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诗人北岛在诗作《回答》中有这样两句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如果我们重新组排,这两句诗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作者原诗的说法“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一个不成熟的社会不可避免的:卑鄙者有较大的市场空间,高尚者往往是“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第二、三种是“卑鄙是高尚者的通行证,高尚是卑鄙者的墓志铭”以及“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种说法完全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是一个扭曲、病态的社会所具有的。第四种是“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这是一个理性*、和谐的社会所应该积极追求和大力弘扬的。结合教育来说,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通行证。只要我们教师甘于奉献,勤于奉献,精于奉献,乐于奉献,我们就能够畅通无阻地为社会构建知识、智慧、良知与理性*的殿堂。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任何奉献都是有前提的,一味的、片面的、极端的、不求回报的奉献都是有悖人性*的、非理性*的。教师敬业、勤业、乐业的前提,是相应的社会待遇和物质生活保障。由此,我又想到了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1985年9月,我高中毕业后跨入当时并不热门的师范院校,同师生们一起庆祝了第一个教师节。那时,我开始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崇高。工作以后,我常常会为某些教师的不负责任、误人子弟而愤怒,也为某些学生的目无师长、不学无术而心痛,但更多时候,我为社会上某些人对教师的冷嘲热讽、歪曲误解而寒心。20年过去了,教师的地位起起落落,教师的命运悲悲喜喜。我一次次见证了教师的清贫与高尚,也一次次感受了教师的尴尬与无奈。曾几何时,市场经济的大潮冲激着纯净的校园,震荡着圣洁的讲台,教师一度重拾起“老九”的桂冠,贬师轻教之风又沉渣泛起。有人说,“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有人说,教师是穿着裤衩坐花轿—-高高在上,一无所有。还有人画了一幅耐人寻味的漫画:一张大餐桌旁围满了各行各业的人,大家面对美味佳肴眉开眼笑,众筷齐下,不亦乐乎;唯独那教师模样的人被安排坐了显赫的高脚凳,人高菜低,纵有金筷在手也奈何不得,只好望菜兴叹了。曾几何时,学生升学不愿报考师范院校,教师上街不愿暴露教师身份;很多同行跳槽了,很多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改行了。我不禁迷惑:教师怎幺了?为什幺这个塑造灵魂的职业竟成了灵魂动荡不安的行当?教育怎幺了?为什幺这个本该令人羡慕的阳光花园竟成了令人敬而远之、避犹不及的伤心车站呢?
有一首歌似乎为我们揭开了答案:“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都变成了乐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这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才知道这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喻作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园丁;比喻作“生命不息,吐丝不止”的“春蚕”;比喻作与世无争、甘当配角的“绿叶”;更多的时候,比喻作“燃一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社会上有些人给教师角色*的定位也近乎苛求—-教师应该是不折不扣的道德家和苦行僧!按照他们的思维定势,教师的全部内涵只剩下简单的两个字:奉献。他们甚至以是否吐尽了最后一缕丝、燃干了最后一滴“泪”,来衡量一个教师的好坏优劣。在他们看来,教师就应该甘洒热血,甘当配角,牺牲自我,成就他人;教师就应该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壁空空;教师就应该含辛茹苦,忍辱负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教师就应该鄙薄名利,安贫乐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使得教师这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形象被抹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使得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了让人敬畏却少人问津的“阳春白雪”。
如今,人类社会跨入了21世纪,国际局势正发生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已经无可争议。提高综合国力,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师。教育事业是开拓先进生产力的事业,是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的事业,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利益的事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清贫也不是教育事业。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师重教的氛围越来越浓,教师的社会形象在一天天改变,教师的实际地位也在一天天提高。新时代的教师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孩子王、教书匠,而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引导者、支持者和促进者;教师职业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一个饭碗,更是一份事业,一份光荣而神圣的育人事业。
教师是什幺?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作为教师,我最不愿意听到的答案就是“蜡烛”。是啊,我们新时代的教师为什幺还要做“蜡烛”呢?蜡烛的价钱太低廉了,一世清贫;蜡烛的燃一烧太微弱了,一吹就灭;蜡烛的地位太卑微了,只有在停电的夜晚才被人们想起;蜡烛的命运太凄凉了,“蜡炬成灰泪始干”。那幺,教师何不做一盏灯呢?一盏新时代的阿拉丁神灯!我想,只要我们时刻加油,不断充电,就将会是一盏长明不灭的知识之灯,智慧之灯,文明之灯,爱心之灯,希望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