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树的故事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一个树的故事
2017-04-26 11:27:14 /故事大全

讲一个树的故事。

我在欧洲的家,有一个院子,里头有五株松树、两株苹果树、一株樱花、一株梨树、一丛跟房子一样大的欧洲茉莉。靠书房的那株松树长得特别快,婷婷伸出的松枝一年就增长三十公分。树干一圈一圈加粗,像小孩儿抢着长身体似的。

然后书房外面的那面墙脚,开始出现八爪裂痕;我们知道,松树的根也在地下长,跟房子争地盘了。不处理,房子要坏。

我们站在松树下,讨论是否不得不砍树。十岁的儿子在不远处他专属的菜圃上,正趴在土上种番茄。听见我们的谈论,他晃了过来,说,“松树干直径已经超过六十公分,不能说砍就砍喔。”原来村里的树木保护法规定,即便是你自家院里的树,树干直径超过六十公分就得事先取得村zheng府环保办公室的许可,才能砍除。

我看着这身高不到一百公分的小鬼,脸上都是黑泥巴,心里着实惊讶:学校的公民教育、绿色*教育真厉害,让一个十岁的小孩都知道树木受到什幺样的保护,还回来教训家长!

一九九九年秋天,我开始在台北市zheng府作公务员。有一天收到一封老太太的信,字写得大大的,墨水很浓,看起来就是一封情感激动的信:一条计画道路要穿过她家门口,因此要切到一株老樟树。这株老樟树,她说,起码有几十年,如果不是上百年的岁数了,树冠浓密美丽。社区居民对这树充满感情——树小的时候,老人家是孩子;人老了,树也大了。能不能不砍?老太太甚至愿意把自己一部份的房子捐出来,如果树能留下。

我们就召集各个工程部门共同去会勘这棵树。真是一株漂亮的老树啊。樟树树干颜色*黝深,纹路历历如图案。树叶层层叠叠,发出清香。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在树荫下嬉闹,鸟雀在头上的树丛里追逐。有了老树覆盖,再粗陋的巷子也变成温馨甜美的家园。

协调之后,工程部门同意留树。历史就被创造了:第一次,计画道路为一株老树转弯。人们承认了:树,才是一个城市里真正的原住民,驱赶原住民,你是要三思而行的;不得不挪动时,你是要深刻道歉的。

市民的来信更多了:“一整条马路两旁的栾树,上百株,突然被砍光了。我可是从幼稚园起,就每天走那条路上学的。”“河边一大片空地,本来有几百株大树,鸟很多。建商在一一夜之间全部砍下,变成光秃一片,街坊邻居们都很伤心。”

我们才发现,那砍树的,从来就不是市井小民的个人行为。城市里头树的最大杀手,其实有两个,一是zheng府的工程行为,一是私有的地产开发。工程行为一心只思考硬体的建设,造桥铺路就是目标;地产行为一心只思考金钱的利益收入,最大的楼地板面积带来最大的利润。至于树木与居民的历史情感、绿色*环境带来的生活美学、或者“树木是原住民”的生态哲学,当然不在工程手册和建商契约里。这种工程和开发行为,一砍就是成千成百的砍。而你不可能像抢救老樟树一样,一株一株去救。牵涉工程目的和经济利益,你也不能诉诸于道德劝说。在法治社会里要解决问题,还是得用法治的手段。原来林林总总的法,保护不了这些树。

于是我们开始立法。专家学者花了上千个小时的细节讨论,各层公务员花了不记其数的加班夜晚,在老太太为樟树求情之后的三年半,台北市通过了“树木保护自治条例”。从此以后,不论是zheng府工程或是私人开发,动工之前必须先把该保护的树木给保护起来,才能取得动工的许可。一个新法的执行尽管可能磕磕碰碰,而且还得依实际情况不断修订,但是这个法最深刻的意义在于:从此以后,人文价值渗透工程思维,价值改变,一个城市的面貌、气质,和内涵,从此不同。

然后有一天,十岁的孩子也会告诉大人,嘿,这棵树可不能砍。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