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和农民工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苏东坡和农民工
2017-04-26 11:27:41 /故事大全

显然,农民工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带有身份歧视的称呼。工人就是工人,为何人们要在前面家一个“农民”的前缀,根源是当今中外罕见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中国古代城里住的都是有身份的人,草民才住在城外。不过,那时还是以农业为主,城里有一些工人(主要是手工业),但多数以农业为本。所以农民和工人就没有明显的界限,因而也没有这个含有政治歧视的“农民工”。农民进城,

近来读苏轼的诗词,发现一首写农民进城务工的诗,诗中的主人公相当于现在的“农民工”。《山村五绝》(其四):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嬴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这首诗反映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之弊。按青苗法贷给农民的钱转手就花完了,为了养家糊口,农民只能经常去城里服劳役。因为舍不得花血汗钱上最便宜的馆子,他们拄着藜杖(大概路途遥远坎坷吧),自己带饭,可能是怕年幼的孩子放在家中无人照看,他们也把孩子带到城中了。家里的生产耽误了,唯一的“好处”是小孩子学了一口城里的“官话”。

“三农”问题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但苏轼在近一千年前就喊出了类似“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呼声。苏轼这首诗后来成为“乌台诗案”的一个罪证。案发后,苏轼解释云:“意言百姓虽得青苗钱,立便于城中浮费使却。又言乡村之人一年两度夏秋税,又数度请纳和预买钱,今更添青苗、助役钱,因此农家子弟多在城中不首次第,但学得城中语音而已。以讥讽朝廷新法青苗、助役不便也。”

现在农村取消了农业税,但农业生产的收入微薄,不够日常开支。在农村越来越难以生存,相对穷困越来越严重,农民们背井离乡变成背着农民身份的工人。农民工的遭遇姑且不论,我更关心苏轼诗中提到的那些农民工的后代。

那些留守在乡村的儿童远离父母的关爱,忍受着不该忍受的孤独和心灵创伤。在宋代,很多诗人都描写过农村儿童天真活泼的形象。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庄儿女”是成年农民,但现在他们进城打工去了;“童孙”是小孩子,或许现在的他们早就知道,辛苦种出的瓜还不够用来交他们的学费,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在桑树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他们中的一些人被年轻的父母带到打工的地方,也在受教育上面被人低看一眼,收费低廉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名不正言不顺,整天面临着被关闭的危险。当然,现在很多地方农民工的孩子获得同城里孩子一样的读书权利,但以后上大学的昂贵学费呢?农民工大都是从事低端劳动市场工作的,汗水摔成八瓣,也很难给孩子美好的将来开出花来。

读苏轼的“嬴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只能读书人一声长叹。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进步的妙法
下一篇:假日总动员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