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广告。但是,不知是嫌“广告”一词商业味太浓,还是听起来不太文雅,现在商家请人为产品做广告时往往不说是做广告,而美其名曰“代言”。
“代言”,顾名思义是“代表……说话”,虽比广告一词含蓄了许多,但仍难掩其倾向性*,可谓“异曲同工”。名人一直是“代言”的主角,在许多商家看来,名人的名气越大,其“代言”的产品自然越受关注。
除了名人,在形形色*色*的广告中,我们还经常能看到各路“专家”的身影。尽管许多“着名专家”我们过去闻所未闻,但是商家依然趋之若鹜。在他们看来,“专家”长什幺样并不重要,只要抬出了“专家”,就相当于挂上了一块“权威”、“公正”的牌匾,老百姓自然奉若神明。于是,举着“专家”的牌子,卖弄着各种专业术语,由各路“专家”“代言”的产品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影响着人们的判断。
在广告中代言的专家屡见不鲜,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专家“代言”的影子。
一次应邀参加一个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会还没开始,该项成果的鉴定报告就送到了手中。正纳闷时,主办单位有人出来解释,这次请来的专家都是“自己人”。果不其然,两个小时的鉴定过程,专家们的意见出奇的统一。而最后由专家组组长宣布的鉴定报告与先前拿到的竟是同一版本。
还有一次,被人请去参加一个专家座谈会。原来是有一种产品的质量问题被几家媒体曝了光,商家为了挽回影响,特别邀请了多位专家为其正名。会上,专家们纷纷为该产品的质量打起包票、对其所受的遭遇“感到愤慨”,有专家甚至向商家建议起诉那几家发表“虚假报道”的媒体。专家的意见如此一致,令当时在场的我为那些新闻同行捏了一把汗。但是后来的结果说明我的担心纯属多余。不久以后,这个产品被权威机构宣布为不合格。
听到这个消息时,联想起专家们义正词严的发言,不由顿生疑虑:如果是某位专家的一家之言还可理解,而所有专家众口一词该做何解释?后来有人“指点迷津”:不要迷信专家,现在有些专家成了商家的“御一用专家”和产品代言人,因此,“对专家的话也要多留个心眼”。原来如此!而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对于广告中的许多冒牌专家固然可以不理会,但如果连真专家的话都不可信,那我们又该相信谁呢?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专家”二字意味着权威性*,体现着公信力。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是专家的天职,任何违背科学真理的行为都应成为其禁区。其实专家“代言”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是专家为谁“代言”。为公众利益“代言”,这样的专家受人尊敬;为一己私利“代言”,自然为公众和众多有良知的专家所不容。而那些充满铜臭味的“代言”是帮助优质产品锦上添花也就罢了,若是为劣质产品、为混淆视听代言,置事实、真理以及广大公众利益于不顾,那后果将是怎样?
一个群体的形象塑造需要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破坏起来却在朝夕之间。当少数人的“代言”正在动摇一个群体的公信力时,是到了我们该想想应对之策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