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生日,晚上,我携太太去看电一影。不料普通票已经售完,只剩贵宾厅的座位了,要60元一张。太太大惊,心疼钱。我在一旁豪迈地说了句:“贵就贵点,人一生能看多少场电一影?”
说过这句话后,我忽然有些不安,因为我平常很少看电一影,真算起来的话,一生究竟能看多少场电一影呢?
人一生平均寿命大约是75年。扣除懵懂无知的幼儿时期和老朽之年,我这一生可以顺畅地用于“享受”的岁月大概是65年吧?(这还没考虑贫困时期无钱享受的日子)如果每月看一场电一影,65年就是780场。很简单的算术,很简单的答案———“780”这个三位数贯穿我一生,代表780场电一影。
当时,我坐在黑暗的影一院贵宾厅沙发上,心情居然很消沉,银幕上的图像离我好远!我又计算:如果每年旅行4次的话,这一生总共能旅游260次。那幺。“260”这个数字又贯穿我一生,代表260次旅游。
我又想:如果每个月和家人在好饭馆吃4次大餐的话,我这一生总共能吃3120次大餐。如果每年买一套名牌服装的话,我这一生能穿65套。如果每个月读2本好书的话,这一生能读1560本。
我继续想:人生所谓的“享受”,无非衣食住行四大项,之外似可加读书、听音乐、看电一影(演出)等精神生活。以上计算的数字,基本可以概括一个普通中国人一生所能得到的“享受”,就我个人而言,还希望能加上一套好点的房子和一辆轿车。除了这些,我似乎没有更多的要求了。
那幺,当我看完780场电一影,吃完3120顿大餐,穿过65套名牌服装,旅游260次,再读完1560本好书———我的一生也就接近尾声了……
是这样的吗?就是这些数字构成我一生的基本“享受”吗?然后呢?然后就走向死亡吗?冥冥中,我怀疑自己被轻蔑与嘲笑包围。
按照当今通行的貌似伟大的论调来衡量,人生显然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于奋斗、用于奉献的。可是,如果把奋斗和奉献也用数字来表达的话———比如扣除吃、喝、拉、撒、睡、玩、发呆、应酬等等时间,每天奋斗和奉献半天,那幺,65年中用于奋斗和奉献的就是32.5年———然后呢?就这幺完了吗?
我知道,我只是像很多人一样,对生命又进行了一次没有答案的追问。
文章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