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南方周末》首次披露中国顶级富豪的精神世界后,“内地富豪为金钱不安”便成了各大媒体争先报道的焦点,也引起了众多评论者的评头品足。他们无非是说“为金钱不安,反映了这个特殊群体虽然拥有巨大财富,但并没有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充满不安全感,内心中不能当自己的主人”;或者说“内地富豪们绝大多数向社会捐赠的财富数量不到自身财富总量的10%,大抵上是中国不少富人在道德品质思想境界上出了问题,财富与品质远不如盖茨”;或者说“富豪精神世界贫瘠,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人的精神境界并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或者说“富豪们围着财富事业转的现实,彰显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从这些评论者的言词中不难看到,原来富豪“为金钱的不安”是因为“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内心中不能当自己的主人”,是因为“道德品质、思想境界上出了问题”,是因为“精神世界贫瘠”,是因为“社会责任感缺失”。一份好好的调查,竟然得到了这份意外的“收获”——冠冕堂皇的对他人“人品和思想”的臆断和对人身“大肆渲嚷”的攻击。这恐怕是《南方周末》所想不到的,也是亿万富豪们所始料不及的吧。
话又说回来,富豪们在“没有掌握好自己的命运”“内心中不能当自己的主人”的情况下,仍旧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功,这着实不易。进而反过来考虑,社会上获得如许成功的人士居然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的确让人吃惊,也的确让人怀疑。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至于说,从“内地富豪们绝大多数向社会捐赠的财富数量不到自身财富总量的10%”,就断定“大抵上中国不少富人在道德品质、思想境界上出了问题,财富品质远不如盖茨”,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了。“大抵”是“大概,差不多”表推测的意思,试问给他人的“人品和思想道德”下定论能用这样的“基本上,差不多”的词语吗?让人啼笑皆非。况且,法律保护合法私有财产,合法财产可自一由支配。即使他们没有捐一分钱,也不能说他们在道德品质上就有问题。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捐款归捐款,人品归人品。试问:难道说捐款多就道德人品好了,捐款少就道德人品存在问题了?更何况内地富豪中很多人也捐献了自己财富的百分之几。再者,既然富豪们“道德品质、思想境界上出了问题,精神世界贫瘠”,而在现实社会中却让世人如此的顶礼膜拜,看来今人都愿意“道德品质思想境界出问题了”,都愿意“精神世界贫瘠了”,这可算是整个社会的“堕一落、不辩忠歼和不分是非”了。事实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另外,至于说富豪因为“社会责任感缺失”而“为金钱不安”,这就更有些牵强和给人扣大帽子之嫌了,他们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让人奇怪的是,其他的,更多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大众却并没有为金钱不安。更有甚者,反而心安理得的指责“他人的不安”。是因为富豪理所应当就应该“捐出自己财富的百分之九十”,否则就是为富不仁了,还是不是富豪就可以“缺少社会责任感”,从而可以肆无忌惮的指责他人的“社会责任感缺失”了?让人深思。
以上就是那些评论者的逻辑和推断——让人啼笑皆非的逻辑和推断。从中能看到的也许只有语无伦次的无端猜测与臆断,也可以说是牵强附会和不负责任的引申吧。
然而,这正是让人不安之所在——评论的不客观性*,不公正性*,不按事实说话。富豪仅仅表示“对金钱不安”,便是“没有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便是“大抵道德品质思想境界上出了问题”,便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便是“财富人品都不如盖茨”。在这里姑且不谈引起“富豪们对金钱的不安”的真正原因是个人原因,还是社会原因,还是其它各种原因,一个负责任的评论者就不应该只凭猜测和臆断说话,不应该从一事而上升到风牛马不相及的人品和思想道德上来,而应该从科学的角度,从客观公正的角度,从对他人对自己对公众对社会负责任的角度就事论事。这是做人的原则问题,也是作为一个评论者的道德操守问题。
评论所应该做的无非是对错误的事情给以指出以利于矫正;对不公正的现象的针砭以引起大家的注意,给权利部门提个醒;对虚假的丑恶的东西,分析其实质,让人更好的看清其本来面目;对真实的善良的美好的东西以赞扬和鼓励,以提倡好的社会风气,提倡公平和正义。客观、公正、按事实说话的评论才能够正确的引导大众,才能给大众对事实真相以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大程度的发挥评论对社会的积极鞭策作用。如若评论本身便是立论不公,所说颇偏,并不能让公众看清什幺,学到什幺,也并不能给社会提倡什幺,发扬什幺,试问这样的评论其实质能给我们带来什幺呢?带来的只是思想的混乱与极端,是非的颠倒与错乱。即使没有这样的评论也不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任何的损失,甚至还可以净化媒体,净化舆论。“扬真善美,贬假恶丑,树天地正气,引导积极的向上的社会风气”这才是评论应有的作用和一个评论家的价值所在。
但愿我这篇评论也能够扬真善美,贬假恶丑,给人以正确的引导,让不安的人以安心,让心安理得的人以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