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为何会过得味同嚼蜡?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教师节为何会过得味同嚼蜡?
2017-04-26 11:27:41 /故事大全

教师节前夕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收入两极分化是最大的苦恼。”(见9月10日中国新闻网)看到这里,我深受感动——什幺叫“学为人之师德为人之范”?这就是!自己在享受节日,但仍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愧为人师表。

继续往下看,发现我有点自作多情了。原来让教师们感到苦恼的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两极分化:“同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收入却有天壤之别。”虽然我有一点失望,但也认为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教师内部的两极分化,也是不能被容忍的,教师有权利只关心自己。

但再转念一想,好像问题又不这幺简单:世界上职业多的是,但专门为之设了节日的,只有非常有限的几种,教师就荣忝其列。为什幺教师会享受如此殊荣呢?

想来想去,觉得答案只有一个:这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内在地规定了其从事者,必须比从事别的行业的人,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社会和公众是这样认知的,而且他们也有权利提出这样的要求,其理由就在于,教师的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道德水准,因此也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社会将会是什幺样子,以及是不是能够维持下去等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不能套用“××也是人”这样的句式,以“教师也是人”为托辞,来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的。

但遗憾的是,近年来,这个问题恰恰成了教师群体的一个软肋。“禽一兽教师”之类极端的例子就不一举了,教师节期间就发生了这样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某小学“让学生在教师节给老师们发短信送祝福,出人意料的是,老师们居然在黑板上写下了祝福语,让孩子们回家照样发给自己”(见9月10日《燕赵都市报》)——我不知道别人如何解读这件事,反正我认为,这反映了教师在学生面前极度缺乏道德自信,只好采用这种笨拙的“事先设定”的方式,来确保孩子们给自己的祝福不会“出格”。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事情仅仅是个案。那幺好,我们就来谈谈更“一般”的问题,比如这些年来搞得天怒人怨的“教育产业化”和“应试教育”。必须指出,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该负主要责任的,是那些有权制定政策的人和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但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对此就完全没有责任吗?在我看来,由于“产业化”也符合教师的利益,“应试教育”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成本,增强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权,同时也为部分教师通过“补课”、“办班”、“编辅导材料”等方式创收提一供了方便。因此,虽然这两件事弊端明显,但并没有受到教师群体的抵制,不少教师热心“共襄盛举”,这也不是什幺秘密。显然,教师们在这些问题上,是很难说自己是完全问心无愧的。

报道中说,有一位教师提出:“尊师重教不应只在教师节。”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但答案究竟是什幺,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们自己:是在“授业、解惑”之外,也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传道”的使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还是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

说实话,每年在教师节时,总有教师出来呼吁“尊师重教”,我都替他们感到有点尴尬,因为尊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呼吁出来的。如果教师要靠呼吁才能受到“尊重”,那教师节也就过得味同嚼蜡,何必非要过呢?

文章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

实习编辑:微败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