。说这话有点调侃的味道,也有些攀龙附凤的嫌疑,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祁门那山、那水、那茶、那瓷、那戏在中国,在世界却丝毫也不逊色*。
青山
说祁门不能不说来历,198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乘专列到祁门时,问时任祁门县委书记杜来春,“怎幺叫祁门?”杜来春手指车站对面的山峰说:“这是祁山,西面还有个阊门,取祁山的‘祁’字和阊门的‘门’字,合起来叫祁门。”为加深对祁门的印象,胡耀邦临登车门时说:“祁山,阊门,祁门。”
关于祁山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飘舒若旗”。康熙《祁门县志》中说祁山“石壁崚嶒,飘舒如旗状”;另一说“祁者,大也”,清代祁门人倪望重在《祁门县志补》中写道:“祁,大也,盛貌”。祁山体势雄伟挺拔,在县城周围的群山之中,更显其高大之势,此说也有一番道理。祁山自古就是祁门人郊游揽胜的绝好去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青萝线天、珠溪曲坞,都为古代着名的“梅城十二景”。
祁门森林覆盖率为85.7%,跃居安徽省第一位,可以说是无山不绿。有山就要树,早在明代祁门商人就将木材卖到了京城,修故宫、建皇陵,木商廖廷训采办木材有功被皇帝封为“御商”。
现在要说山当然是牯牛降,古代被称“西黄山”。《江南通志》记载,黄山有三十六垣(yuan),与歙之黄山相峙,其最高者牯牛岗可望匡庐。距今约2亿年逐步形成的中生代印支运动中,使牯牛降的北部也抬起,与其主体融为一体,并有花岗闪长岩体侵入。后又经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大自然的伟力和奇巧,将牯牛降山体塑造得雄伟而绮丽,峰峦巍峨,峭壁深渊,成为皖南又一座壮丽的大山。
牯牛降是我国着名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山岳型旅游风景区。这里青山绿水相依,烟云变化无常,于险峻中见温柔,秀美中见恬静,奇幻中见优雅,生态环境极为优美,自然风光集雄、奇、幽、秀于一身。国家地质公园、华东地区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与黄山、清凉峰同为皖南三大高一峰,以奇松、怪石、飞瀑、云海和佛光为其风光五绝。保护区面积1.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8%,林海茫茫,群峰竞秀,山势雄伟,沟壑纵横,云雾漫漫,藤萝蔓绕,远眺恰如一头牯牛顶天立地,素有“亚热带边缘的绿色*自然博物馆”、“珍稀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和“森林浴场、天然氧吧”之称,是一颗神秘而璀璨的绿色*明珠。
绿水
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长,这祁门的水到底有多长,可能谁也说不清楚。但是,祁门县有条河叫阊江,它不仅是祁门的母亲河,还是徽州商人西行的黄金水道。
徽州四周峰峦叠嶂,道路崎岖,自古以来水道就成了当地与外界交往贸易的主要途径。除了新安江水系外,在徽州西部,与外界沟通的就是祁门阊江(江西境内称昌江)了,阊江到江西鄱江转长江,通往全国各地。
阊江的源头在大洪山,这里群山叠嶂,林木茂密,飞瀑流泉,水源丰富。古人有诗称为“三十六溪清浅水,二十四重高下山。”
阊江如同青萝玉带,蜿蜒曲折,由北向南流经大半个祁门,两岸青山耸翠,郁郁葱葱,一路风光旖旎。南宋诗人杨万里称赞阊江风情道:“绝壁入天天入水,乱篙鸣石石鸣船。百滩春浪雪头过,两岸林花镜底眠。”
阊江环城而过,“阊江双桥”,是梅城十二景中的代表性*景观。双桥东为三里街,是旧时祁城最繁华之所。徽州处群山之中,古时交通不便,阊江是徽州与江西往来的最重要通道,当年三里街为祁门城区水运码头,两岸店铺林立,商贸繁荣,舟楫往来,络绎不绝,有“小上海”之称。
阊门峡虽以险峻奇绝而闻名,但因其是古代皖赣水路交通的必经之地,舟辑往来,经此无不大发行路难之叹。阊门峡犹如咽喉,夹岸峭壁,中通一线。舒缓的阊江如玉带般绕城而过,经过阊门时,突然被紧缩,河水立刻变得汹涌奔腾起来,夺门而过。《太平寰宇记》形容此地“怪石丛峙,迅川奔注,溪险石蹙,跳波激射,摧舻碎舳,商旅经此,十败七八。”
杨万里从凤凰山悟法寺启程,走了10来里路,便到了阊门,只见“两山环合,复立双石,刺天如门,溪水过双石之间极险,”更加感叹不已,在《过阊门溪》诗中说:“黟祁二邑水分源,到此同流怒飞奔。忽值两门盘作峡,更峨双石插为门。中通翠浪才容线,仰看青天细如盆。滟滪瞿塘姑未问,只经此险已销一魂。”在诗中,杨万里对阊门石峡作了淋一漓尽致、生动形象的描绘,居然以长江三峡中的滟滪堆、瞿塘峡来形容阊门的险要!
