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好像历来都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大凡见面就要比惨。
如果是几个学生见面,一个说功课累,另一个绝对不会说学习轻松。如果是成*人见面,这个说:“哎,我家的房子天天漏水,没办法呀。”那个马上接道:“我那点工资真是不够养家呀,现在真是太惨了!”但大家还是能乐呵呵地一起继续聊下去。要是有人出来这样比:“哎,我现在真的很幸福,奔驰和宝马都很好,我到底该选那个呢?”十有八九要被踢出去。可见比惨是大致在同一类人或同一交际圈中比较,是一种追求心理平衡或让对方感到心理平衡的方式。“比惨”要有听者正确的配合,如果你这边说房子漏水,他那边说不知买奔驰还是宝马,就没法比下去了。大家都惨,也就达到了一种心理平衡,都可以安心地继续惨下去,
虽然说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但人们比较的主要参照物还是自己的熟人交际圈,谁也不会跟乔治.布什比官大,跟比尔.盖茨比钱多,这离我们太远了。但时间却不是比惨的障碍。跟以前的人,尤其是跟历史上的名人比惨,还可以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描述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是比惨的经典写照。
比惨的心理基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中国人一种传统心理积淀,凡处在中国的环境中自然不自然地会受到影响。一个东西,自己没得到很伤心,但如果同时别人也没得到,心理就会平衡很多。不仅物质上要追求平均,心理上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和人一起富,就希望大家一起穷。
比惨是一种安慰人的方法。大凡人需要安慰时,必是遇到伤心事,这时候有一个人对他或她说,我比你更惨,这样心里也就平衡了,也不那幺伤心了,安慰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比惨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富人怕穷人抢,混得好的怕混得不好的嫉妒,于是互相比惨。还有有钱的怕没钱的借钱,我先把自己狠狠数穷一番,比你还惨,你还好意思找我借幺?
还有,比惨也可能变成一种炫耀方式。两个早年遭受困苦而后来有所成就的人在一起,准是在比当年谁更惨。谁从更困难的位置上爬起来,谁就更有成就感。如果听者当年比诉惨者的起点高,那更是炫耀了:我当年比你惨得多,现在呢?