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风俗--窑洞门窗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陕北风俗--窑洞门窗
2017-04-26 11:27:14 /故事大全

房屋的第一功能就是遮雨蔽风。风来了,雨急了,无门无窗何以立身安命?窑洞蔽雨,门窗档风。人类在安度生存的同时,就不得不提及门窗的作用和它的艺术特色*。第二功能为分隔内外,闭藏掩饰作用,而又非墙隔绝,尚可通风透光。大约在黄帝时期门窗已有雏形,夏、商,简略形成,周朝基本定型,战国后迅速发展。两千多年来风蚀雨淋,门窗同陕北窑洞一样,走过风走过雨,形成今天这样一个散落在黄土高原的沟沟洼洼,洋洋洒洒,美不胜数,形态各异的门窗大世界。

窑洞门窗属于窑洞外饰的一部分,通过门窗可以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喜善好恶,经济状况,风土人情。对于个体窑洞而言,无不展示着窑洞主人富庶卑尊,情趣喜乐。窑洞门窗在窑洞建筑中可谓至关重要,不可小觑。

窑洞门窗在窑洞前面,也称窑脸、窑面。窑脸朝向院子,当你走进院子四周一看,映入眼敛的就是窑洞的整体结构和外部装饰。门窗是窑体脸面上最显眼的部位,处于正中,占据了大片抢眼位置。当你用“衣帽取人”的目光去注视窑洞建筑时,整体布局和外部装修即可暗含宅主及其子孙后辈是“有头有脸”,还是“穷困潦倒”的人呢?其实这个判定是有道理的,基本对宅主有了个大致映象和初步判断。

如果说窑洞外饰是给窑洞穿衣戴帽、描眉画眼,那幺这眼就是窑洞的门窗。引用舞台演员的一句常用语:演员上台一张脸,脸上重在一双眼。那一颦一笑,一收一放,一张一合,一开一缩,一喜一怒,说话的不就是一双眼吗?悲喜离合透过演员的“心灵窗户”直逼我们的眼球,彼此呼应了,共鸣了,才觉得演员的表演够味,好看,不是吗?

陕北窑洞门窗,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风俗讲究、修筑年代等不同因素,产生了既有分也有合,既有独立的门,也有独立的窗,还有无门有窗,无窗有门的情况。构成大千世界,式样繁多的门窗大观。

门上有风景,门内有机关,这一点在很多影视作品和生活中已数见不鲜,这里不以笔墨赘述,简略不表。

陕北西北地区,风起沙飞,为保证沙尘少吹进窑内,当地人门窗修的特别小,门单扇单开,一块整木板,上下两门转,朝向窑内一面开。窗户边设,门上设均有,且不开门闭合,一张大麻纸封闭的严严实实。虽说遮挡了不少光线,但由于环境所限,也显示了当地特色*。他们在这种几乎与外界封闭的窑洞内,小门小窗的现实生活中,不也相当安逸自在吗?细思量:风景不只在小桥流水,曲廊回转中。大漠孤烟,风吹草低异样风景入镜,撼心动魄的力度用什幺比照物来量衡?秀丽的差异,还是色*彩的比对?用情愫和爱意来理解,答案不需要求证,就在彼此心中。

而在陕北的东南地区,那些下沉式窑洞,本来就低于地面,光线不足,较为潮一湿,通风不畅,且有门无窗的窑洞居多。最多只在门楣上边开一弧弦形小窗,进了窑内,大白天也得开灯点亮,倒让我不明内里了,然而主人的一番说道让我疑惑顿解:几百年前,此地森林浓-阴-,植被茂密,是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堂,豺狼虎豹出没无常,因而了无人迹,被施为囚犯,亡命之徒,行刑着的放逐之地。他们训狼为猎兽,猎虎为皮服,洞窟为屋,杀人为乐,嗜血为性*,给周边乡民带来灭顶之灾。因而为防灾免难,躲避祸害,窑洞筑于地下,窑顶种以稼禾,窑院栽种树木做以掩饰隐蔽实为上策。同时严关门窗,有门无窗也为防范动物无端闯入,倘若偶然误入,门一关再也无路可逃,或擒之,或饥饿而毙,不失为万全之策。夜间唯恐走露灯光,设为小门小窗,只为栖身活命,哪还敢奢望许多?现在虽然森林不比从前,但老辈人的居住习惯一直延续着,久而久之形成这种有门无窗的现象,虽说窑内昏暗,潮一湿,-阴-冷也无可奈何!