着名徽学专家周晓光先生说,清代徽商的运茶路线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徽州至广州,该路线以屯溪为起点,往西南行经休宁到祁门,在祁门三里街入阊江,在倒湖进入江西地界,途经景德镇、饶州等地,达到南昌府,西南行经樟树镇、万安、南康等县,在梅岭头入广东省界,复经南雄州、英德县、三水县抵达广州。
红茶
诗曰:一江春水泛茶香,柳线轻扬透嫩寒。
有好山好水,当然出好茶。白居易当年发配江西省九江市时在《琵琶行》中写下了“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那时的浮梁就包括现在的祁门。祁门出茶,好茶有三种,安茶、绿茶、红茶。
安茶亦叫“软技茶”,明永乐年间的《祁阊志》中,就有“茶则有软枝,有芽茶,人亦颇资其利”的记载,安茶半发酵,色*泽乌黑,汤浓微红,味香而涩,别有风味。安茶性*温凉,味涩生津,能够祛湿解暑。
安茶主销区为两广,及东南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国。南方多雨潮一湿,易发瘟疫,一位戴姓名医用安茶作药引,治好了不少病人。后来被视为良药,尊为“圣茶”。
抗日战争爆发,商路不通,安茶退出生市场。前几年中国爆发“非典”病,人们又想起了安茶,广东找到安徽,合肥找到祁门。亏几位老人还在,安茶发掘出来了,那些念念不忘的两广及南洋人又能重新品尝到祁门的安茶。
再说绿茶,叫凫绿,实际上就是屯绿。凫绿中的“四大名家”,因品质出类拔萃,而被誉为“屯绿之冠”。据1939年出版的《绿茶产运报告》中说:“屯绿最着其名贵者,曰‘四大名家茶’,产于祁门东乡之凫溪口,杨村,上土坑、下土坑,里坑口,品质之健,在屯绿中独步”。四大名家各有其独到之处:杨树林所产茶高香而持久;下土坑的一毛一茶制作精巧细致;杨村茶的色*、香、味俱臻上乘;李坑口茶尤以量多质优而闻名。
其实凫绿出在祁门东乡凫峰乡,这里处高山之下平畈中的河洲。山洪一发,高山上的树叶浮土随水而下,大水一退,这些腐殖质厚厚地堆积在茶园里,成了最好的有机肥料。地肥树大叶嫩,品质就好,当然就是“屯绿之冠”了。
祁门最有名的茶叶肯定是红茶了,“祁门红茶”简称“祁红”,它与印度的“大吉岭”和斯里兰卡的“乌伐”齐名,一直被誉作“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我有个台湾的朋友,送了两斤红茶给她,不多日她打来电话问我,你们祁红是不是加了香精和色*素?我告诉她祁门人还没有这商品意识。祁红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茶叶汤色*和叶底颜色*红艳明亮,口感鲜醇酣厚,即便与牛奶和糖调饮,其香不仅不减,反而更加馥郁。
“祁门香”香飘五洲,主要出口英国、荷兰、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国事礼茶。刘少奇主席、江|泽|民总书记出国访问时都曾带过“祁门香”馈赠外国元首。
白瓷
说起瓷器人们肯定会想到景德镇,那可是中国的瓷都。如果我说景德镇的瓷器离开祁门会黯然失色*,你一定不会相信。不信,我说你听,先说瓷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景德镇从古至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出土婺源、祁门两山”。雍乾时期的督陶官唐英在《陶冶图》中“采石制泥”一节中说:“石产江南徽州祁门县平里、郭口两山,距窑厂二百里,开窑取之。”
