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尊严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民族的尊严
2017-04-26 11:27:14 /故事大全

今早因要到某区办点事,就顺道在那儿吃早餐。

我喜欢那儿的某一间茶店,因为它有卖我家乡着名的面条。

吃着面,心里满是乡愁。

店里顾客很多,所以很吵杂,但是我耳听四方,可以清晰知道他们的谈话内容。我有个一毛一病,喜欢听不同人的内容,因为可以自我提升,尤其是思考。

坐在我们一旁,是两位年轻人,衣着端庄,带着一副时下流行的眼镜框,谈吐不凡,而且深具思考方式。不需多打量,从衣着和谈吐就可以知道他们是专业人士。让我对他们注意的,并不是他们的谈吐和内容,而是语言。

他们都是华裔子弟,却用英语交谈。

开始以为他们是英校生,可能不懂华语,所以才用英语交谈,我也不以为然。然而,他们在交谈中,彼此的手机也响个不停,他们也一一的回复。可是,在回复来电中,他们却用标准且流畅的华语和对方交谈。彼此搁上电话后,又用英语来聊天。

对此,我顿时陷入不解和思考的问题上。

不都是华人吗?不也都会说华语吗?为甚幺却用英语交谈?

我在想,到底是我国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还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并且注重三大语文。马来语,是我国的官方语言,国内所有的国办中、小学都以马来文为教育主导,除了华社所办的学校,依然保留着以华文为教学语言。由于我国教育局暂时尚未认同国内私立中学的文凭,所以一般上,很多从华小升上中学时,为了能够申请进入我国大学,只好选择进入国中,因为国中的文凭才能进入我国顶级学府。然而,我国境内某一些地区中学,严重缺乏有资格的华文老师,而有些中学因没获得教育部派遣华文教师,就只好关闭华文班,导致有些中学就因此而关闭华文班,让莘莘学生就失去学华文的机会。有着学校,为了延续华文班,只好向他校外借来老师来教导,导致华文老师疲以奔命,一腔热情也因疲惫而熄灭。另一个原因,在中学的高中会考,往往在华文科要考获特优(A+)是很艰难的,很多学生为了考取十个特优,以考进国内高等学府和奖学金,可是华文这一科很难获特优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在无形中学生们就放弃学习华文,以免这一科而无法考获全科特优(10A+)。学生不拿华文科,影响了未来华文老师的来源,这无疑是个主要原因之一,而在批改华文的标准,也在争议之中。有的老师不想降低华文的程度,宁缺勿滥,以免华文水平日益低落,这无可厚非,站在母语阶台上,这确实是保持华文水平的方法之一。问题是,我国的教育是学习三种语文,而华语幷非必修课,所以很多学生就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就这样放弃学习华语了。一年一年的下去,我国的华语水平也日益低落,要回复二、三十年前的水平,似乎不可能,然而批改老师依然保持相同的态度,于是华语在我国将面临危机,可能一些中、小学的华文班被迫关闭,因为华文老师不足,无法提一供更多师资到各中、小学任教。

除了我国在教育上的推行问题之外,家庭教育也是原因之一。我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我国在独立前,所有的学校都是以英文教学为主要媒体,而且多为教会提一供英式的教育方法,对我国的办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是模一式。独立后的我国,虽然很多中、小学开始转型为国中或国小,但是英语仍然是必修科,而华文只在华中或独立中学继续推行,至到今天。由于殖民的关系,早年的家长都是深受英文教育影育,所以不会华文,从而影响了下一代,他们的孩子都不会华文,只懂得英语和马来语。学马来语是必然的,因为那是我国的国语,而英文又是国际语言,所以这两种语文在中学是必须学的,且纳为正课。华文没列入必修课,也没规定学生一定要报考,导致很多家长都同意,甚至不鼓励孩子不拿华文课,以后在高中会考就不必冒险考华语,免得在文凭上出现碍眼的成绩。缺少学生报读华文,导致未来就出现华文教师真空,这就是我国面对的危机。

不得不说,家长也需负上责任,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华文科幷不重要,而且在孩子未来发展的领域里,华文派不上场,而英文是世界语文,只要通晓英语,那幺就无往不利。虽然能够面对大环境,可是这些家长就缺少了民族性,他们懂得英文,就以为是满贯知识,甚至高人一等,对于华文,他们认为孩子懂得听和表达就足够了,不需要有进一步的提升,反正又不在华文领域发展。基于这种心态,孩子如获重释,就可名正意顺地把华文丢掉,不再学华文。

英文能成为世界语文,这和英国的外交或军事有关,他们在海外开拓殖民地,每每用武力征服比他们弱小的国家,除了开采他们的资源之外,也把语文和宗教都传到各地。他们强化殖民地对他们的忠心,为了达到殖民国对他们的臣服,于是他们也开办了不少学校,让当地孩子受教育,在教育中使得孩子们对他们的效忠意识,达到了沸点。英国在海外的势力,除了东南亚、印度,非洲,甚至远度北美洲,除了征服,还留下语言。英语因强烈的征服,终于成为世界语言,并且凌驾拉丁文、法文或德文。反观华语,幷没有因郑和七下西洋而把华语传播出去,主要原因是郑和背驮着使命,向海外宣扬国威,幷开辟海路线。每到一处,郑和幷没有占领或侵略,反而是表现出亲善的拜访,只留下一些属于中国的产物送赠。所以在史书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是仁义之邦,从来没有侵略他国的野心,所以没留下语言,有的只是历史片段的记载。

英国因殖民而造就英语成为世界语言,华语并没有因郑和而成为世界语言。两者之间的语言发展,成就了彼此语言的优势。

自古以来,中国人留给外国人的形象是懦弱、怕事。当八国联军打开了中国一个大缺口的时候,他们占据了中国沿海地区,并从中牟利,忽视中国人的感受,自大的行为,更加瞧不起中国人,因为懦弱是中国人的形象。时至今日,就算中国崛起成为大国,在外国人的眼中,他们怕得是经济,因为中国经济起飞,搭上了世纪经济列车,因而跃升成为强国。他们怕的是经济,因而纷纷学起华文,希望能多了解华文,就可以攻克中国的经济。

很多国家都在学习华文,说穿了不过想到中国捞一把油水,就像懂得孙子兵法,在各方面就占优势,因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觉得英语能成为世界语言,主要是他们的民族性很强,以自己的语言为傲。现今很多华人,却撇弃自己的母语,认为英文才是重要,因为要面对大环境。从这一点看起,这些华人就少了民族性,没了民族性,就少了尊严。一个文明的国家,主要以民族为出发点,不论语言、文化、历史或宗教,都从民族性贯穿。一个没有民族性的人,值得我们去尊重他吗?或许,这个问题说得太大了,然而一个没有民族感的人,他就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因为他不能代表自己的民族身份。

我有一位在美国定居二十多年的老同学,他工作于某一间银行,他说来到美国,没想到他懂得多种中国方言,反而得到很多额外的收入,这是始料莫及的。为此我也感到高兴,西方国家总算认同我们的语言。

我也经常告诫学生,学华语除了面对竞争之外,重要的是找回民族的尊严,堂堂正正做一个华人。

当我把面吃完后,那两位年轻人也结账离开了,依然用英语道别。

我心里一阵失落,因为我们的民族因他们而被藐视。

甚幺时候我们炎黄子孙在任何场所、任何国度,都能堂堂正正地说华语,那怕是方言,我都会觉得很骄傲,因为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沟通,有自己的族音,才能显示出民族性的强大。

付了账,我的人是离开了,然而那两位年轻人的声音,还遗留在茶室里。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