听罢一席话,领略到了此地人为生存,选择了什幺,丢弃了什幺,从而更合理地解悟出,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一方人要适应一方水土,互融共生的道理来了。不能为了得到什幺丢弃世代相传的当地民风。若在平地线以上建几层楼房,采光好了,不-阴-冷了,可是否想过,强迫更改民俗,类同强||奸意识,无异于剥夺生存权利,在这里,对现实的固守也是一种美德。我们没必要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责难什幺。

在陕北的中部地区,民风兼容,窑洞中和,门窗建形出现了东西南北,共融共生的景观。窑前门窗除一堵盘设小前炕的半墙外,旁立门,上立窗,窗中设大框,镶玻璃。两边利用各类条线制出花样繁多的图案,其中既有木工手艺表白,也有主人喜好的展示,还利于通风见光。又由一根窗担把正窗于天窗和门框一分为三,这也是窑洞建筑中惟一用到成林木材的地方,它起到稳重平衡,承上启下,支撑门框,分割上下的作用。天窗再一分为三,中窗两扇,上下转轴,开合自如。两上边窗则由各种好看图制对称组合而成,密度大小适中,以利于粘糊密封,防尘防风,隔音防潮之便。这种整窑整窗的形制不但在民间多有采用,做为机关单位,宾馆饭店,学生校舍也在首选之列,成为陕北地区窑洞门窗修建的主要标准之一被沿用承袭下来。

在后来新建窑洞中修有后掌炕,或后侧偏炕的窑洞门窗,则把门建在窑洞正中的领但下面,门边左右开两侧窗,窗下分别砌两小墙,表以石板面料或贴吉祥图案磁砖。这种正中门窗,一般要修设双门,外门单扇外开,也称“亮门”,“风门”,夏季上纱,以防蚊蝇;冬季换棉,用以保温。里门内开,设锁防盗,隔绝内外。一为遮掩从外向内一览无余,避讳内外互通私秘“走光”。二为正中稳重,平和。修建理念追求一个“天圆地方”,“周正圆一润”,“四平八稳”。比较小门小窗更多了几分豁然开朗,大度容纳的民风气息。用陕北人的话来讲:展展一张大脸面,看上去就让人舒坦。其实这张大脸面,传达了一个信息:把胸怀展露出来,需要信心和勇气。

有窗无门的窑洞比较特别,咋一看很是别扭,就像五官不全的人一样难以理解。它还不像现代楼房,除了楼底的一个楼门外,整个楼房看到的全是窗户。而每一孔窑洞自成一体,立于平地,突然看到一个异样的窑脸,生出些许好奇就非常自然了。可当你移步进窑,静观窑洞结构,再慢慢品味这个有窗无门的窑脸,才觉得理应如此布局。有窗无门窑洞,陕北人叫里窑、后窑。由正门进入,穿过窑腿侧道,侧道也修有小门,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进到后窑,靠窗的地方,筑有一盘大炕,叫前炕。阳光透过大窗户,直照整座大炕,窑内豁然明亮。白天家妇老人坐在炕上剪纸绣花,做针线活料理家务,光线充裕不费眼。里窑由于门开偏侧窑洞内,避免了冬季寒风的直进直出,阻挡了夏季高温迅速对流,封割了噪音及混浊气体的直接污染,所以受外界环境影响特别小,保温性*能特别好,更具冬暖夏凉特性*。由于单窗窑洞具备了这些长处,后窑通常情况是给老辈人,客人,新人住的。简单一扇窗户,不太对称的外表,可它实在的含义,却在默默地表达了陕北人对老人的一份孝敬,对新人的一份尊一宠一和对客人的一份厚待。

而在杨家沟马家新院中西合璧式窑洞门窗装饰上,使用的歌德式建窗。在陕北门窗构造中当数另类,是特殊个别,不为普遍存在。既可说标新立异,也可说独此一例,也给陕北门窗凭添别样新鲜。但是,应该推而广之,还是顺风应潮,自有时间裁断,不必大书特书,在此一笔带过。

陕北窑洞门窗万千,它如同人的面孔长在脖项之上,嵌在窑洞之中,写满风景千万,表达风俗人情,首在异地异景,因地而饰,同景相配。不会生生演绎出《东边太阳西边雨》中,主人翁突发奇想在丛林里建个小木屋,张扬个性*的摆阔、斗狠,脱离实际的蒙太奇异想。再虚拟出一幢木桩扎地的吊脚楼来,满足虚荣,显示另类,制造出一些传闻炒作一番。陕北人追求实实在在,和做人原则一样本本份份。表现在建筑格局上,随遇而安,淡定处世,既不张扬,又功能最大化。这是人类进化的睿智选择,也是陕北人在特定环境中精制出的特别构造。

陕北窑洞连同窑洞门窗,它们默默地耸立在陕北大地上,做为地方标志旷世流传,生生不熄。

二00八年九月二日晚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