祁门的瓷土,色*泽纯白,带花纹,俗称“土脑”,有“天然配方”和“瓷土之王”的美誉。它洁白、细腻、质硬、性*粘、耐烧,不走型,不翘不裂,水分平衡,成瓷光妍。当年,慈禧太后为了纳凉,异想天开的想烧个瓷器的凉床。御旨一下,景德镇御窑因瓷床器大,试用了多处瓷土均未达到质量要求,正在为难之时,祁门县庄岭瓷土到了,一举成功,老佛爷一高兴,庄岭瓷矿改成了太和坑,瓷土也就被定为御一用专矿,不准一般民窑购用,祁门瓷土更加声誉鹊起。
再说燃料,烧瓷要柴,祁门是山区,山高林密柴多。祁门与景德镇共饮一江水,这江是阊江,它象一条纽带,上接祁门,下连景德镇,这阊江就是黄金水道。窑柴顺水而下,瓷器逆流而上。再说这祁门山区松树多,松树多油脂,燃一烧时火焰长、火力猛,适合烧还原焰。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釉质感特别好,象玉,温润。老窑工说,用松柴烧的瓷器,松油脂会渗透到瓷器中,瓷器越用越亮,彩绘越用越鲜美。现如今人们用的是电、煤、气作为燃料,温度是上去,瓷器的质感却没有了,缺少那种精气神。就象大棚中的蔬菜,少了那份原汁原味。
在《中国瓷器》书中就有记载:“窑址名称:祁门窑;所在地:安徽祁门县;烧制年代:明。”在台湾故宫就藏有一只祁门窑的碗。近日新华社报道,在祁门县境内发现一大型古青花窑窑址,窑址地表收集的瓷片中大部分是青花瓷片,还有不少西晋陶片、宋代影青瓷片等。现场除发现水车的导流孔、水车座、水坝、水碾等窑具实物外,还发现了尚未入窑烧制但保存完好的瓷器原始坯胎。
祁门瓷器花色*品种丰富多样,琳琅满目,造型优美,画工精细,既充分反映了祁门瓷土的优异品质,又体现了祁门瓷器生产者的精湛技艺。1972年问世的“双龙竹节杯”,造型自然别致,粉彩描金,富贵古雅,深得当时越南胡志明主席的推崇。上个世纪80年代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精制过一批青花、十字花和描金的迎客松茶具,胎体晶莹,花样清新,美观大方,充分展示了祁门瓷器的风采。
鬼戏
徽州同知姚杏山曾说:“祁门山川奇峭,多产异人,文章勋业,不下他邑”。在这里我要单说明代戏曲家郑之珍,他与关汉卿、汤显祖齐名,其力作《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人称中国戏曲“活化石”。
祁门人郑之珍高才不第,便游学乡间,在家乡祁门到石台外婆家座学期间,他把佛教《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梗概,结合徽州民俗风情,以两县之间的牯牛降大山为场景,写成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102出。目连戏是宗教剧,说的是因果报应,故事是人鬼神之间故事,演出从太阳下山开始,到第二天太阳出山。说的是傅相之妻刘氏不守妇道,打狗开荤,被阎王打入十八层地狱。其子傅萝卜历经千辛万苦,到地狱救母,终于感到神灵,使得母子一团一圆。演出之前要赶鬼,目连救母要下到地狱与各种鬼打交道。在夜深人静的山村,在-阴-森可怕的地狱,面目狰狞的谱脸,鬼哭狼嚎的唱腔,无不令人一毛一骨耸然,因此,目连戏又叫鬼戏。
演戏有台,虽然,目连戏不在台上演。但祁门喜好看戏的习俗使得明清时期戏台遍布城乡。而今,祁门县还保存有11座明清时期的古戏台。这些古戏台建祠堂,逢年过节演戏的时候,打开享堂的隔扇要与寝堂祖宗同乐。目的是让老祖宗放心,我们家族还兴旺发达呢!
在古戏台后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题壁,当年演出戏班的名称,主角艺名,还有所演的戏码,都一目了然。可别小看了这些戏名,通过它们就可以知道徽州老百姓喜欢看什幺戏。有趣的是四喜班可是鼎鼎大名的戏班子,它作为四大徽班之一,乾隆年间进京,成为京剧前身。想不到一个徽州乡村的村民能与皇帝老儿同享一个戏班,那是何等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